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济宁]《孔家的世俗生活》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3:47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济宁]《孔家的世俗生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33:37 2004), 站内信件



  这是在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里,保存的一套极为珍贵、完整的满汉全席餐具
。餐具的总数为404件,倘若将这些餐具装满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据说可供20个人吃上三
天三夜。而想要做上一顿上好的满汉全席,即使是在孔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到
底是什么人?才能吃上这顿丰盛的大餐呢? 

  在这份《衍圣公府档案》里我们看到,只有皇帝驾到或是朝廷有圣旨下来,以及有重
大节日的时候,孔府的菜单上才列有满汉全席的菜谱。 

  孔府的这套满汉全席餐具,是清朝乾隆皇帝到曲阜来祭祀孔子的时候,赐给孔府的。
而此时的孔府也似乎是在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达到了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的
孔府仅土地就有一百多万亩,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中等城市,这些土地分别分布在山东、河
南、河北、江苏、安徽等五个省。 

  那么一个世代相传儒家思想的圣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呢? 

  公元前479年,几乎已是贫困潦倒的孔子,带着他的满腹经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不知
这位圣人是否会想到,他留下的一大堆在当时来说并不被人看好的儒家思想,却为他的后
裔子孙,换来了上千年的荣华富贵,和这些辉煌的古代建筑。 

  采访: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旧中国是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统治广大人民的重要的是地主阶
级,可孔府不是一般地主,而是贵族地主,就是和政治结合有密切的地主,也就是有政治
特权的地主,这种地主在旧中国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上通皇帝,中通官府,下面有广大的
土地做后盾,所以它的力量特别强。” 

  在这张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出,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清朝的乾隆皇帝为止,在1700多
年的时间,先后有12位皇帝,共计19次来到曲阜祭拜孔子。 

  那么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每次到孔府的时候,会是空手而来的吗? 

  在孔府档案中我们看到,大多数的皇帝在祭祀孔子的时候,都要赐封给孔府一定数量
的土地,他们有的赐封几十顷,有的上百顷,而明朝皇帝朱元璋一次就赐封了两千公顷。
所以孔府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由此而来,这部分土地被叫做祭田。 

  孔府的另一部分土地为学田。因为从孔子开始,以后他所有的嫡长孙,都把办教育,
传授儒家文化当作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那些到孔府来求教的学者和弟子每年都要为孔府
留下大量的土地,以此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还有一部分土地是由孔府里一代又一代的夫人们,从娘家陪嫁所带来的,这些土地被
称作“脂粉田”。再有就是孔府自己多年所购置的私产田。 

  那么孔府又将这些土地的收入用来做什么的呢? 

  孔府的主要任务是祭祀孔子。每年孔子生日的这一天,孔府都要举办祭祀活动。活动
大都是由衍圣公亲自主持,而到场的人员主要有皇帝,或由皇帝指派的钦差大臣和各地方
官员,以及儒家学派的长者等,祭孔的场面在当时说是相当的隆重、壮观。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因为过去历史上祭祀活动太频繁了,每年的春夏秋冬有四大丁祭,还有四中丁祭,
二十四节气祭,还有初一,十五祭,还有一些特殊的祭日,这是在孔庙的,在孔子家族内
部,祭祀也很多,他的上五代的祖先,包括男性的,女性的,长辈去世的日子,诞辰的日
子也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所以在孔府里面,你要翻它档案,你看它日常开支,祭祀是很大
一项。” 

  据专家估算,孔府一年四季各种祭祀孔子的活动,就要花掉孔府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那么剩下的银子,又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从空中俯瞰,孔府孔庙彼此相连、规模庞大。据史料记载,孔府的占地面积为16万平
方米,各种房屋共计463间。 

  在这样大的空间里,据说各种佣人就达一千多人。他们伺候着衍圣公一家人的生活,
而这个家庭通常不超过十个人。 

  衍圣公是宋朝皇帝宋仁宗赐封给孔子第46代嫡长孙孔宗愿的称号,此后孔子的历代嫡
长孙,都被封为衍圣公。 

  由于孔府不是一般的家庭,所以它的内部生活开支便是繁杂多样,这里除了有婚丧嫁
娶,修善家谱,听歌看戏,养生保健,以及给佣人的各种赏钱等。其中孔府里女人们的开
支是最少不了的。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孔府这些女士们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也结成了一个社会,经常也进行诗歌创
作的活动,进行一些诗酒会友的活动,但是毕竟来说,这种活动还是比较少,在封建社会
当中也是不方便的,所以这些在内宅的女士们,生活是比较清闲的,在这生活清闲中他们
要进行消遣,养些狗,猫,这些都有记载,孔府档案中有记载,那些养鸟费用开支很高,
鸟比人的生活都高,折合起当时的标准来说,从档案当中都能算得出来。” 

