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yjun (大侠&奋战江湖&闭关), 信区: People
标  题: 徐特立 一生刚烈写传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30日14:47:2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徐特立 一生刚烈写传奇
 
国防大学教授 徐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徐特立 
 

    老战士颂

    壮哉徐老,革命荣光。愤世黑暗,以身矫枉。桃李遍天下,最识润之强。己身
长求索,矍铄飘西洋。昔友曹瑛老,诗赞有华章:

    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

    在以往几十年的时间里,徐特立的名字曾令亿万人尊敬。这不仅因为他曾是毛
泽东的老师,而且在于这位老战士本身就有非凡的传奇经历。中共中央在致徐特立
70岁诞辰的信中,称他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

    生平

    ■愤于清政府卖国,竟在演讲时用菜刀砍断自己的手指,蘸着血写了抗

    议书,写完当场晕倒

    ■42岁赴法国勤工俭学,50岁在革命低潮时入党,58岁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
长征队伍中年纪最大者

    ■1966年国庆节上天安门时,他守在电梯旁等毛泽东,想倾诉心中想法

    徐特立,1877年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体味到农民所受的残
酷剥削。9岁时,父兄因愤于不识字受欺压,凑钱让他读私塾。他读了六年书,又
因无钱辍学在家,曾跟随一个和尚学习禅宗。后来他在家劳动,又教私塾。1905年
因清政府废科考办新学,长沙办起师范学校,他考入该校读速成班,毕业后当高小
教员,又应聘长沙周南女校。

    1907年发生清政府向外国屈辱妥协的教案时,徐特立在学校作时事报告,讲到
激愤之处,热泪如倾,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蘸着血写了抗议书,写完
当场晕倒。这一“抽刀断指”的举动,顿时蜚声全省,徐特立也被当时有进步思想
者誉为最有血性的激进人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特立积极参加湖南起义,被推为长沙副议长,翌年又
任省教育司的科长。他一身清正进入官场后,顿觉黑暗无比,不久返回教育界,任
长沙师范学校校长。1919年,国内兴起赴法国勤工俭学热潮,年已42岁的徐特立也
报名前往,成为年纪最大的留学生。在法国四年间,他边做工边学法语,后入巴黎
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回国后,他任长沙第一女师校长,被公认为湖南的教育界名流


    1927年初大革命高潮时,徐特立参加了湖南农民协会并任教育科长,又在左派
掌权的国民党长沙市党部任农工部长。同年夏天,大革命失败,在不少共产党员叛
变脱党时,徐特立却以50岁年龄入党。随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师党代表。部
队失败后,他决定同贺龙一起上山打游击,只是因病未能跟上,被派赴莫斯科入中
山大学。他学通俄语后,系统研究了马列主义,并同吴玉章、瞿秋白共同研究了汉
语拉丁化拼音。

    1930年末,徐特立潜回国内,赴江西根据地,后在中华苏维埃政府任教育部副
部长(部长为瞿秋白)。1934年,他随军长征。一路上,他拄着一根竹杖,扛着防
身用的红缨枪,和大家一同行军。瞿秋白在告别时换给他一匹好马,他却总是让给
伤病员骑。据统计,长征两万里,徐老骑马不过二千里,人称“徐老徐老真是好,
不骑马儿跟马跑”。

    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为他庆祝60岁寿辰。毛泽东写信致贺,称徐老“今后还
将是我的先生”。抗战爆发后,徐特立先到国民党统治区做中共代表,1940年回延
安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此时,他老当益壮,年近
七十还参加了延安青年体育运动会的游泳比赛。1947年,中央为他庆贺70岁诞辰,
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老战士”,朱总司令的题词则是“当今一圣人”。

    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因年老记忆力减退,他自动申请
免职。但是,他仍关心国事———“大跃进”时不表赞成,“文革”开始后又忧心
不已。1966年国庆节上天安门时,他守在电梯旁等毛泽东,想倾诉心中想法。毛主
席远远看见他后,马上打招呼并想走过来,可惜被突然出现的一群高呼“万岁”的
人隔开。徐老此后身体日衰,难以外出,于1968年去世,享年91岁。

