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Long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uiser (2008奥运会指定版主), 信区: HeiLongJiang
标 题: 《追踪哈尔滨保护建筑》系列报道 vpn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21 07:54:49 2005), 站内
发信人: vpn (石头^^怀旧), 信区: Motherland
标 题: 《追踪哈尔滨保护建筑》系列报道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29日16:06:5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黑龙江省博物馆——欧洲新艺术运动东进的结晶
或许是因为周围不断崛起的高楼让人感到压抑,或许是70多年馆藏历史赋予了雅气,
走近繁华闹市中的博物馆犹如面对一座老房子,怡静轻松,温暖愉快。
坐落在红博广场西北侧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建于1906年,原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早
期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场。受欧洲新艺术运动东进思潮的影响,该建筑在造型上排斥了传
统的装饰手法,简洁朴素,活泼自然。适应商业建筑的面求,商场相对独立的17个单元都
设有独立出入口,每5个单元为一组,在转折单元部位两侧各插入一个楔形联接体,节奏十
分突出。特别是屋顶采用了高大的具有法国特色的异形方底穹窿顶,在三个大面上采用各
控制5个单元的矩形低穹窿顶,把17个“店铺”统一为一体。既有高低形体节奏感,又有较
强的协调感,极大地丰富了广场的整体感。
该建筑面向广场中心,左右两翼对称的平面取向使人不禁想起当年环环相拥的完美建
筑群和广场中央的惊世之作——圣尼古拉大教堂。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原莫斯科商场经改造于1923年成为我省最早的文物事业机构
——东省特区博物馆,后来一度为哈工大科学研究所。80年代末由于陈列展出面积不足,
曾有人建议将该筑加层改造,后经专家反复论证,认为不妥作罢。
1984年,该建筑被确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于1988年和199
7年共投资1300万元对主楼和馆舍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日前,馆内藏品丰富,已成为我省收
藏历史文物、艺术品和动植物标本的中心,是宣传地方历史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窗口。
哈尔滨第十三高级职业中学——悠悠八十载 玫瑰永芳香(黑龙江晨报2000/7/3)
在哈尔滨早期建设中,先后有27个国家和近30个地区的侨民移入聚居。其中占相当比
例的犹太人留下的犹太式建筑民族特色浓重,在哈尔滨诸多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坐落在
道里区上游街的哈市第十三高级职业中学便是一例。
这座以粉墙著称的精美建筑,因其80余载不变的育人历史和玫瑰色外墙,被老哈尔滨
人及当年侨民形象地称之为“玫瑰学校”。其所在的小街因为有了这栋老楼的点缀,一年
四季生机盎然。
始建于1919年的这所学校,伊斯兰教特征明显。入口部位设马蹄形券窗,檐壁饰的蜂
窝状钟乳拱,2楼尖券窗一字排开,尖券顶窗至今仍保留着希伯莱教独有的六角星符号,红
色弯顶与粉色墙面构成了明快的外观。4.2米的举架、2米多的高窗、宽敞的厅堂,酷署中
步入这座梁高墙厚的建筑清凉之感。
历经80多年沧桑巨变,这座建筑始终作为育人的摇篮。据资料记载,最早这里是犹太
教会学校,解放前为侨民学校,1956年,前苏联将学校使用权交给哈尔滨市教委,60年代
至70年代曾为第七工读学校和91中等学校所在地,80年代至今为职业高中的校舍。
据哈市第十三高级职业中学前校长秦万青介绍,目前该建筑外墙破损脱落现象严重,
为保持几十年不变的粉红外墙,每年粉刷都格外小心,而且由于年久失修,地下供水管线
已严重老化。秦万青告诉记者,往常有当年在此读书侨民到这里故地重游,拍照留念。前
不久从俄罗斯来哈工大参加80年校庆的安德列来到学校找到当年读书的教室,指着窗外排
水管笑言当年自己很淘气,曾顺着排水管从2楼滑到一楼。在外宾参观的留言薄上,1947年
从该校毕业来自澳大利亚的史文森先生写道:“学校仍如当年一样漂亮,感谢你们将它保
存得这样好,看见它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浪漫简约 田园情趣(黑龙江晨报2000/7/6)
