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angweiwei (Gener.H.W), 信区: Hubei
标 题: 荆州名胜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Dec 17 11:34:07 2005)
鸡公山旧石器时期遗址
【鸡公山旧石器时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东北约4公里处郢城镇
郢北村。面积约1000平方米。1986年荆沙铁路建设取土时发现,1992年配合宜黄公路建设
取土作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467平方米。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的遗物
全是小型石器,年代距今1~2万年。下文化层是遗址的主体部分,属晚更新世或旧石器时
代晚期,年代距今5万年左右。在下文化层的平面上,堆积和散布着数以万计的石器和石制
品,其种类有尖状器、砍斫器、刮削器、石锤、石钻以及砾石、石核、石片等;清理发掘
出5个直径1.5~2米的圆形居住遗迹;在居住区南侧根据现散落的石器种类及特点,并参照
欧洲同类遗址的情况,推测是屠宰兽类的场所。该遗址面积之大、地层关系之确切、文化
遗物之丰富、遗迹关系之清楚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属少见。尤其是下文化层
居住遗迹和石器加工场遗迹的揭露,堪称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1992年被
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桂花树遗址
【桂花树遗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松滋东南与公安毗邻的王家大湖南端
。面积约17万平方米。1974年调查试掘。文化堆积共分三期,分别属于大溪、屈家岭、石
家河三种文化。大溪文化层中出土的手制红陶器施深色红衣,其上饰平行线夹横人字纹、
波浪纹等,系重庆巫山大溪遗址的典型风格;墓葬中出现的仰身屈肢葬式,也为该文化类
型所特有。屈家岭文化层遗存较少,仅发现高圈足杯、壶形器、折壁盘等典型器形。石家
河文化层所出陶器器形、陶质陶色、纹饰和制作方法,都与同期中原龙山文化呈现出较强
的一致性,而高颈罐、豆、碗等器形,又反映了其文化的自身特点。
王家岗遗址
【王家岗遗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公安藕池镇复兴村林场。面积约6万平
方米。1978年、1980年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74座、灰坑29个,出土了
大批遗物。发掘地层可划分为三期遗存:第一期文化堆积厚约1米,属大溪文化;第二期遗
存以74座墓葬为代表,约为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早期;第三期遗存以两个灰坑为代
表,其时代为屈家岭文化晚期。
阴湘城
【阴湘城】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西北约34公里处马山镇阳城村。总面积
约20万平方米。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1~1997年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
1045平方米。该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北部因常年受湖水冲刷,城垣已不复存在,现东
西长580米,南北残宽350米。城垣现存高度4~6.5米,最宽处6米。东、南护城河尚存,宽
约45米,深1~2米。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该城址系构筑在大溪文化的濠沟之上,城上又被
石家河文化遗存叠压,且墙体内的包含物均为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由此断定,城墙构筑
于屈家岭文化早期。城址内的文化堆积较厚,一般在2.5米左右,局部可深达3.5米以上,
自下而上包括了大溪、屈家岭、石家河及西周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其中屈家岭文化
大型分间房子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城内居住形式、房屋建筑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量的大溪、屈家岭文化稻谷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及
