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wmfhy (xwmfhy), 信区: Hubei
标  题: [转载]湖北通山九宫山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Dec 17 12:40:48 2005)

   九宫山自然景观杰出,奇峰幽任人唯亲兼有北方之雄和南国之秀。云雾、林涛、竹海、
泉瀑为九宫山自然景观的四大特色,其中尤以瀑布为最,数量之多,国内名山罕见,大崖
头瀑布单级落差达420米,为全国之最。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面积约130亩,号称“天下名
山第一湖”。九宫山森林公园面积灰6万多亩,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由于人迹罕至,自然
风貌保存相当完好,是返归自然的好去处。

    九宫山山体的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4条山溪将山顶呈掌状分割成5个山头,其中凤凰
岭居中,山峦奇异,气势磅礴。这里的森林面积大约有4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为楠竹林,
还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可谓林密竹秀。九宫山内有马头狼、百羊、龙须草、灵芝和猕猴
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一山三洞三峰六石十崖等天然胜迹,登山可饱览云海、迎客松、
虎伏天门、剑分巨石和狮拥云关等迷人景致,真个是山高水秀,气候宜人,悬崖陡峭,瀑
布飞泻,奇景异色,美不胜收,堪称是旅游和避暑的胜地。九宫山山巅的龙潭湖畔有一眼
灵泉,旁边的喷雪崖上则悬着一条下泻70余米的瀑布,如果恰逢斜阳反射、清风骤起之际
,但见一道泉水由高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织成一条乳白色的水带;经风儿一吹,这条水
带立刻幻化成一幅宽宽的银幕悬于崖前,飞珠滚金,光彩夺目,蔚为奇观。站在飞瀑上边
的游人们,看到这变幻莫测的美景,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

    相传南北朝后期,隋朝与南陈交战,陈后主的儿子陈伯恭带领8个兄弟到此避难,并依
山兴建了9座宫殿,九宫山也就由此而得名了。后来,九宫山一度成为江南的道教圣地。元
、明、清时又多次受到敕封,至清代乾嘉时期,道教在九宫山达于鼎盛,成为当时中国的
五大道场之一。

    九宫山西麓的牛迹岭畔,便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的墓地,这里有闯王
陵园和李自成陈列馆等建筑物。李自成生于1606年,卒于1645年,本名鸿基,人称闯王,
陕西米脂人,于1644年率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并建立了大顺政权。闯王的陵墓坐
落在通山县城东南高湖乡一个山坳里的小山包上。南面,九宫山的主峰老岩尖像一幅绿色
的屏幕,垂天悬挂在闯王墓的后面;东、北两面则分别被牛迹岭和老虎嘴所包围;只有西
面靠近村庄那边,才有一个小小的出口。秀丽的群山,把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陵墓紧紧环
绕,使整个墓地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闯王墓在鄂南地区有两处:一处在九宫山,还有一处在通城县南门外近1公里远的锡山
脚下。据说弄错地名、造成真假两处闯王墓的是清朝人吴伟业。他由于不熟悉湖北地理,
在《绥寇纪略》中就把通山误当做了通城,还凭空画了一条闯王当年由金牛、保安走延宁
(今咸宁)、蒲圻而至通城的线路图。后人沿袭这一错误,致使九宫山下的真闯王墓被长期
湮没在深山古坳的荒草杂树之中,而通城县城附近的假阎王墓却招徕了不少游人墨客。解
放后,历史学家为了探明李自成牺牲的经过和确凿的葬身之地,曾在浩瀚的史料中进行了
认真的研究和考证,找出了大量的历史根据,证明闯王墓地不在通城而在通山。据《清史
稿·世祖纪》里记载:“阿济格败李自成于邓州,穷追至九江,凡十三战,皆大败之。自
成窜九宫山自缢死。”《清史稿·尚可喜传》中也提到:“复与英王合军下九江,闻自成
窜死九宫山,乃班师。”阿济格是当时驻九江的清军大将,他在给朝廷的奏报中也说派兵
入九宫山“遍寻李自成不得”。这些都充分说明,李自成当年败走九宫山是完全可靠的;
而那座九宫山,根据历史记载,就是通山的九宫山,这里跟九江很接近。另外,通山程氏
家谱明确记述了杀害闯王的凶手程九伯的经历,《湖北通志》和《九宫山志》上也都明明
白白地记载着杀死李自成的凶手就是通山的程九伯。故此,历史学家最后确认李闯王的葬身之地在
通山而不在通城,并于1956年公诸报端,用详实而确凿的史料纠正了这个历史误传。国家
遂拨专款对通山县九宫山下的李自成墓进行重新修建。整个陵墓工程于1979年5月全部竣工
,昔日茅荒草乱的闯王墓,如今已改颜换貌,气象一新了。