随着中央东铁路建设的推进,大批俄籍侨民涌入哈尔滨,怀恋故土又向往世外桃源的
俄人在水陆交汇、自然环境优美的哈尔滨留下了诸多别具一格、简约浪漫的别墅式住宅。
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红军街国际饭店前的“小尖楼”即为一栋十分罕见的田园式小楼。
这座浓缩了欧洲新艺术运动思潮的小楼建于1908年,凉亭上冠戴的俄罗斯帐篷顶,挺
拔俊俏,被附近居民形象地称为“小尖楼”。
据哈铁分局房产段四分段原二会主席毕兆瑞介绍,50年代,除了喇嘛台,“小尖楼”
是当时博物馆地区最高的建筑。而且铁皮房顶不是现在的绿色,而是红色。红色屋顶、乳
黄寺面,爬满了各种花草,绿色板障子中间透出的丁香树枝繁叶茂,远远看去就像一幅画
。
据史料记载,该建筑最早为中东铁路理事事务室住宅,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日本人
掌管了小楼。解放后至今,小楼成为铁路职工的民宅。1950年至1952年,修筑中长铁路期
间,为苏联专家住地。
走进这栋有着90多年历史的小楼,记者在惊叹其玲珑精致的同时,更为期内部的破败
惋惜。曾经美丽的木门斗已多处断裂,内外墙皮因不堪美容学校、心理学校、摄影社等几
十块牌匾的重负大片脱落,旧式壁炉房,楼梯间被建起的仓库堵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然而绕过阴暗的居室,拾阶而上,窄窄的木梯尽头却别有洞天。木地板、木板墙、木
窗槛再加上木屋檐,在楼顶搭建的木凉亭四面临风、视角宽阔,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
。出生在栋小楼的李丹告诉记者,斜屋顶配上宽厚的木屋檐,不管下多大的雨,凉亭内滴
水不进,尤其炎热的夏天,从日出到日落,这座四面采光的凉亭一丝阳光都射不进来。实
为一个纳凉的好地方。
哈尔滨霁虹桥——彩虹飞架 别具匠心(黑龙江晨报2000/7/7)
在哈市迄今为止划定的196座保护建筑中,只有一座桥入围保护名单,这就是建于1926
年的霁虹桥。
霁虹桥原为钢结构,后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桥不仅没有一般常见的枯燥呆板的引
桥,还巧妙地结合地形,随坡就势,使桥上的行人在丘陵起伏中不知不觉通过桥面。古埃
及方尖碑式的桥头堡和坚固有力的钢栏杆上面,镶嵌着中东铁路的“飞轮”路徽,使桥本
身不仅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同时又是居高临下观赏市容的了望点。
作为哈市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从修建之初到现在,地处交通要塞的
霁虹桥始终起着交通大动脉的作用。然而历经70多年风雨,这座按当时交通流量设计的老
桥由于年久失修,交通流量剧增。目前,桥体结构已遭到破坏,不仅底下桥面的混凝土开
始裂缝,钢筋裸露,桥端柱已经倾斜。1997年,有关部门对该桥的监测结果显示,桥的抗
震、抗压力等项强度已大大减弱,已属危桥之列,需要加固大修。
据哈市市政道桥处的负责同志介绍,霁虹桥从建至今,从来没有大修过,每年管理部
门只对其进行油饰粉刷,市里每年拨给该桥10万万元的监测费,若要全面加固大修,需要
的资金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
如彩虹飞架的霁虹桥已到了“危险期”,矗立城市中心的这座老桥真该得到呵护了。
哈尔滨国际饭店——宛若硕大的手风琴(2000/7/11)
哈尔滨是建筑在松花江边起伏地带的城市。博物馆前原圣尼古拉大教堂一带广场正处
在这个城市的制高点上。建筑在博物馆广场西南角的国际饭店,宛若一架硕大的手风琴,
为城市建筑平添一个轻盈跳跃的风景。
这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建筑,原为新哈尔滨旅馆,始建于1937年。为同原尼古拉大教
堂取得向心性呼应,平面设计仿手风琴形式,但又将主入口避开面对广场中心,以便利于
组织人流。外部造型比较简洁,以连续的多层阳台模拟手风琴琴键,以正门两侧及上方济
的塑造线脚模拟风箱。墙面采用面砖装饰,使面砖与塑造线脚相结合,另饰以少量的浮雕
装饰,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处理手法,是新折衷主义的一种表现。
据有关人士介绍,国际饭店以其设施齐全、合理,一直是外埠来哈人士比较钟爱的下
榻之所,是目前哈尔滨市为数不多的三星级宾馆,以前长期被称作哈尔滨国际施行社。199
1年进行了扩建改造、增设了共享交谊大厅,室内外重新装新;室外门前主入口两侧,重新
设计,增设灯柱,花岗岩组合铺地,将室内室外联为一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博物馆广场周边的保护建筑多达近十个,国际饭店建筑可谓是最年轻的,也是最接近