当时稻谷的产量均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尤其是屈家岭文化早期漆木钺柄的出土,把长
江中游髹漆工艺的时代提前了2000多年,它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惟一的一件保存完好、
且色泽艳丽如新的漆木器。
走马岭古城址
【走马岭古城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石首市焦山河乡走马岭村,总面积
7.8万平方米。1990年砖瓦厂生产取土时发现,1990~1992年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揭露面
积1700平方米。古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大长度370米,南北最大宽度300米。城垣
自上而下以黄、褐、灰白粘土夯筑,依低山丘陵自然地形而蜿蜒,基宽25~37米,顶宽10
~20米,夯层厚10~20厘米。在东城垣中部和西城垣南北两端分别筑有城门。其中西垣南
门与上津湖相通,似为水门。土城垣包含物多为屈家岭文化早期的陶器残片,且被屈家岭
文化晚期灰坑和墓葬所叠压,由此推断该城始筑于屈家岭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晚期就基
本失去了城的功能,至石家河文化中期终被废弃。走马岭屈家岭文化古城是迄今为止长江
流域能够确认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原始社会晚期城址之一。
周梁玉桥遗址
【周梁玉桥遗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沙市区长港路北。呈长带形,东西长50
0多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1年发现,1982年试掘,揭露面积约10
0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有陶鼎、鬲、瓮、罐、尊、纺轮和铜刀、铜鱼钩、骨针
、骨笄、卜甲、卜骨等遗物,并发现有红烧土、木炭灰、灰坑等遗迹,时代为商代后期。
发掘资料整理研究表明,该遗址系在原有土著文化基础上,又渗入了中原商文化、南方越
文化以及三峡地区巴文化的因素的综合体,它对研究江汉平原西部地区楚文化形成以前的
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和十分典型的意义。
楚纪南故城
【楚纪南故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北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故名
。又称郢、纪郢、南郢。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周时期南方第一大都会。城址平
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城内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据史籍记
载,楚文王(熊赀)元年(前689)"始都郢",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拔郢",
历时411年,有20个楚王建都于此。当年土筑城垣至今犹存,高4~8米,城垣顶面宽10~2
0米,底宽30~40米,四周城壕宽40~80米。全城有7座城门,其中南、北故河道出口处为
两座水门,是迄今所发现中国先秦时期保存最好的木结构水门;城东南有密集的宫殿建筑
遗迹,现存80余处夯土台基中,有的长达130米,宽达100米,气势甚是壮观;城中部有制
陶窑址,且都与水井相邻;城西部为金属冶炼作坊区。全城筒瓦、板瓦等残片及东周文化
遗物遍地皆是。城内东南隅凤凰山,在楚都徙陈(今河南淮阳)后,沦为秦汉墓地,著名的
西汉古尸,大量的汉简及精美的彩绘漆器即出土于此。楚纪南故城是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社
会变革和楚国历史的一处极重要的文化宝库。登上古城垣,极目环视,八岭、纪山、雨台
诸山由西迤北至东,冈峦起伏,古冢累累,佳木葱茏;东望长湖,烟波浩渺,田畴碧翠,
犹存当年雄胜之貌。
八岭山古墓群
【八岭山古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北约12公里处。八岭山因有起