  那么在孔府里里饲养一只宠物的开销到底有多少呢?在1928年正月二十八的孔府档案
里是这样记载的: 

  男仆项顺给小狗洗澡,开支毛巾,肥皂,百步等支钱一千二百文。又在二月初一日,
男仆周学喂鸟食支十三千六百八十文。在二月初二日喂猫用盆子支二百文。 

  在这份档案中,我们还看到喂猫的食物是鱼,喂狗的食物是猪肝,喂画眉鸟的食物是
鸡蛋、苏子、绿豆、牛肉等。 

  据说孔府里饲养一只鸟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户农民家庭五口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而衍圣公在应付处理孔府里的一些较大的事情的时候,他的场面和气派就更要讲究多
了。 

  这是衍圣公外出时所使用的轿子,从这被装饰的如此华丽的外表上,我们可以猜想到
当年这顶轿子的价值,也绝不亚于今天市面上最好的一辆顶级轿车。 

  因此可以看出,孔府主人除了将全年土地收入的四分之一用做祭祀孔子之外,剩下的
四分之三,几乎全部用于庞大的孔府内务和奢侈的贵族生活。 

  据说孔府在一年里的全部消费,要相当于当时一个富裕的地方知县的全年收入。而孔
府的这种消费方式也是由它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另外从孔家的各种习俗,它所提倡的,它所要求的,大量都跟文化有关,所以曲阜、
甚至于山东人民都说,传统文化底子比较厚,这个跟孔子还是有些关系的。 

  在孔府的内宅门后,有一幅图画,画面上的动物叫“贪”,传说“贪”的脚下和周围
全是宝物,可它还是不满足,仍然张着血盆大口,竟然想把太阳吞掉。因此在过去一般的
官宦人家,通常都将这幅画挂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以此来嘱咐自己,一定要做个廉洁奉
公的清官,切不可象“贪” 那样,贪得无厌。而孔家也用这幅画作为警钟,以此来告诫家
人。 

  这是孔府由大堂通向二堂的过廊,孔府里的人将在两侧摆放的木椅,叫做“阁老凳”
。 

  明朝的时候,那个曾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第64代衍圣公的当朝权臣严嵩,因故被皇帝
弹劾,于是严嵩来到了孔府想找衍圣公为自己在皇帝面前求情。他坐在这张椅子上等了好
久,结果衍圣公不愿与他见面,此时既无权也无势的严嵩只好怏怏而回。“阁老凳”的名
字由此而来。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但是严嵩当时被参倒以后,他也没有能力为他去游说解说,因为衍圣公平常是在家
的,不是到北京去的,而且对于政治的斗争漩涡,他尽量想离得更远一点,他也不想卷入
到这里面去。” 

  那么孔府为什么在治家方面表现的如此严厉呢?因为这是皇帝专门分配给衍圣公的一
项任务,他要求衍圣公必须管好孔氏家族内部的事情,以便向世人标榜,铭示这个圣人之
家。 

  
 
  
  据孔子的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回忆说,当年她们姐弟三人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
用于学习。她们每天早晨起床,由乳妈照料洗漱完毕,就要到书房去“读早书”。8点钟才
能和老师在书房里一起吃早饭,然后继续读书。中午回内宅和家人一起吃午饭,饭后还要
到书房读书。下午五、六点钟吃晚饭,小息之后,再点上油灯,上晚课,直到晚上十点钟
,才能回到自己这张温馨的小床上。 

  2003年7月29日,我们在北戴河见到了正在这里疗养的孔德懋女士,这一天是她87岁的
生日。孔德懋是孔府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姐姐。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
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采访: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 孔德懋 

  “我们三个人有一个长桌子,就坐在那,老师坐在一头,一块念书写字,念完了以后
,必须第二天得背,站到老师那里背冲前背,背不上来就打手板,有那么一个木头板,打
得也是不疼,反正是我弟弟和我姐姐,我们三个人都一样的对待。” 

  孔府在对小主人教育方面的要求是严厉的,但在对主人的生活方面,似乎是更过于严
厉,因为孔家最讲究的还有一条,那就是男女授受不亲。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在过去孔府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因为前面是官衙,后面就是内宅,就是家属居住的
地方,所以在这边,乾隆时期值班的人就有三十四个,分成上下两班他们谁也不能随便进
去的,这边挂着衍圣公的手谕,写着擅入内宅定予以严惩不贷,但是挑水都是男性,他不
能进去,好,就在这边修一个石槽,挑水工来把水倒在这里面,水就流进去了,里边有个
缸,它能接水的。” 

