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s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werWang (认真吃饭,认真睡觉,认真学习), 信区: Jiangsu
标  题: 镇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28 19:25:18 2004), 转信

    【城市性质】通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和论证,镇江市因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经江苏省政府批准,镇江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1978年,镇江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镇江口岸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6年底,镇江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5年,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1998年、1999年连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1994年、1996年、1999年连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行政区划】2000年末,全市共有99个乡镇(街道),其中街道办事处10个,乡8个,镇81个。丹阳市辖29个镇;丹徒区(原丹徒县)辖16个镇、1个乡;句容市辖19个镇、3个乡;扬中市辖11个镇;京口区辖2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润州区辖3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镇江新区有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
  滨江低地和江心沙洲系近代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的,江心沙洲自西向东有世业洲·征润洲·新民洲·江心洲·高桥洲和扬中4洲(雷公嘴·太平洲·西沙·中心洲)。
  【交通】镇江临江近海,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镇江为国家级水路主枢纽和省级公路主枢纽城市。世界闻名的“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沪宁二级公路穿市而过。镇江养护公路总里程1792公里。104、312国道和101、218、222、224、321省道构成镇江与外省、市连接的公路网络。镇江市区距南京机场和常州机场均为60公里。镇江港是全国主枢纽港之一,岸线长65公里。高资港、大港、扬中港构成镇江港口群体。200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2996万吨。镇江——大港地方铁路把水上主通道和铁路大动脉、大港港区和市区联为一体。扬中长江大桥与扬中北渡一起,构成长江南北又一通道。全市现有航道72条、640公里,其中干线航道12条、232公里。苏南运河镇江段42.6公里,是全国第一条内河四级标准样板航道,可常年通行500吨级船队。镇江口岸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商检、卫检、动植检等查验机构齐全。
  【人口】 2000年末,全市人口266.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其中市区62.54万人。非农业人口100.86万人,占总人口37.83%,比上年增加1.36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例男性略大于女性,男性135.46万人,女性131.21万人,分别占50.8%和49.2%。市区与三县(市)人口性别比例(女=100),市区为107.04,丹徒区、丹阳市、句容市与扬中市分别为100.28、100.40、106.94和99.06。 全市家庭户数由上年94.57万户增加到95.82万户,净增加1.25万户,其中市区22.18万户,比上年21.71万户增加0.47万户。户均人数仍以三口之家为主。全市人口出生数有所下降,出生率亦相应趋缓,全市人口出生数23.99人,其中男性11928人,女性11271人,人口出生率由上年8.83‰趋缓为8.70‰,市区与扬中市人口出生率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区为9.84‰,扬中市为12.26‰,丹徒区、丹阳市与句容市人口出生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6.84‰、8.43‰和7.36‰。全市人口死亡数比上年上升,由上年16033人上升为21043人,人口死亡率7.89‰。比上年高1.86个千分点,市区与句容市人口死亡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6.55‰与7.18‰;丹徒区、丹阳市与扬中市偏高,分别为8.21‰、9.27‰与8.02‰。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由上年2.50‰下降为0.8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全市迁入人口较大幅度上升。2000年全市迁入人口88400人,其中省内迁入人口数74287人,占迁入人口总数84%;省外迁入人口数14113人,占迁入人口总数16%。2000年全市迁出人口81888人,其中迁往省内人口数70921人,占迁出人口总数86.60%,迁往省外人口数10967人,占迁出人口总数13.40%。2000年迁入人口总数略高于迁出人口总数,在全市迁入迁出人口中,以市区与丹阳市为主。
  【民族】 根据2000年11月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有回、蒙古、满、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壮、侗、白、黎、高山、锡伯等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1.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0.54%。