伏回环的崇岭八道而得名。又因八岭逶迤状如游龙而称龙山,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5公里
,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山中古墓葬密集,现封土堆尚存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
,其中以楚墓居多,明藩王墓次之。不少墓冢雄踞山头,宛若山峰,构成了八岭山的壮观
奇景。史载楚庄王墓在山中,前后陪葬有数十冢,皆列成行。明藩辽简王及肃、靖、惠、
恭、庄等诸多王墓俱在山北。山上有平头冢、换帽台、落帽台、马跑泉等胜迹。八岭山现
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上乔木参天,茶海松涛,烟云笼罩,兼有雄奇幽深之胜,故有"不到八
岭山,不算到荆州"之说。
马山古墓群
【马山古墓群】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现存封土冢189座,较
大的有双冢、熊家冢、邓家大冢、六招冢、蔡家冢、车帽冢等。已发掘战国至汉代墓葬近
300座,其中,誉为"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
最好的丝织物,被称为"神奇发现"。此外,震惊世界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亦是从该
墓群中发掘出土的。
雨台山古墓群
【雨台山古墓群】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北5公里处。墓葬分布十分密集,
主要有秦家嘴楚墓、武昌义地楚墓、施家洼楚墓、陕家湾春秋墓、东岳庙春秋墓、凤凰山
秦汉墓等,现存有封土冢103座。已发掘2000多座,其中,凤凰山168号墓出土一具西汉男
尸属迄今所见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湿尸,为古尸增添了新的种类。此外,1975年底至19
76年初配合龙桥河改造工程一次发掘的558座楚墓,出土器物共4200多件,时代自春秋早期
至战国晚期,成为楚墓分期断代的依据。
楚庄王台
【楚庄王台】位于荆州城北8公里处纪南城内东北隅。《水经注》载:台"高三丈四尺
,南北六丈,东西九丈"。现高6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楚庄王公元前613年至前5
90年在位,是楚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597年,晋楚之战,楚获
大胜,威震九州,庄王为安抚列国君主,建筑高台,邀请列国君主来此聚会,众诸侯推庄
王为盟主。此后"远者来朝,近者入宾",庄王威望日重,楚国国势日强。后人因而谓此台
为钓诸侯台,故又名"钓台"。
樊妃墓
【樊妃墓】荆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北3公里处。又称"谏猎墓"、"九里冢"。
樊妃系春秋时楚庄王夫人。相传庄王好狩猎,她极力谏阻,庄王不听,乃不食禽兽之肉,
以明心志,庄王即改正。又常劝庄王选贤任能,勤政治国。后庄王迎孙叔敖为令尹,遂吏
无奸邪,盗贼不起,三年而霸,时谓"姬之力也"。其墓历代多名人游览,唐张说诗云:"楚
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怀沈尹禄,谁进叔敖贤……"现墓封土高14米,周长300米,平
地隆起,犹如小山,林木掩映。
章华寺
【章华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沙市区东北隅太师渊。相传为楚灵王六年
(前535)所建之章华台旧址,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7)废址建寺,故名"章华寺"。现存庙
宇系清代重修,有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等建筑,崇楼杰阁,廊房
栉比,颇为壮丽。寺内藏有清雍正年间颁赐的《藏经》一套和缅甸国所赠玉佛两尊及其他
珍贵文物。院内尚存章台老梅,老干苍拙,相传为楚时遗物,亦称"楚梅"。清人李葆元《
章台古梅》诗有"香凝白雪争千载,影瘦江南剩一枝"的咏赞。
郢城
【郢城】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东北3公里处。城址呈正方形,边长约1.5
公里,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城垣为黄土夯筑。现高3~6米,基宽15~20米,面宽7~10