现代建筑的,尽管它也已经六十多岁了。
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八十年风采依旧(黑龙江晨报2000/7/13)
哈尔滨市的博物馆位于整座城市的中心,寸土寸金,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高层的航
天大厦和省教委办公大楼将博物馆建筑和省邮电管理局办公楼显得矮墩、不合潮流。其实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巴洛克特征就标志着当年建筑的时尚潮流,至今也仍代表着
哈尔滨洋味十足的城市特色。
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办公楼始建于1922年,是管辖着吉林、黑龙江邮政的办公大楼。
从占地4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半地下一层的建筑规模上可见当时邮务发达状况之一斑。
一楼为对外办理邮政业务的营业大厅,二、三层则为内务和管理办公用房。现在对外营业
部分迁出,变为纯粹省级邮电管理局办公楼。
这座建筑外形具有巴洛克特征、兼含有法国古典主义因素,清楚地显示出横向五段,
竖向三段的传统构成原则。中间体较大,占有5开间,两侧各一开间向前略凸,尾端各以2
开间结束。一楼和半地下室用突出的腰线与墙身主体相联。屋檐部分在悬挑檐口上部设大
尺度的漏空式女儿墙,突出显示巴洛克构成特征。墙身与基座高度几乎相等,墙身采用清
水红砖墙,凡墙角皆饰以隅石,显得坚强稳固。它的窗型变化较多,一层的拱券大窗和二
、三楼高度不等的竖向条窗是根据用图设计的,中间部分墙面饰以古典壁柱,以增强挺拔
感,窗框周边饰以不同形式的贴脸框饰,扩大了外观效果。
据黑龙江省邮政局办公室主任吴玉森介绍,自解放后邮电管理局接手后,对这座建筑
呵护有加,每隔三五年便对其进行一次修葺,但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依然保持原有风格,
每次修葺大约要四五十万元。目前来看,近80岁的它仍很“健康”。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会——童话里走出的城堡(黑龙江晨报2000/7/14)
有着九种形状的窗、象竖起大姆指一样的小巧烟囱和四面开窗的太阳间,它真的会使
人感觉似走到梦中城堡前,又或是走进了童话世界。精致、玲珑的黑龙江省社科联建筑有
着它别具的魅力,被定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这座典型的“新艺术”建筑建于1900年,原为中东铁路局局级官员私邸。虽说使用面
积只有340平方米,但是一楼设客厅、办公室、餐厅和用于乘凉、晒太阳的太阳间;二楼设
卧室、女客厅、儿童家庭教室等,顶部四面开敞的木制阁楼对于一个家庭讲,这个空间够
豪华、奢侈的。
这座建筑最具特色的是窗洞、凉廊、烟囱和入口等细部处理,将“新艺术”风格体现
得淋漓尽致。窄长的梯形窗、直角梯形窗,上部饰以圆滑的贴脸,圆额倒梯形窗、双圆形
复合窗、扁椭圆形窗等错落有致,达九种之多;设在建筑物一隅的主入口,登上几阶踏步
后后,是一个褚红色木制的单坡雨篷,以木柱支撑,木柱端饰以简化的孔雀尾状曲线,深
红色的曲线棂木门生动、简洁,比之极力渲染入口的设计更为可人。
从建筑内的楼梯拾阶而上,二层的凉廊展示出漂亮的曲线,两角上的柱墩和精致的木
制栏杆让人惊叹不已。栏杆的支柱下端呈兽腿状曲线,柱身有几处尖状突起,犹如植物的
结节,更加体现“新艺术”向往自然的艺术手法。
日军占领哈尔滨后,这里成了日本特务机关的秘密了望点,阁楼四面通透,正利于特
务们在此观察一道之隔的苏联领事馆(现坐落在耀景街与花园街街口的省文联大院),领
事馆中的举动尽在日本特务的视线中,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烦恼。解放初期,前苏联援建
专家住过此宅,之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占用了此房,现为黑龙江省社科联办
公用房。
如今这座百岁的花园住宅几经沧桑,仍玲珑优雅、风姿绰约,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中仍
不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哈铁文化宫——仿莫斯科大剧院的建筑(黑龙江晨报2000/7/15)
在哈尔滨地势最高的龙脊龙背——西大直街上,建起一座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仿莫斯
科大剧院的庞大俱乐部,您能想象在开埠未久的1903年,哈尔滨铁路文化宫是何等气派、
堂皇!
