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s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werWang (Paper & Water), 信区: Jiangsu
标  题: 江苏发展的另类思考(十六)——南京突围(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3 14:31:14 2005), 转信

江苏发展的另类思考(十六) 
——南京突围(4):文化制造与抢夺先机 


“先飞”产生的优势即使不能持久,也会占尽先机。笨鸟先飞的温州造就了遍地老板的深 
化,靓女先嫁的苏州谱写出GDP迅速膨胀地篇章,便是证明。抢占先机在于敢出人头地,用 
通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思想解放、敢于争先。一个时代总有人会发现下一个时代的机遇。 


成名的机会时时在,发财的机遇处处有,关键在于如何慧眼识珠。让所有人一眼望穿的契 
机就不再是契机,即便还有油水可捞,也不可能成就暴发户似的梦想,不管声名还是财富 
上都是如此。 

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全国中心性城市,必须拥有“我有他无,他有我精”的杀手锏。屈居亚 
军之下,或人云亦云,永远只会被冠军的嚣张和前行者的跋扈压制,而难以被人深刻记忆 
。南京,不能处处抱着“宁做鸡头,不做牛尾”的迂谬,但也不能在一些自己拥有雄厚基 
础的地方勇于出击,当仁不让。否则,一味的平庸、趋同、跟风,即使不是“烂”京,也 
会有太多的“难”经要念诵。 

终于认同了文化是产业,文化的生产力在于其自身的经营而非是政府刻意地用金钱去支撑 
,那是烧钱,太没有意义。“南京不是一座称职的政治中枢,却是一座优异的文化都会。 
”被扶植起来的傀儡和手把手辅导出来的学子不可能成就优异。真正的领先是只能自己的 
茁壮成长。扶不起的阿斗终究要浮不起而乐不思蜀。 

文化的积淀如同一个贵族,是难以速成的。刻意塑造的文化景观,即使惟妙惟肖也未必能 
够活灵活现。但文化的产业化,大规模同质化的复制、艺术品的工业化生产,却可以短期 
内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诱惑力,在这个过程不仅会有物质上的实惠,而且将有虚荣的区域 
自豪感的满足。这个典型是韩国的影视、卡通、游戏。正如军事化的体育训练可以在竞技 
上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东西方体质上的差异。短期的速成对于宏扬 
文化、传载文明来说是急于求成最终必会欲速则不达,但对于文化工业,却是可行的。文 
化工业的繁荣反过来必然会带动文化事业的昌盛。韩流滚滚走向世界的过程于是也是韩国 
文化和文明彻底脱胎换骨的年代。韩国的经济奠定了基础,体育的强盛壮大了信心,文化 
工业的壮大和文化的传播则使东亚出现了中、日、韩三足鼎立,从而彻底打破了东亚地区 
原本存在多年的中日两极的格局。 

对于中国,这是威胁。而对于南京,这更多的是经验的缘起和模仿的起源。文化不像工业 
更不像农业。文化服务业可以遍地开花,而文化制造业则需要适当集中。美国的电影基本 
上只是好莱坞制造。好莱坞对于洛杉叽就像华尔街对于纽约,硅谷对于大旧金山,白宫对 
于华盛顿。没有好莱坞,洛杉叽就会泄气。北京有天安门、上海有陆家嘴,杭州有西湖, 
那么南京难道只能有中山陵?天安门是政治中心的象征,陆家嘴是金贸中心的标志,西湖 
构筑着独特的旅游文化,他们都面向未来。而中山陵记录的只是过去,回忆的只是虚荣, 
随着台海对面的愈行愈远几乎已经不再指向未来纯粹经济上的争抢当然不能放弃,但别具 
一格的构建走出去的名片,为何不想想运用文化制造业的快捷和速效。在没有文物的海岸 

建造悉尼歌剧院,失去的远远少于得到的,而在布满历史沧桑的长安街建造坟墓般的国家 
大剧院,在失去了多少后得到了几何?江苏大剧院在明故宫的遗址上,尽管后者死了却该 
活的,而前者在了却该死的。 

