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anx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Shaanxi
标  题: [范文]陕西民间艺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16 13:38:16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防震抗旱两手抓→请节约喝水(), 信区: Board
标  题: [范文]陕西民间艺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30 18:24:36 2005), 转信

陕西民间艺术 
秦腔 眉户 碗碗腔 陕西锣鼓 陕北秧歌 

皮影 陕西剪纸 面花 凤翔民间彩绘泥塑

陕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种类繁多,秦腔、秧歌、民间锣鼓、皮影、泥塑等闻名国内外。它们与陕西久远的历史人文组成了陕西旅游独具魅力的特色。

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对京剧、豫剧、晋剧等影响颇大,唱腔高亢激昂,粗犷豪放。保留剧目700多个,其中《五典坡》、《周仁回府》、《三滴血》等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眉户

流行于眉县、户县一带,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深受群众喜爱。代表剧目有《十二把镰刀》、《梁秋燕》。民间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说法。


碗碗腔

碗碗腔流行于魏北大荔县、合阳县一带。音乐优美,唱腔细腻,多用来演唱爱情之类的“文戏”。伴奏乐器以碗碗、月琴为主。代表剧目有《春秋配》、《蝴蝶媒》等。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节奏明快、粗犷雄劲,表演气氛热烈,场面壮观。陕西锣鼓又分为多种,其中陕北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咸阳牛拉鼓最为有名。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红火热闹,广为流行,也叫“扭秧歌”。党中央在延安时,秧歌成为大型群众性娱乐、欢庆、宣传的主要形式。 


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子”,系用上好驴皮或牛皮精心雕刻生动人物,动物等侧影由人操作并配音的一种民间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鼎盛于唐代。《海阳竹枝词》中有描写皮影的诗:“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陕西皮影造型优美,具有收藏价值。

陕西剪纸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一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花、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配饰花、神龛贴花等。陕西剪纸大都出至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柔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


面花

面花制作流行于陕西关中和延安,农民称为“花馍”。有婚寿礼花馍、丧葬祭奠花馍、婴儿满月花馍、节日陈设花馍、等。花馍造型栩栩如生,形象可爱,加之施上红、绿、黄等鲜艳的食色点缀,既是观赏的艺术品,又是食用的面制品。


--
x=哈市至少停水三天
I(x)= ? bit
y=哈市发生地震
I(y)= ? bit
z=x+y
I(z)= ? TB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