1896年6月3日,沙俄与清朝签订了《中俄密约》,在黑龙江、吉林兴建中东铁路。189
8沙俄决定将原设于海参崴的铁路工程局迁到哈尔滨。1903年便在大直街上兴建中东铁路管
理局和中东铁路俱乐部,这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铁路文化宫。
1903年开工后不久便爆发了日俄战争,1911年哈铁文化宫才交付使用。当时总面积约
合3020平方米。除有剧场、舞厅、台球厅和餐饮设施外,在后院有木制的凉亭和一个半球
形的露天剧场,绿化带和休闲长椅一直绵延到文联大院外(当时是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
。据现哈铁图书馆原华馆长介绍:“木制的半球剧场,被铁路职工亲切地称为“半拉瓢”
,是合理用声学原理精心建造的,台上唱歌、讲演根本不用麦克风,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
,绿化带和休闲区亦被占用做了体育场,目前只剩下了蜊大直街的二层楼房。
哈铁文化宫是一座模仿莫斯科大剧院风格的俄式建筑。主入口并不设在建筑中心段,
而设在左侧。四根壁柱使只有两层的建筑颇有些挺拔感。建筑主入口处石阶踏步将人引入
棂木门,文化厅内各种浮雕构思精美、图案典雅,天棚悬挂的大小7个欧式大典吊灯,显示
出富丽堂皇的气势,精心保存的列宁油画像和塑像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
据文化宫办公室王君主任介绍:“哈铁文化宫仍然是哈尔滨铁路局职工们文化、娱乐
的唯一中心。在这里每年举行文艺汇演、歌咏比赛和书画展览等各种活动4600余场,活动
人次达60至80万人次。”
黑龙江省工商联合会——历史与建筑艺术聚焦(黑龙江晨报2000/7/18)
中俄于1896年6月3日签订了《中俄密约》,决定了当时只是一个小渔村的哈尔滨未来
的命运。《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允许(俄)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
海参。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道胜银行办理”。这个赫赫有名的银行就设在南岗区的红
军街上,现为“黑龙江省工商联”办公楼。
华俄道胜银行是哈尔滨最早的一座银行建筑,它始建于1902年。由于华俄道胜银行与
中东铁路公司合为一体,且当时的银行业务主要是为中东铁路建设筹措资金,所以建筑更
多着眼于行政办公的需要,规模不大,多为办公用小房间,缺少银行建筑常见的大空间。
其外形正立面取对称式格局,但主入口却偏设于一侧。突出横向环围腰带,底层墙身仿重
块石砌筑。以强化稳定感。二层墙体沿隅角部位设科林斯壁柱,而墙身以横向凹线造成轻
块石效果,与底座层形成强烈对比。墙角部位的檐下设有双托檐石,与双壁柱相呼应。檐
上设封闭女儿墙,适当部位间插圆形老虎窗。二楼突出前挑,其屋顶冠以法式方底穹窿,
以强调构图中心。
这是一栋具有法国文艺复兴特色的优秀建筑。精巧、富有风韵的表象内里又蕴含着重
大历史背景,故被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哈尔滨的老辈人都能记起,日本侵华占领哈尔滨时,工商联小楼与附近的哈铁俱乐部
小楼等均被日本宪兵队占用,直至1945年苏联红军来了,与中国的抗日部队一道结束了哈
尔滨黑暗的日子,所以门前的这条车站街便更名为“红军街”。解放后,这座建筑改用作
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工商联的办公场所。
哈尔滨建筑大学旧楼——米黄色的大楼(黑龙江晨报2000/7/20)
哈尔滨素被称为“米黄色的城市”,皆因中东铁路工程局到达哈尔滨后建起一片片米
黄色型别致、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和庭院式住宅。建于1906年的哈尔滨建筑大学旧楼,亦