米。四面各建有城门,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宽30~40米,深达10米。城垣西北角有一土台
,俗称"庄王望妃台"。郢城是楚平王为防卫吴国入侵而修筑。秦时为南郡治所,西汉为郢
县(王莽改称郢亭)治所,东汉并入江陵县,城遂废。城名"郢"或借用楚都"纪郢",或实因
"郢县"、"郢亭"而来。该城范围虽不甚大,但严谨规整,气势雄伟,与西南方荆州古城和
西北方之楚纪南故城并峙形同鼎足。在城内曾发现楚国"郢爰"金币和秦汉"半两"以及战国
、汉代的筒瓦、板瓦和陶器等遗物。
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南方保存较完好的砖筑古城。地处长江
中游的荆江大堤北岸。据江湖之会,镇巴蜀之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名
"渚宫",为楚国官船码头。秦灭楚后为江陵县治所,出现最初的城郭,故始名"江陵城"。
汉武帝时始为荆州刺史治所,即改称"荆州城"。三国蜀将关羽及吴太守朱然、东晋荆州刺
史桓温、南朝梁元帝萧绎、五代十国南平国王高季兴等都曾对古城进行扩建、修葺。北宋
靖康之乱城毁,南宋安抚使赵雄奏准重修砖城。元至正十三年(1276)拆除。明初又建,明
末被毁。现有城墙为清顺治三年(1646)依照明旧基重建。古城因地势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0.5公里,总面积4.7平方公里。城垣高8.8米,
厚约10米,均以条石垒砌墙脚及墙底下过水洞,大青砖砌筑墙体、堞垛及海墁,石灰糯米
浆嵌缝,坚固异常;城周有护城河环绕,宽10米,深3米;城上有藏兵洞3座,战楼、炮台
遗迹24处。古城共有城门6座,东、北各两座;城门均有瓮城,南门瓮城两侧另有便门。城
门上均曾建有城楼,门与楼名称不一,东门称寅宾门,宾阳楼;小东门称公安门,望江楼
;南门称南纪门,曲江楼;西门称安澜门,九阳楼;大北门称拱极门,朝宗楼;小北门称
远安门,景阳楼。惜大都废圮,唯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之朝宗楼古朴依然,现已修葺如初。东
门宾阳楼依原貌复建,重檐歇山顶,高敞轩朗,雄浑壮观。荆州古城有"不可多得的江南完
璧"之美誉,为中外旅客所向往。
偃月城
【偃月城】荆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偃月堤。位于荆州城东北35公里沙市区观音
NC02F镇偃月村。相传是三国蜀将关羽驻守荆州时所筑之翼城,状如偃月,故名。因距丑
潭店约250米,又习称丑潭店城。城垣上原有碑,上刻"关圣帝偃月城故址",今失。此城现
残存东垣长30米,西垣长200米,高3~4米,基宽约15米,面宽3~5米,城内文化堆积厚约
3米。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荆州城南门内。相传此处为三国蜀将关羽驻守荆州时故址。明洪武二
十九年(1396)建,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清顺治七年(1650)又修,雍正十年(1732)
扩建。有头门、二门、仪门、正殿、三义殿、崇圣祠,左右两侧建有钟鼓楼、东西廊、三
元阁、真武阁等,院落深广,殿宇宏丽,塑像生动,颇负盛名。日军侵华时遭严重毁坏,
文物亦损失殆尽。近年予以整修。院内有古银杏两株,一茎周长4.6米,一茎周长2.4米,
苍干虬枝,别具神韵。
画扇峰
【画扇峰】位于荆州城东护城河东岸,与公安门隔河相望。南朝盛宏之《荆州记》云
:"修竹亭西,一峰迥然,西映落月,遥而望之,如画扇然。"因此得名。传说三国时,曹
操、刘备、周瑜三家争夺荆州,干戈不息,百姓无宁日,上天王母娘娘派九仙女下凡收取
荆州。关羽不悦,心生一计,提出与仙女打赌,比赛筑城,以鸡啼为限,谁先筑成,荆州
即归谁。关羽筑西南,仙女筑西北。仙女以衣裙兜土筑城,关羽以芦苇和竹片编制城门城
墙,先于仙女完工,引鸡早啼。仙女中计,惭愧而去。时张飞守公安,过江从江边芦花荡
挑土助关羽,至此,知关羽设计取胜,即将土倒地,遂成此峰。故又称"张飞一担土"。现
高6米,长14米,顶部平坦,芳草遍缀,碧波半绕,古城傍衬,尤在夕阳点染、皓月辉映中
,绮丽如画。
点将台
【点将台】位于荆州城西北2.5公里处。相传三国蜀将关羽驻守荆州欲北攻襄樊时,曾
在此筑台点将,故名。其东有关羽摩旗台和洗马池等遗址。此台土筑,高10米,周长120米
。经考古勘探,此台实为古墓冢,故又称将台冢。现成为人们的观瞻胜境。
马跑泉
【马跑泉】位于荆州城北12.5公里的八岭山南麓。又称马蹄泉。相传为三国蜀将关羽
的赤兔马蹄刨地而成,故名。泉旁原有明万历十三年(1585)所立石碑一块,碑年久断残,
文字多已湮灭,能辨认的仅30余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更立新碑。碑文大意:刘备被