    背景 

    ■不管年纪多大,始终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生产力,总站在劳苦人民一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文学家屈原的这句名言,曾是徐特
立和他的学生毛泽东等寻求真理时的座右铭。在中国近代各种思想极其活跃的湖南
,徐特立走过的路途,正是一个贫苦知识分子通向光明进步的人间正道。

    早年的徐特立有着反抗黑暗社会的自发意识,本想皈依佛门,后转为寻求教育
救国。他从教多年,却总自感不足———28岁时入长沙师范速成班;在学界成名后
又赴上海,跟随比自己年轻的老师学习;还去日本考察过学校教育;42岁时索性到
法国留学。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正是他始终能在时代的激流中居于前列的根源。


    徐特立一直同情劳动人民,这又决定了他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取向。湖南农民运
动兴起时,省内学界名流的反应差异极大。已不是农民身份的徐特立却参加了农民
协会,并认为自己“思想整个革了命”。在随后出现“马日事变”的白色恐怖中,
他反而要求加入共产党。他从苦难的故乡走向东瀛、闯过西洋,反复的比较鉴别,
他感到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生产力,最后认定共
产主义是最美好的理想,这就是徐特立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

    故事

    ■为穷学生田汉买了蚊帐,又因给学生打洗脚水轰动长沙学界

    ■斯诺访问陕北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山村学校竟在率先推广符合世界潮流的
拼音化文字

    徐特立在湖南任教二十年,爱学生如子。他任师范校长时,将自己的月薪与校
内主任、庶务等同样定为20元,还经常接济穷学生。

    田汉(我国国歌作词者)入学时买不起蚊帐,徐特立便买了一顶相送。而他却
把自己的家小安排在乡下,以节省开支。逢假日回家,他要步行往返80公里。一次
查夜时,他发现有新生烂脚呻吟,便亲自打水给他洗脚上药。此事传出后,一些教
师认为太失校长“身份”,学生却对他更为敬仰。他到第一师范任课时,支持毛泽
东等学生反对校长专横的活动。毛泽东曾说过,当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
怀中先生(即他后来的岳父),一位是徐老。

    在三十年代艰苦的战争中,徐特立主持根据地教育。为使劳动群众更快地识字
,便将在苏联研究拟定的28个拼音字母推广到教学中。美国记者斯诺访问陕北时,
发现十分落后的山村学校竟率先推广符合世界潮流的拼音化文字,感到极为惊讶,
并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大力歌颂了徐特立的这项事业。解放后拼音字母的确定,
也有徐老的一份功绩。

    ■拒领千块大洋考察费,甘愿在钢铁厂干重活、帮人做饭

    ■主持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两年,只花过5块钱招待费

    ■因衣着简朴,被张治中的门卫轰走

    徐特立一生勤俭,追求理想而从不为口腹折腰。赴法国后,他积极支持学生组
织反对中法反动派的活动。国内军阀政府为了笼络他,通过使馆告之可给一个“赴
法考察”的名义,每年有1000块大洋的薪俸。徐特立对此嗤之以鼻,仍在钢铁厂勤
工俭学,干重活有困难便给同学做饭。

    1937年抗战爆发后,徐特立以八路军驻湘代表身份从延安返回长沙,一时城内
轰动,每日前来拜访探望者数以百计,其中不少还是亲朋故旧。徐特立热情地向他
们宣传党的政策,终日长谈,不过为节省办公经费,只招待茶水而从不请人吃饭。
两年后他离开长沙时统计,只是会见法国记者时请过一顿便饭,共花了5块钱招待
费。当时,长沙城内国民党高官衣装笔挺,出入乘车。徐特立却终日身穿八路军粗
布军装,撑一把雨伞,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识者多以为是军中老伙夫。

    一次,省主席张治中约谈,徐特立走到省政府门口,门卫拦住说:“今天张主
席会见八路军代表,别人免进。”徐特立称自己便是,门卫打量了一番,全然不信
,竟把他轰走。张治中久等不至,派人再去八路军办事处相请,得知原委后,对比
国共两党作风,对共产党更为钦佩。

    解放后,徐老始终保持勤俭的作风。他终生不抽烟不喝酒,直到晚年每天只泡
一杯清茶,喝到深夜不许换茶叶。他只有一双皮鞋、一套呢制服,而且是在外出活
动时才穿。  

 
《北京青年报》 2001年5月08日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