是这样一座米黄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被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它坐落在距中
东铁路管理局不远的南岗公司街上。
这座建筑是当时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校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1906年哈尔滨
铁路技术学校的这座校舍很小,仅有正门入口向北这一段建筑,设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
。1920年在这里成立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校舍亦随之开始扩建,沿花园街(现称
联发街)侧一翼续修建了三层建筑,设礼堂、健身房等。1928年初,大学改由中国东省特
区政府管理,同年10月,东省特区政府与中东铁路达成协议,学校由东省特区政府与中东
铁路共同管理,张学良被选为理事会主席,学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
米黄色的建大旧楼墙面光平简洁,重点处理入口、礼堂和塔楼。大门和两侧窗用一个
三心拱券联为一体,入口平台两侧设金属灯柱,灯座的花饰、平台融为一体,展示出独特
的大学门面。转角塔楼设计新颖、造型巧妙,很好地解决了建筑物的转折。塔楼的顶部设
一圆穹顶了望亭。与塔楼相接的花园街一侧是具有两层楼高的小礼堂,实质是个多功能、
多用途大厅,可惜近年建大在这个小礼堂外侧沿花园街修建了一个五层宿舍楼,将这部分
建筑挡了个严实。
黄色历来是中国皇帝专用色,哈尔滨建筑大学将黄色用于民间,建立了多元化价值观
念。哈尔滨的米黄色建筑标志着哈尔滨的特色,可惜近年来米黄色渐渐消失在灰色水泥建
筑林中间,不能不说是现代文明的遗憾。
哈铁第一招待所——从“戈比旦乐园”到“大和旅馆”(黑龙江晨报2000/7/21)
在哈铁招待所(现龙门大厦贵宾楼)的建筑历史写真开篇这样写道:“建筑是历史,
是无声的乐章。它的文化内涵将使人们在经过那儿的路时精神为之一振。”的确,这座建
筑不论作为当初的“戈比旦乐园”还是后来“大和旅馆”,都在哈尔滨的历史上留着重要
的一笔。
该建筑始建于1901年,1903年落成。是当时火车站站前广场最早的建筑,落成时间比
老火车站还早一年,始称中东铁路宾馆。因建成尚未开业便爆发了日俄战争,一度改作临
时战伤医院;1905年为沙皇俄国护路军司令部;1906年为沙皇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1907
年改为沙皇俄国军官俱乐部。老百姓称其为“戈比旦乐园”,意为军官们寻欢作乐的休闲
场所。哈尔滨被日本人侵占后,1937年2月1日它被改名为“大和旅馆”,正式做为旅馆业
开业。解放前,这里是接待达官显贵、官政要员的地方。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
尔滨后,接受铁路的干部大部分住在这里。后来又成为接待来华的前苏联军事专家的专家
楼。1968年归还哈尔滨铁路局,初期为铁路医院,同年末改为铁路局招待所。
曾从事档案研究工作的龙门大厦副总经理姜波介绍道:此建筑是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采用铸铁等新型建筑材料,原建筑主入口上方采用铸铁精制自然界动植物造型,汉白玉石
阶踏步,通透式大堂,木制冰柜、木制转门烘托出浓郁的俄罗斯建筑氛围,该建筑曾于192
6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装修,增加了二楼走廊天窗,拆除了户外凉亭,封闭了临街的通透式
花房。1996年9月,哈尔滨市铁路局投资一千多万元开始对墙体开裂、墙皮脱落严重的哈铁
招待所进行大修,并一丝不苟地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
哈尔滨兆麟小学——日本在哈建的第一所小学(黑龙江晨报2000/7/31)
哈尔滨市道里区(原称埠头区)地段街原是哈尔滨市日本人聚居的地区,坐落在地段
