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yjun (大侠&奋战江湖&闭关), 信区: People
标 题: 杨开慧 无愧于骄杨之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30日14:39:4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杨开慧 无愧于骄杨之称
国防大学教授 徐焰
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
杨开慧赋诗
“念兹远行人”
有革命老人曾道是:杨开慧亦愿赋诗作词,惜岁月动荡,难以留存。隐蔽于板
仓老家时,1928年10月曾写《偶感》诗一首,五十多年后修缮故居时才得发现。诗
中虽有别字漏字(特用括号标出),对丈夫的思念却凝聚纸上: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杨开慧
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
动的伴侣,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更为人们传颂。
生平
■13岁时结识了“板仓杨”宅中的得意门生;17岁时与毛泽东在紫禁城外的护
城河边漫步;19岁时以不举 行婚礼的新方式与毛泽东结合
■以党龄而论,她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被军阀何键杀害时只有29岁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思想先进,她虽女
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7岁即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
亲从欧洲留学归来后,全家在长沙城内定居。翌年杨开慧便结识了毛泽东。
杨开慧之父杨昌济留学日本、英国,10年后回到长沙任教授,闻名三湘。他那
在门上用隶书镌刻着“板仓杨”三个大字的寓所,总引来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教,
第一师范的学生毛泽东也于1914年跨入此宅。对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
杨昌济认为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1918年夏,杨昌济应
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并经恩师介绍,在北
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
杨开慧 ”。
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
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
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回湖
南,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湘福女中。同年末,她与毛泽东结婚,取消了坐轿、
婚礼,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返湘后,杨开慧便于秋季入了党。以党龄而
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
份是自修大学的主办者,杨开慧则担任学联干事,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
1923年,毛泽东赴沪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翌年,杨开慧也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
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不久,她随毛泽东返湘,
又随同去广州、武汉。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
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毛泽东早期的一些著作也凝集着杨开慧的心血。
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政府反共,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郊外的老家。她曾
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
不通,三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
息,既受鼓舞又牵挂。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派人搜捕到。她带着
毛岸英坐牢,坚贞不屈,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背景
■据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文静、贤惠,却是一位思想非常解放的
女性,在湘福女中,她是唯一剪短发的学生
据当年到过毛泽东家的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是位很文静、贤惠的
女子,见到外人言语也不多。但从她留下的信稿和表现看,其内心世界非常丰富,
意志也异常坚强。
在20世纪20年代,杨开慧堪称社会上少有的蔑视封建习俗的思想解放的女性。
这不仅体现为自由恋爱、不举行婚礼便组成家庭,更重要的在于她跟随毛泽东走上
革命道路,在共产党正式建立的几个月后便加入。她不惜牺牲,也不仅是忠于爱情
,更主要体现为信仰坚定。
在社会传统观念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户人家不让女孩抛头露面的环境
中,杨开慧所走的道路,与其家庭和外来新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她父亲杨昌济在
国外留学时,就来信嘱咐一定要送开慧上学,使她成为“新政”后长沙创办的初级
小学中的第一批女生。
杨开慧到北京时,又遇到“五四”运动的开展,父亲的教诲和环境影响,使杨
开慧有了许多新思想。她到长沙上教会办的湘福女中时,是全校唯一剪短发的学生
,校方认为这是“过激派”的象征,限令其三月内蓄起发来,杨开慧则坚持剪发是
自己的自由。
思想如此解放的女子,同毛泽东交往才有许多共同语言。从政治角度上讲,这
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女性,确实无愧于“骄杨”之称!
故事
■两人返湘后,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
毛泽东向她的嫂子表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
■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在夫妻
间产生“误会”时,毛泽东写下“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杨开慧选择爱人是非常认真的。据她说,看到毛泽东的许多信“表示他的爱意
”,才表示同意。1920年两人返湘后,毛泽东对杨开慧仍一往情深。不过,“风华
正茂”的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她当时的嫂
子、杨开智的妻子李一纯(后又嫁过李立三、蔡和森),直接去向毛泽东挑明杨开
慧的心思。毛泽东则说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据李淑一回忆,杨开慧随即收到
毛泽东一首抒情的《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
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
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不久,二人结婚。1922年,杨开慧生下第一个儿子毛岸英。翌年,毛泽东离湘
到上海工作,把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
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一时不大好受,夫妻间也产生了毛泽东所
讲的“误会”。在婚后第一次离别时,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致妻子的词《贺新郎》,
说明“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并期待“重比翼,和云翥”。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时,先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
三个孩子。8月16日,他又在杨开慧陪伴下潜入长沙,住进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挂着
“板仓杨”匾额的房子。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
。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
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
医生)。这次话别,就成为这对夫妇的永诀!
■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30年夏,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月间不幸被捕。
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
水泼醒。她回到牢房,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抱在一起,告诉他父亲一定回来打“坏
人”。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
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
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
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
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
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
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
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
《北京青年报》 2001年5月22日
--
╭╮ 枪扎一条线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v: 202.118.235.4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