曹操困于当阳,关羽率师急救,行至此处,渴乏难支,其马奋蹄刨地,清泉随之涌出,人
马得以济之。泉口呈马蹄形,直径0.85米,水深2米,泉水碧澈鉴人,积霖不溢,久旱不竭
。富含铁、铜、锌、碘等30余种矿物质,饮之甘洌异常。现已得到开发利用。
万城
【万城】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西25公里处,西傍荆江大堤与宜昌市接壤
。原名方城,相传为三国时东吴修筑,东晋于此置南蛮校尉府,南宋荆湖制置使赵方之子
赵葵守城,为避父讳改为"万城",沿用至今。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800米
。城垣为黄土夯筑而成。北垣保存尚好,高3~5米,基宽20~30米。该城现存北门一座,
砖砌,高2.1米,宽3.2米,系南宋建筑物。城壕尚依稀可辨。城周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出土有鼎、簋、卣、尊、觚等西周铜器,铭文记载皆为邶子之器。城内义金寺传为唐德宗
行宫。距城1公里的青冢子,传为唐郭?墓。
落帽台
【落帽台】位于荆州城西北7.5公里处龙山(即八岭山)。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简
文帝咸安年间,荆州刺史桓温于九月初九重阳节在龙山东南端的此台上设宴,邀集部属饮
酒赏菊。席间,参军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孟嘉却佯装不知,仍然尽情畅饮。待孟嘉离席
净手的时候,桓温便让另一名士作文以嘲笑孟嘉,孟嘉归席,挥毫作答,其文辞之优美,
令满座叹服,于是"笑怜从事落乌纱"的佳话传为登高雅事,落帽台也因此而得名。唐代诗
人李白游此,忆起孟嘉在此落帽的往事,写下了《九日龙山饮》一诗,诗曰:"九日龙山饮
,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次日,诗人意犹未尽,又作《九月十日即事》
一诗:"昨日登高罢,今朝又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诗中借花自惜,感怀抒情
,语虽平淡而意义深远。此处经考古勘探,实为一战国大型楚墓。
铁女寺
【铁女寺】位于荆州城内西北隅,江陵中学校舍西南侧。明代辽简王朱植《铁女寺碑
记》载:"荆州府治之西隅有铁女寺,肇建自唐……唐时有孙姓者,监铁冶之任,以欺罔为
,法当坐而囚之,二女痛其父冤也,投炉而死,遂化为二铁人焉。有司以闻于上,卒释其
罪。""荆州人立祠祀之"。此寺唐时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修,现存寺宇为晚清建筑
,有山门、韦陀殿、大雄宝殿,青瓦粉墙,端庄古朴。内供二铁女像,一高90厘米,一高
137厘米,传说系其原身所熔,形象甚是生动。现香火甚旺,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
开元观
【开元观】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西荆州博物馆内。"荆州三观"之一。唐朝开
元年间建。传系李隆基下诏,在此建观,名曰"开元"。"断碑最古开元时,上有模糊五千字
。"相传唐代断碑就埋藏于观内。现存开元观为明代建筑,清代以来曾多次重修,占地面积
约5000平方米。该观南向,由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组成,沿中轴线依次
渐高,甚是壮阔。山门为四柱三间牌楼式,中间为5脊顶,左右两间各为两坡水顶,三间均
施斗拱牌楼,两端接八字墙,左右分列明代石雕蹲狮一对。三清殿是其主要建筑,面阔5间
,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崇脊叠拱,玲珑秀丽。天门、祖师殿建在高3.3米的砖土台上,
祖师殿面阔、进深各3间,殿内雕梁画栋,工艺精致繁复,形态生动逼真。开元观地处城西
边缘,僻静清幽,观内存有元、明碑刻及铜钟、香炉等多种文物。
太晖观
【太晖观】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西门外1公里处太晖山上。"荆州三观"之
一。 宋、元时曾有草殿,明洪武癸酉年(1393)湘献王朱柏重建,题曰"太晖"。崇祯八年(
1635)重修,清顺治、康熙、乾隆诸朝皆曾修葺。太晖观原建有主体殿阁5座,偏殿、左右
庑、帏城俱有,殿宇高大,规模宏伟,雄甲荆楚。主体建筑有山门、三清殿、朝圣门、钟
鼓楼、金殿、文昌宫、药王殿、圣母殿等。后于战火中废圮。现仅存朝圣门、钟鼓楼、金
殿及帏城,建在青石垒砌的8.2米高台上。钟鼓楼为仿汉双阙式建筑,殊为珍贵。金殿又名
祖师殿,为太晖观的主要建筑,面阔、进深各3间,长宽各10米,重檐叠脊,华拱画梁,顶