  【方言】 镇江话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位于北方方言与吴方言两大方言的结合部,大致以谏壁为东界、丹徒区上党为南界。古代的镇江话属吴方言,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交通等原因,导致方言属性的变化。镇江话虽属北方方言范畴,但构成复杂,其中既有吴方言的遗痕,又有旗腔(类似京腔)的影响。一江之隔的扬州,对镇江话影响很大。与普通话相比,镇江话没有全浊声母和舌尖后音声母;鼻化元音介于前鼻音韵与元音韵母之间,in、ing,en、eng,n、l不分;有入声调。词汇中保留着丰富的吴方言词。句容、丹徒、扬中的方言类似镇江话,虽构成复杂,但均属北方方言系统。 大港以东、宝堰以南、句容傍茅山一线及至丹阳市西部的语言自西向东渐次出现吴方言特点。多文白异读,说话音接近吴语,读书音接近官话;全浊声母消失,舌面声母多,没有舌尖后音声母;单元音韵母多;读书音4个声调,说话音6个声调。丹阳东部则进入吴语区。
  【风景名胜】镇江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市区沿江自西向东镶嵌着金山、北固山、焦山,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寺裹山”的金山以绮丽著称,“山裹寺”的焦山以雄秀闻名,北固山以险峻称雄。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连绵,古木幽深,昭明太子读书台、文苑、增华阁、赵伯先墓等点缀其中。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彭公山方解石晶洞。东部有大型旅游景点21世纪乐园、宝塔山公园。中部有伯先公园、河滨公园、西津渡古街、梦溪园和长达5公里的古运河风光带,有保存完好的汉末城堡铁瓮城遗址,句容有以佛教“律宗第一山”和“宝华玉兰”著称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集江南名山、道教胜地、革命根据地于一体的茅山风景名胜区。丹徒有 山风景名胜区,山上有“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镇江的宗教活动在全国乃至东亚及东南亚有广泛影响。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茅山道院均为全国重点寺庙道观。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林中有“大字之祖”瘗鹤铭以及苏轼、黄庭坚、米芾、陆游等书法大家的碑刻和摩崖石刻;南朝陵墓石刻存有齐梁两代帝王归葬丹阳故里的陵墓11处26件,葬于句容的1处4件,是南朝石刻瑰宝。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遗址、昭关石塔、相传为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誉为“江南第一钟”的唐中和铜钟、古代建筑奇葩隆昌寺无梁寺殿和铜殿、宋抗金名将宗泽墓、 山炮台遗址等。还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
  【历代名人】 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寻幽探胜,寄情抒怀,其中有李白、杜牧、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才士名贤,在此耕耘风雅,播种斯文。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成为千古绝响,流风遗韵,至今袅袅不断。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杜牧的“青苔寺里无马(鸟)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范仲淹的“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萨都剌的“野人一过竹林寺,无数竹林生白烟”,冷士嵋的“槛外晴川甘露寺,窗前秋水玉 峰”,是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有声画、无声诗。东晋中原鸿儒显宦纷纷南下,移居京口者众多,或完成大业,或著书立说,著名的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寄奴),撰有《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著有《晋书》的臧荣绪,选编《玉台新咏》、诗文与瘐信齐名的除陵,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北宋移居镇江的有:著有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括,制造世界上最早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家苏颂,书画家米芾,抗金名将宗泽。明清两代镇江名人有: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杨一清,主持编修《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张玉书。近代以来有:著有《铁云藏龟》、《老残游记》的刘鹗,著有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马建忠,历史学家柳诒徵,飞机制造专家巴玉藻,华生电扇发明者杨济川,世界语运动开创者之一的符恼武,金融家陈光甫,桥梁专家茅以升。此外,丹阳为三国吴大帝孙权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萧衍故里,近代有爱国老人马相伯、美术家吕凤子,当代有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丹徒有辛亥革命广州起义总指挥、被南京临时政府追授为上将军的赵声,有辛亥革命著名将领李竟成、解朝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丹徒籍5人,有爱国民主人士冷御秋、诗人闻捷;句容有被誉为医药鼻祖的葛玄,晋朝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和医学家葛洪,南朝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陶弘景。
  【市树、市花】 市树:广玉兰。1985年3月,市一(八)届人大第3次会议决定广玉兰为市树。 市花:杜鹃花。1985年2月,市一(八)届人大常务会第12次会议决定腊梅为市花。1994年11月,市三(大)届人大常务会第13次会议重新决定杜鹃花为市花。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