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n 版 (精华区)
刘经南
,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校长。1943年7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该校大地测量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院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副校长等职。
上个世纪80年代,刘经南在国际上首次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三个坐标转换模型的等价性,为一场历时十几年的国际学术争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和同事提出的一种测量理论北国际上称为“武测模型”,使大地测量坐标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刘经南研制出的卫星网与地面网的联合平差软件,不仅解了当时石油勘探部门的燃眉之急,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刘经南是我国首屈一指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权威。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上个世纪90年代,刘经南院士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商品化软件——“GPS卫星定位数据处理综合软件”,目前,该软件已被国内外数百家单位采用,占领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并作为专有技术出口国外。他提出的一种GPS软件设计思想已被国际GPS商用软件开发界广泛接受和采用,他的部分研究成果已成为我国城市GPS测量规范。科学界运用他的“逆推法”,较精确地确立了全国板块运动趋势。他主持完成了国家高精度GPS网的整体平差工程、亚太地区GPS国际会战数据处理及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控制网的设计、施工和数据处理。他主持完成的清江隔河岩大坝形变GPS自动监测系统在1998年抗击长江特大洪水的严峻斗争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