覆铜瓦,金光夺目,素有"小金顶"之称。殿阁置12根浮雕青石八角廊柱,云绕龙蟠,栩栩
如生。帏城内壁镶嵌500灵官的砖雕,神情各异,形态生动。太晖观环境幽雅,不仅是远近
闻名的香火圣地,而且是一处风光绮丽的赏游胜景。
玄妙观
【玄妙观】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内荆北路中段。"荆州三观"之一。唐贞
观九年(635)建,原在城西北,明正德癸酉年(1513)毁于火,嘉靖年间迁此重建。宋大中祥
符三年(1010),真宗帝诏名"天庆观",元大德元年(1297)成宗帝易名"玄妙观",至元五年
(1339)惠宗帝赐额"九老仙都宫"。清为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今复名。该观
在元代最为兴盛,著名道教法师唐洞云,曾被元朝皇帝授予"诚明中正玄静法师"、"第九仙
"、"玄妙观主持"等尊号、尊称,他聚集资产,扩建殿宇,塑造神像,一时规模宏大,甲于
府城。明清时屡遭水患战火毁坏,及至1949年,仅存玉皇阁、三天门及紫皇阁(玄武阁)。
玉皇阁为玄妙观主要建筑,明万历十二年(1584)扩建,四角攒尖顶的三层楼阁,重檐飞举
,面阔与进深皆为3间,平面约呈正方形。三天门、紫皇阁及帏城建在高6.1米的高台上,
三天门重建于清,紫皇阁为明藩辽王朱宪NC031于嘉靖年间重建。玉皇阁前一块立于元
至正三年(1343)的《中兴路创建九老仙都宫记》石碑,高285厘米,宽145厘米,由元欧阳
玄撰文,危素书丹,正文1023字,记述了"九老仙都宫"营建始末及玄妙观主持唐洞云的家
世、经历,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道教史料。
龙盖山
【龙盖山】位于荆州石首绣林城东。海拔147米,状似龙蟠宝盖,故名。今名南岳山。
史载唐李靖从李孝恭征萧铣,曾驻兵于此,后人修李卫国公祠。清代建南岳庙,辉煌壮观
,成游览胜地,山亦随之易为今名。后李卫国公祠废圮。现南岳庙已修葺一新,苍松笼烟
,翠竹拂风,朱英缀锦,奇石傍径,景色十分幽丽。尤其《水经》、《方舆纪要》等书记
载的庙东"石湫,号龙穴",至今水涌不止,清澈透明,其味甜美芳洌,访古探幽者不绝于
途。
三袁故里
【三袁故里】位于荆州公安县城西30公里处孟溪村(旧名长安村)。明代公安派创始者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故乡。四周丘陵起伏,湖堰相间,村中荷叶山乔木千彰,
青翠如绘。其下三袁祖居,尚存其祖父袁大化所筑桂花台,其母龚氏放帘台,三袁当时外
出时的上马墩。村东200米处,有宗道、中道合葬墓(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封土尚存,高
约2米,上缀青草。再东数里,即为三袁诗文中曾写过的"银杏熟果堕佛髻"的义堂寺白果树
,现葱茏昂举,遮天蔽日。今日三袁故里,"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令人追思
不已。
三管笔
【三管笔】位于荆州城公安门西侧城墙上。又名文笔峰。明末荆州府文庙的附属建筑
物,砖石结构,状若巨笔,底座呈八角形,笔体呈圆锥形,腰围9.9米,三管笔呈"品"字形
排列,东西两管各高6.2米,中间一管高6米。三管笔象征明代3位著名文学家,即"一门三
进士,南北两天官"的荆州府公安县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万寿宝塔
【万寿宝塔】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亦名"接引塔"。位于沙市区荆江大堤内侧素有"万
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形似象鼻,又称"象鼻矶")头上。系明藩辽王朱宪NC031
遵太妃毛氏命为嘉靖帝祈寿(或谓嘉靖帝为毛太后祝寿)而修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动工
,嘉靖三十一年建成,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曾作维修。该塔向南,塔身以砖、石砌筑
,八角七级,通高40.76米。因泥砂淤积,长江河床逐年增高,塔身下部已掩埋于随河床增
高而逐年高筑的荆江大堤堤身之中。塔基低于现堤面7.23米。塔基须弥座,八角雕力士,
塔身中空。塔额、枋、斗拱皆仿木构建筑形式,塔一层正中供一尊高8米的接引佛,甚是肃
穆。塔身各层共饰有87尊冰清玉润、生动传神的汉白玉雕刻佛像;塔身内外壁还嵌有浮雕
佛像砖、花纹砖、文字砖共2347块,砖雕佛像或端坐、或肃立,各具风姿,据传这些佛像
都是嘉靖皇帝下诏各地敬献,因而极具地方特色;字砖中所刻汉、藏、满文今犹可辨。顶
置铜铸鎏金塔刹,上刻《金刚经》全文。现以万寿宝塔为主体辟建"宝塔公园",园内亭廊