    新建的闯王陵墓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物分为门楼、标志牌台、祭台、看台、花
坛、坟台和陈列馆等处。全部建筑都是用条石和水泥砌成的,显得朴实、大方、美观,与
农民起义英雄的气质十分吻合。顺着一连几十级的石阶缓缓地向上定去,步入坟台,只见
有一对石狮微扭其头,互相对视,神态活现,威武异常;它们就像两个忠实的侍卫,日夜
守护在闯王身旁。在这对石狮的后面,是一个周围用麻石护砌了0.7米多高的大坟包,这
就是埋葬闯王忠骨的地方。当初,这里的墓堆仅是一个小小的黄土包,还有一块当地老百
姓立的写有“闯王古墓”字样的石碑。现在,不仅重新培了土,使坟包显得又高又大;而
且在坟台前面,树立起一块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墓碑,上面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李自成之
墓”。在这明洁透绿的碑石上,刻上这5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为整个陵墓增色不少。

    从坟台再往上走,便是李自成陈列馆。这座建筑物白蜡、圆柱、琉璃瓦,别具民族风
格,里面展出有李自成的生平事迹和文物、照片等。

    在陈列馆东头,沿着斜坡路走上百来步,就会看到一个名叫落印凼的天然溶洞。传说
李闯王在殉难时,曾将随身携带的玉玺丢进这个凼里。如今,此处修建了一个精巧的小亭
子,坐在亭内的石墩上,可以俯瞰闯王陵墓的全景。从落印凼向上攀登,经过闯王当年歇
马的苍松旁,登上山顶,便是牛迹岭了。在这岭埂上,有一块灰褐色的石灰石凌空突起,
昂天而立,活像一只正在展翅欲飞的白鹤。在白鹤石的下边,还有一块重叠多层的方形巨
石,很像折叠的书页,当地群众称之为白鹤衔书上九天,仔细端详,确实很有诗意。

人们也许会问:李自成这位在17世纪中叶叱喀风云、转战南北十多年的农民革命领袖,为
什么会败退到吴楚之交的万山丛中?又为何牺牲在乡勇团练之手?他的坟墓又是怎样保存下
来的?从现在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李自成来到九宫山下的时间是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五
月上旬。当年,他攻占北京之后,明将吴三佳引清军杀入山海关,闯王迎战失利,退出北
京,一路上且战且走。当时,他从襄阳败退下来,在武昌与清兵激战了50多天后,正欲挥
军东下,准备进取南京;不料于九江同敌人遭遇,败下阵来。李自成本人取道大冶县的道
士洑(今黄石市的西塞山)登岸,经保安、咸宁入通山,渡富水,直奔九宫山下,但在李家
铺又遭敌围。他率亲兵冲杀出来,单人独骑沿山路往高湖方向走,打算从太阳山进江西。
谁料想闯王误入葫芦槽,行至牛迹岭下遇到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领众赶来,双方进展开
厮杀。李自成抽出半截宝剑进行抵抗,众人不敢近前,后被乡勇的土铣弓弩射杀于树林之
中,年仅39岁。当地群众偷偷地用两片破水缸拼合起来,装殓了闯王的遗体,并将其安葬
在株树包上。后来,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纷纷自发地为他护坟守墓,并利用
迷信故事和乡规义禁来保护闯王墓,如禁止猪牛等六畜进入墓地,还规定任何人都不准动
坟上的一石一木。

--
                           好想有一个精美、让所有人惊叹的签名档
                           可是
                           我不知道怎样设置
                           也就成了现在的空空如也......
                          
                           是不是生活就是这样?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37.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