街198号的兆麟小学是日本人在哈尔滨建立的第一所小学,原称东本愿寺小学。这座成功的
折衷主义建筑以其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特色,被确立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大批外国侨民涌入哈尔滨,日本侨民大部分都聚居在地段街一
带。1922年日本人在地段街转角处修建了这座设施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小学。
这座建筑有极其宽大的走廊,宽约4米。而且单侧布置房间,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室内
活动空间。建筑物主入口设于转角处,用4根高大的古典壁柱顶托橄榄状深红色穹顶,显得
挺拔有力。收进的正门与二楼圆形转角自然形成的凹入空间组成遮雨篷十分巧妙。建筑物
转折部位取圆形过渡,相邻两侧以纤巧的混合式壁柱,把二、三层联成一体。
该建筑底基座层,取深凹横缝砌筑墙面,形成稳定的基座。中间主体3层,两翼2层,
为了不使高差悬殊,而将三层窗体压低并取圆形收尾,使近半圆窗与长窗相联。红色的穹
顶,米黄色墙面,使它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学校建筑。
公司街78号——爬满青藤的洋楼(黑龙江晨报2000/7/31)
城市街路改造工程第二战役伊始,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上占道房被拆掉后,一座米
黄色墙面、有着墨绿色木制阳台的小楼亮了出来,现在的主人倚墙种植的青藤和葡萄藤将
这座92岁的老建筑打扮得青春、靓丽。这就是公司街78号,是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
这座建筑建于1908年,是中东铁路会办公房,为独户型高级住宅。据最近来参观的国
外建筑学专家分析,这座建筑是俄国设计师设计建造的,但从建筑内部结构和风格上看,
它又有芬兰建筑风格。建筑从上到下厨房朝向阳面,而居室则朝向阴面,这比较符合芬兰
人的习俗。
据在此居住的居民介绍,这里曾经是一个占地数千平方米的大花园住宅,原种植着樱
桃,核桃等十几种果树,绿树丛中托起这座小楼,旁边还有一个渔池,可惜在文革后这一
切都被践踏了。花园毁掉了,附近附近建起一些小房子、小棚厦,将小楼掩在了脏乱中,
铁路局又在大修中将大暖房拆掉,建成二楼,作为这一优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实
在令人心痛。
这座小楼主体两层,上面是有着锥形尖顶的凉亭。底层稍凸,突出部分正可做为二层
阳台的座基,配以墨绿色木制方柱和设计巧妙的雨搭,宽敞的阳台极其可人。现在的主人
们在阳台上种植着阔叶的植物,青翠的长藤倚墙向上攀援,更将建筑扮得如诗如画。
原“前进列车报”老记者魏玉文,现在是这座老宅的居住人之一,据他讲,解放后,
铁道东北办事处特派员于光生曾住过这里。后来铁路法院在此办公,1958年至1966年,这
里成了“前进列车报”社,后来便改为住宅。文革期间,造反派为了挤进这座漂亮的老宅
,不惜将原来的一层楼梯毁掉,以便住两家,残缺的楼梯一直使用到现在。近些年,该建
筑一些设施严重老化,电线粘连,铁皮房盖腐蚀严重,暖气爆裂。1999年,铁路局对其进
行了大规模修葺。
经过了92年的风雨苍桑的这座老宅,希望能在以后的岁月中,得到主人的呵护,因为
它对于哈尔滨来讲,是极其珍贵的。
极乐寺——中国民族传统建筑的典范(黑龙江晨报2000/8/4)
哈尔滨素以欧洲风情闻名于世,从城市建设伊始,便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熏染,其留
下的最明显痕迹便是融汇了各种艺术风格的欧式建筑。比较而言,反映中国民族传统形式
的建筑可谓凤毛鳞角,然而就是这为数不多的民族建筑在城市景观构成中却有着重要地位
。
位于东大直街的极乐寺是哈市惟一的一组大型佛教寺庙, 是哈市一类保护建筑。远在
哈尔滨还是个小鱼村的100多年前,道里、道外是松花江滚动的河床,而南岗则是一长条形