指望全国各地都搞文化制造业,那是小农思想的残余,贻害无法穷尽。文化制造业必须集 
中。目前而言,京、沪、穗、深等地文化制造的基础的确好于南京,但先跑者未必会领先 
到底,因为耐力和体力;能跑者未必先到,比如龟兔赛跑。抢先一步,会事半功倍。因为 
上海,华东的南京难以再有陆家嘴;因为北京,属于中国的南京不可能再有天安门。哈佛 
不在华盛顿没有同样出现在中国,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最好的大学在政治中心。文化事业 
的大本营和最顶尖部门也不可能在北京之外。但只要用心,奇迹总会发生,文化工业的最 
重要制造业基地却可以不在北京。南京有一个机遇,此时不仅要醒得早而且要起得快。… 
… 

我们在今天保护京戏的同时却忽略了当年徽班进京的自负盈亏,由小到大。今天,电影、 
电视、漫画、游戏、出版,只要有人爱好、有人需要,炮制就可以生存,稍稍高明的制造 
就会得到吹捧。而以前缺乏的只是机制和环境的过于压抑。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启 
动,坐等靠,结果只会怨天尤人。先行一步将有无限先机,脱颖而出或许就指日可待。 


作为东亚文化西化的先锋,香港必有先机;可是回归中华,肩负更多的发扬中华文化的使 
命,则顿显底气不足,于是,香港影视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在这个期间与之鲜明对比的 
是韩国文化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而这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个 
国家分野依然如此显目的今天,没有民族情感是不可能的。 

只有文化产业的文化显然不是良性的文化;同样,只有文化制造业的文化产业也不可能持 
续地发展下去。反过来,文化制造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兴盛的标志,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 
的动力和支撑。 

作为中国最优异的文化都会,南京有肩负宏扬中国文化的重任,而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 
重视南京的灿烂对男竟整个城市文明的进步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北京太接近政治, 
拥有着说教气势明显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上海、广州商业氛围过而不及,西安、武汉、 
成都远离经济的中心,深圳也因年轻而缺乏与这个泱泱大国应有的悠久底蕴;而曾经作出 
不菲业绩的香港由于特别的因素毕竟还是与主流中国若即若离。南京又一次拥有着潜质。 
但一次次从基础角度的评析却难以使现实循道而下,南京能否真正成为中国文化商品制造 
的大本营,取决的不仅仅是地方也是中央,不单单是南京也是江苏。尽管希望极大,但依 
然任重道远。 

民营经济,江苏醒晚一步,落后已难以弥补,无辜也无处申诉。文化制造,江苏倘若再错 
失良机,落魄与怨愤将不由自主地压垮人杰地灵的虚荣。 

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的强盛是文明生命力的标志。但要真正的繁荣,必须尽量减少政府 
斧凿的的痕迹。把振兴民族作为企业可见的责任太过于沉重,也不是它们应尽的本分。通 
常来说,在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下,能够为企业带来滚滚迩来的利润的行为必定会利于民 
族文化的振兴。 

老板是为了赚钱,企业是为了壮大,真正的高明却只能体现于政府。放水养鱼,企业是鱼 
,尽管有些鱼有净化水源之奇效却还是决定不了最终的水质。放什么样的水,这是政府的 
责职。在个私经济的发展上,江苏在营造氛围,政策开明方面已输给了浙江、福建和广东 
,于是更希望在文化制造的兴盛上江苏能胜过北京、上海和广州,而在这个过程中,南京 
的责任不可推卸。 

如果南京有好莱坞、流氓兔、F4、传奇、武侠电影等任何一个成功的范例,南京就有希望 
;如果能幸运地占有二、三,前景就不可限量。着眼文化制造,成为制造文化、引领时尚 
的中心,走出去就已经自然完成,其后源源不断的资源也会不请自来的涌入南京。省内的 
整合难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迎刃而解。这已经不是“紧迫”而字可以形容了。 

(待续) 

草于11月13日,录入于11月18日 


--
http://bbs.hit.edu.cn/bbscon.php?board=Pic_Talk&id=30251&ap=299.jpg

                                  江苏版欢迎您的光临!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24.20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