楼阁,绿树婆娑,游客从底层进入塔室,登临塔顶俯瞰,大江襟带,街市繁华,令人心旷
神怡。
荆州文庙
【荆州文庙】荆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城内荆中路西段荆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内。清康熙六十年(1721)自城东北隅迁此。嘉庆元年(1796)重建大成殿、两庑戟门、名宦
乡贤祠,改建崇圣祠、尊经阁、棂星门、明伦堂、文明阁,增建节孝祠、更衣所、刑牲处
、祭品乐器库、新旧碑亭。后遭日本侵略军轰炸、拆毁,仅存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石坊
及门外两旁巨大石坊。大成殿长12米,宽16米,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及两山肩前部施一
斗二升交麻叶出四翘斗拱,后檐及两山间后部施四栖单翘斗拱。棂星门石坊三门四柱,清
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中门上有楷书"棂星门"匾额,梁枋浮雕为丹凤朝阳等图案。
荆江铁牛
【荆江铁牛】荆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江陵郝穴西北1.5公里荆江大堤上。因其
建在原镇安寺旁,又名镇安寺铁牛。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长江泛洪,荆州被淹,封建统
治者深感荆江难以驯服,于是求助神灵保护。传说蛟龙畏铁,牛又属土,土能制水,故乾
隆帝下旨铸铁牛9头,置于9个险段处镇水,但不久均被洪水吞没。咸丰九年(1859)荆州太
守唐际盛又铸铁牛一具置于此,保存至今。铁牛身长3米,高1.8米,体宽0.9米,前足直撑
,后足蹲踞,昂首怒目,俯视长江,神态威严,气势雄壮。背上铸有铭文:"嶙嶙峋峋,其
德贞纯,吐秀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铁牛
镇水"虽已成为历史陈迹,却为今日荆江风物增添了风光。
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
【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公安南平镇文庙。1930
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贺龙领导的红四军由桑植、鹤峰东下洪湖,与周逸群领导的红六军在
南平文庙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旧址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进
深、面阔均为3间,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后因历经兵燹,附属建筑已毁,仅存主体建
筑。
周老嘴革命旧址
【周老嘴革命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监利城北25公里处。1928年,
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贺锦斋等领导的湘鄂边游击战争,开创了湘鄂边根据地
,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1930年开创了洪湖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
农红军第六军。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从而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7月至1932年4月,周老嘴成为湘鄂西苏区的政治中心。现保存革命旧址48处,主要
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委、红二军团总指挥部、中国
工农红军军事学校二分校、红二军军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和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
表大会会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旧居。现建有革命旧址纪念馆,常年对
外开放。
瞿家湾革命旧址
【瞿家湾革命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洪湖西北35公里处。1925年秋
