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n 版 (精华区)
基础设施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需要,加大投入,保持适度超前发展。突出重点,完善配套,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7、建立内外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
将湖南交通置于全国交通发展大格局中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重点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油气管道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骨架,以农村公路、航道、管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湖南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中的枢纽地位。
——公路
方向:按照国家公路建设规划,优先建设高速公路,加快重要经济干线及旅游公路建设,打通出省通道,加强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形成高速成网、城乡一体、内外通畅的公路运输体系。
重点:抓好常吉、邵怀、怀新、醴潭、长潭西线、衡炎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株、衡邵、常岳、吉茶以及二广高速湖南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国省道改造、高速公路连接线和重要旅游景区景点连接公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强化公路养护,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目标:到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9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4700公里。“三纵五横”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各县(市、区)之间基本以二级公路连接,重要景区景点实现等级公路连接。
——铁路
方向: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抓好铁路电气化改造和站场改扩建,打通出海通道,提高运输能力。
重点:加快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洛湛铁路永州以南段建设,推动娄邵、湘桂复线改造,推进浙赣、枝柳线电气化和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张家界、吉首、长沙、衡阳等火车站改扩建。
目标:到2010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其中,复线1500公里,电气化线路16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518公里。建成现代化的铁路枢纽和客货运输中心,构筑起全方位的铁路运输网络。
——水运
方向:加强航道整治,提高航道等级,优化港口结构,建设专业化水运系统,扩大江海联运,推进江河湖库水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重点: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全面启动水运建设工程。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株洲航电枢纽、土谷塘枢纽和洞庭湖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工程,加快霞凝港、城陵矶港现代化建设。发展集装箱、矿石、石油及液化气等专业运输。
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四水为骨架的内河航运体系,千吨级泊位59个,集装箱专用码头10个,年吞吐能力40万标箱。
——航空
方向:以建设区域枢纽性国际机场和货运中心为目标,加快重点干线机场改扩建,优化航线布局,提高吞吐能力。
重点:加强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等重要机场改扩建,适时建设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目标:到2010年,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11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8.6万吨,长沙黄花和张家界荷花机场能起降超大型客机。
——管道
方向:促进天然气管道继续向市州首府和其它重点城镇延伸,成品油管道进入主要工业城市,使管道成为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
重点:建设江苏仪征至岳阳长岭、岳阳至长株潭、湘潭至衡阳、兰州至长沙等输油管道。
目标:到2010年建成油气管道3000公里。
18、建立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
坚持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省内、引入外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成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
——煤炭
方向:加强省内煤炭保有量勘探和生产,稳定产量,增强接续能力。加大省外资源开发,拓宽调入渠道,提高保障能力。
重点:鼓励煤电、煤冶、煤化联营,重点建设湘东、周源山、金竹山、南阳和坪塘等骨干煤矿,抓好渣渡矿区东段、永耒矿区北段、冷水江矿区北段和黄兰矿区等中深部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实施煤炭清洁生产、利用产业化和煤层气产业化工程。调整、改造和重组中小煤矿,支持老矿井技术改造,逐步整合关闭3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资源的矿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水平。鼓励煤炭企业参与外省资源开发。
目标:省内年产原煤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建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煤炭深加工和能源就地转化3大基地。
——电源
方向: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减少污染排放。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电,有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鼓励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发电,积极开发和引入外区电能,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重点:抓好资江、沅江等水电梯级开发,东江扩机、托口等水电项目建设,推进黑糜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大型高参数机组为重点,抓紧开工建设金竹山电厂扩建、湘潭电厂二期、岳阳华能二期、石门电厂二期、鲤鱼江B厂、益阳电厂二期、长沙电厂等火电项目;加快推进常德电厂、株洲B厂、宝庆电厂、新化电厂、衡阳电厂、永州电厂、怀化电厂、郴州嘉禾电厂、慈利电厂、汩罗电厂以及现有电厂扩建和风能发电前期工作。支持太阳能、生物质、农村沼气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核电、天然气开采等前期工作。
目标:到2010年,新增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装机总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
——电网
方向:优化电网结构,建设坚强电网,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吞吐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重点:推进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构筑完善的“西电东送”500千伏输电通道、长潭株500千伏环网和湘南500千伏主网框架,开工建设± 800千伏换流站等特高压工程,建设投产一批500千伏变电站。启动新一轮城网和农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
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500千伏主干网和220千伏清晰分区网。
19、建立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
顺应自然规律,强化科学治理。突出防洪安全,加强水资源利用,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雨洪资源能力。
——洞庭湖区
方向: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洪灌排并举,实现特大洪水有计划分洪,保障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安全。
重点:继续加强以蓄洪区安全设施、重要垸堤防、排涝设施、河湖疏浚、水利血防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洞庭湖综合治理。优先实施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应急蓄洪区建设。实施明山、岩汪湖、铁山嘴等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完成21个城市防洪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加强湖区灌溉工程建设,逐步解决湖区干旱问题。
目标:湖区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地市级城市主城区达到50年一遇以上,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四水流域
方向:加强四水重要堤防和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利用。
重点:建设790公里四水重要干支流堤防工程,35个城市防洪利用亚行贷款项目。续建皂市、高家坝、洮水等枢纽工程,新建涔天河、雷公洞、宜冲桥、凉水口、江源、金塘冲等水库,扩大五强溪防洪库容。
目标:市州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要城镇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到450亿立方米。
——山丘区
方向:提高抵御山洪灾害能力和抗旱能力。
重点:继续抓好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兴建莽山水库及一批中小型水库、骨干山塘、田间排灌等抗旱水源工程。实施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原有小型水利设施的整修。加快小流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目标:明显缓解湘南、娄邵、湘西地区等3大片干旱问题。
20、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设施网络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促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基本建成“网上湖南”。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方向: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
重点:加强光缆传输网络建设,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GSv900扩容、 GSv1800优化和3G移动通信网建设。提高宽带网络通达深度,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向农村延伸。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推进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融合”和有序竞争。
目标:到2010年,电话普及率超过65%,固定电话用户18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3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95%。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方向:支持公益性和面向市场的商用数据库建设,加强信息资源采集、上网和入库,加大信息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
重点:政务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实施金保、金盾、金税、金土等“金”字工程,建设“数字湖南”基本框架。推进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国土资源、文化体育、专利技术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涵盖自然资源、基础地理和宏观经济等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库。企业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水平。商务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货币、电子采购、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加快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进程,大力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目标: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制造和数字化管理。建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省级电子政务平台,90%的政府部门联网,80%的政府职能上网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