“黄土岗子”,上面榆树茂密,远远望去,犹如莽龙一般伏卧在松花江之滨,因此人们传
说这条龙脉是哈尔滨风水所在。1898年,俄人初登哈埠,便看中了这块宝地,并在南岗中
心和制高点修建了刺破青天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当时国人认为,教堂破坏了哈尔滨“龙
脉”的风水,也是民族工业不振的原因,于是有人提出在“龙头”修建极乐寺,夺回风水
。凑巧时隔不久,哈尔滨市政权便回到了国人手中,俄人往日威风荡然无存。
极乐寺寺院占地面积5.75万平方米,具有一主二辅左中右三个院落的建筑结构和布局
特点。整个寺院坐北、面南、临街。进入山门,首行钟鼓二楼依左右而立。正中一路当头
是前殿——弥勒天王殿,向后依次是大雄宝殿、三圣殿和藏经楼,建筑的形式、结构、层
次及装饰互有异同。其中大雄宝殿和极乐寺后殿没有斗拱,也没有开阔的大型敞窗,而是
采用了东北民居中常见的封闭独立小窗,充分体现了东北寒冷地区特征的古典建筑形式。
盛夏时节步入寺庙,院内香烟袅袅、木鱼声声。绿树繁共掩映下,由或黄或绿的玻璃
瓦顶、朱红柱廊和灰色墙面构成的建筑群高低错落,颇为壮观。
1999年,哈尔滨政府出资在极乐寺门前修建了休闲广场,其旅游价值日益凸现。
道外农业银行——中国人设计的洋楼(黑龙江晨报2000/8/5)
哈尔滨的保护建筑中,约大部分是外国人设计的,而坐落在道外区北四道街的这座洋
建筑——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会办公楼,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设计的,设计师是我国
最早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师、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建筑工程系,获建筑工程学士位
的庄俊。
这座展示中国人聪明才智的早期古典主义建筑建成于1930年。那时众多的外国设计师
占据着哈尔滨建筑的统治地位。设计师庄俊当时正在上海开设“庄俊建筑师事务所”,他
大胆地接受了这座当时的“哈尔滨交通银行”的设计工作,并用西方的建筑形式挑战众多
的外国设计师,不能不说是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在道外区拥挤的圈楼群中,这座红白分明的4层建筑是非常醒目的。它的建筑平面呈矩
形,中间为营业大厅,占据一、二层空间,周边设办公室,规模不大,布局紧凑。白色西
方古典柱式作为构图基础,正面入口采用贯通3层楼高的巨型科林斯柱廊,顶托厚重的檐壁
,挺拔有力;门廊两端用等高的方柱与端部凸出体相联。建筑端部两翼采用清水红砖墙收
肩,色彩自然朴素,与中间白色柱体檐壁形成对比。建筑首层地面有意抬高,勒脚以下采
用白石砌成基座,坚实有力。三、四层之间用挑檐相隔,四层阁楼层适当弱化处理,避免
了头重脚轻。两翼端部采用宽窄变化的竖条窗,更增加了力度感,建筑以主入口为中心左
右对称,构成严谨、比例协调、尺度适宜,充分展现了古典主义手法之娴熟,巧妙地运用
材质,摒弃多余的装饰,更显示了银行建筑的宏伟壮观。
据道外农行行长徐贵介绍,解放后该楼最初由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使用,后来交付给
省农业银行。1992年开始做为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营业部道外支行的办公楼。由于建
筑质量比较好,因此这座70年的老建筑至今仍很坚固。产权部门也定期对外部进行粉刷、
油饰,使它仍保留着当年的风采。
--
╔══════════════════════════════════╦╦╦╗
║ ↑ ╚╬╬╣
║ ←┈┈┈ 思念 以一种壮烈的方式 撕裂 白垩纪的断层 ┈┈┈┈┈→╚╬╣
╠╗ ↓ ╚╣
╠╬╗ ╬╬╬╬╬╬╬╬╬╬╬╬╬ 《思念》 vpn 石头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20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