这里就有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7月正式成立"洪湖游击队",1931年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由
监利周老嘴迁此,同年成立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成为湘鄂西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现存旧址35处,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省苏
维埃政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政治保卫局、省总工会、省邮电
局、《红旗日报》社、贺龙旧居、段德昌旧居等。在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旧址内设有革命纪
念馆,陈列着反映当年革命斗争的史料和珍贵文物。现有街道和建筑基本保持当年的风貌
。
路易·艾黎旧居
【路易·艾黎旧居】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洪湖新堤镇解放街220号。原为中
共地下交通站。1932年2月,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参加国际联盟组织的救灾机构,亲自把
大批救灾物资送到遭遇特大洪水的洪湖苏区灾民手中,他在洪湖期间,一直居住此处。
洪湖
【洪湖】位于荆州洪湖市、监利县境内。面积760平方公里,为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
湖水呈淡绿色,是全国少有的无污染湖泊,也是湖北省境内有机物含量最丰富的淡水湖和
全国重要的淡水鱼基地。有鱼类84种,野鸭18种,常年栖息飞雁等候鸟39种,水生植物92
种。春花、夏荷、秋莲、冬鸭,四季宜人,系避暑和旅游胜地。
?水水库
【?水水库】位于荆州松滋西南约30公里处。水库东西长1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
库容5.76亿立方米,土筑坝高42.95米,长1640米,为亚洲第一大土坝。库形如珊瑚,库水
湛蓝,水质优良。宽阔处浩如大海,狭窄处只能容一小舟通过。环湖皆山,重峦叠峰,景
色变幻,全年对游人开放。
仙女洞
【仙女洞】位于荆州松滋西南。为石灰岩溶洞。洞口呈拱形,高约5米,宽约7米,嵌
于山腰峭壁之上。洞口原有仙女庙,洞口东侧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仙女洞"三字。洞长约
5公里,洞中有洞,洞内溪泉瀑布飞流,钟乳怪石林立,引人入胜。主要景点有"晨钟暮鼓
"、"水帘洞"等。
沙市中山公园
【沙市中山公园】位于城区中心北京路以北便河东侧。建于1935年,总面积74.62公顷
。该园集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江汉平原上第一大公园。园南部为游乐区,花木
紫翠斑驳,河塘蜿蜒曲流,各种游乐休憩设施俱全;北部为江津湖风景游览区,碧波涟漪
的湖上建有风格各异的7座石桥,并设有风音鸟语、江津晚泊等景点,依桥借景,雅趣怡然
;东北部一高阜上耸立着蜀汉名将关羽挑灯夜读《春秋》的春秋阁,其东紧邻"怀绝世之才
"的楚国名相孙叔敖墓,阁、陵高低错落,周边绿茵环抱,松柏凝秀,令人临之情满,游之
意盈。1965年5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沙市,亲笔题写了"沙市中山公园"园名。
江陵碑苑
【江陵碑苑】位于荆州城东门内南侧。吟颂名城荆州的书画碑刻园地。1992年建,占
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仿明、清建筑风格,按南国园林布局,东苑
西园,亭楼廊轩,厅壁厢堂,组合对称,古朴典雅,气势恢宏,陈列石碑200余块,汉、蒙
古、藏、回文兼有,真、草、篆、隶皆备,丹青并茂,流派纷呈,风格迥异。藏有自春秋
战国以来荆州历代碑帖,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手迹,以及中外人士吟颂荆州的
书法作品等,墨迹浩翰,叹为观止。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荆州
--
Gener.H.W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1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4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