HeiLong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uiser (2008奥运会指定版主), 信区: HeiLongJiang
标  题: 野生菌珍品“花脸蘑”                   vpn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21 07:41:38 2005), 站内

发信人: vpn (石头^^怀旧), 信区: Motherland
标  题: 野生菌珍品“花脸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26日18:52:3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花脸蘑是难得的野生菌珍品。 

  “花脸蘑”是齐齐哈尔人的俗称,所见的食用菌资料均无记载。看其形状与生长特点
,当是一种“口蘑”。口蘑属担子菌纲真菌中的低温型品种,以腐草为其营养来源。这种
食用菌的特点是,生长地下部分菌丝时需要较高的温度,而出菇时,则需要由高到低的温
差刺激。蒙古包内是温暖的,可是当它移走后,就有了温差。因为这样,花脸蘑只能长在
蒙古包的旧位置。人们对花脸蘑的生长特点不理解,以为蘑菇本来就是按着圈长的,故有
蘑菇圈之说,其实那圈是蒙古包留下的。 

  现在没有了蒙古包这个条件,花脸蘑的产量自然要受到限制,但也并不是绝对不能生长
,只是很稀有了。口蘑类食用菌,对外界反应非常敏感,是属最难驯化的菌类,已经有人
作过大量的人工养殖实验,但是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报告。 

  清人方观承的《卜魁杂诗》中有“东门十日雨微凉,拾得蘑菇入市香”。与方式济所说
的“城东”是一个地方,“雨微凉”是有了促使花脸蘑生长的低温。“拾得蘑菇入市香”
,说明当时人们采集花脸蘑主要是为了出卖,而采集者自己尚舍不得食用,这从侧面说明
了花脸蘑的价值。这两句诗是花脸蘑的生长过程及当时经济价值的真实写照。刘凤浩《龙
江杂诗》中有一首是写招待客人的,有一句“盘擎木菌根儿大”,“木菌”就是花脸蘑。
高擎着用盘子盛装的花脸蘑,献给客人,这在当时应该是一种很重的礼节。 

  东北菜中小鸡炖蘑菇是一品主菜,这蘑菇最好是用花脸蘑。采摘适时的花脸蘑不烂不碎
,吃着肉头儿,艮究儿,滑溜儿,不牙碜,既能解鸡肉的油腻,又能提出鸡肉的鲜香。炖
得火候恰当,鸡汤入到花脸蘑内,蘑菇味道好极了。近些年,人们不愿意多吃油腻,花脸
蘑涮锅子,也别有风味。其实花脸蘑最好是食鲜的,但是,鲜品实在是难求。


--
    │                   ∮                            ∮        ◣╱
  ─┼┼────                            ∮                 ◥█◣            
    ││      ∮   听yanni,永不消逝的激情                       ◤
    ││                                           ∮
    ┼┼─────────────────────┼─     vpn  石头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2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