  据说到了清朝晚期,孔府内宅的管理也开始慢慢的有些宽松了。 

  尽管如此孔府里的生活,还是让那些回到内宅里的主人,常常感到有些乏味、孤独。
 

  在《孔府档案选》一书中,摘抄的第75代衍圣公孔祥珂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已巳(1869年11月) 

  十九,半晴。早签押进席、饭于枣槐轩。晚隶吕兴旺等来禀(辞)未见,即去。门房
进席,饭后无事。 

  二十,阴,大风。书房进席。早饭于枣槐轩。终日未出门。晚修绠来,即去。跟班进
席。饭于枣槐轩。 

  主持人:从衍圣公这个日记里边看,我觉得这个衍圣公平时的这种日常生活,过的应该
还是很平静的,而且甚至让人感到有一点闷闷不乐的那种感觉,我想这是否只是衍圣公生
活的一个侧面吧。应该不会只是这样 。 

  骆教授:最近我一本书里,引了一点材料。衍圣公闷闷不乐,这只是其中之一。衍圣
公是一个大人物啊。他有好多种事要办。每年进京,向皇帝祝寿,给皇帝报告工作吧。京
师的皇宫大臣进行应酬往来,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各种各样的联络。就一个跟皇帝的关系
来说吧,那确实是不简单呀。历代皇帝重用他,他尊重历代皇帝,清朝初年,要想稳定统
治怎么办呢?最主要的办法,叫汉族地主跟他联合在一块,进行统治。于是康熙他就悟到
这个道理了,得尊孔,得尊孔。所以康熙二十三年专门到曲阜朝圣,亲笔写了“万事师表
”四个大字。从这以后是开了先河。他孙子乾隆帝八次朝圣啊。 

  主持人: 这样来看,孔府可以说和历代帝王的关系都是非常的密切。 

  骆教授:那是的,相互利用。 

  孔府不但与历代王朝统治者之间有着关系往来,而且还与一些当朝的权臣、甚至是皇
帝家族也有着不解之缘。 

  公元1504年明朝的内阁辅臣,李东阳受皇帝指派来监工孔庙的修善工程,李东阳是孔
庙的设计人,他在孔庙的施工过程中,就看中了这个天下闻名的大户人家。于是,这位内
阁大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孔家,坐上了第六十二代衍圣公一品夫人的宝位。攀上了“
圣人之门”后,李东阳做官的位置又先后五次被提升。后来,掌握着明朝实权的大臣严嵩
,又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第六十四代衍圣公作为一品夫人。 

  而陪葬在这座坟墓里的于氏夫人,据说就是清朝皇帝乾隆的女儿,但这种说法尚有争
议。 

  采访: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在孔府里,孔府档案里面,曾经明确记载着,72代孔宪培,名养元,字笃斋,高宗
以子妻之,高宗乾隆皇帝,子就是女公子,妻就是娶给他。” 

  采访: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因为孔家的族人们,衍圣公发动孔氏族人给皇帝上书,就说于氏用娘家人管理孔府
的事务,这皇帝恼火了,在奏折上就说,以于家人干孔家事,你于姓人来干预孔家人的事
务,实属不当,不合理,着将于氏交于婆母程氏严加管教,把于氏交给她婆婆程氏言家管
教,你想如果是乾隆皇帝的女儿,皇帝绝对不会下这么一个指示。”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这位于氏夫人到底是谁的女儿,但从这些夫人的娘家地位来看
,处于明、清这一时期的衍圣公的婚姻,已与权势和政治连在一起了。 

  因此孔子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婚礼场面更是盛世空前。婚礼是在1936年12月16日举
行的,虽说那天下了点小雨,但当人们将这位出自状元之门的新娘子的红盖头一揭开的时
候,所有在场的人几乎才明白什么是国色天香! 

  据说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也要亲临致贺,但因在此前四天发生了“西安事变”,
因此蒋介石未能到场。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长孙,在他出生仅一百天的日子里,就世袭了衍圣公的爵位,
1935年受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委令,改任为奉祀官。如今这位老人已年过八旬,在台湾继续
从事着讲学事业。 

  采访: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 孔德懋 

  “从到了台湾以后,他就到台大教书,教什么呢,教礼仪,他现在有一个班,一些学
生,专门学他的讲礼,说这个礼特别好,他一直到现在都83了,他还要上课,一礼拜两节
课。” 

  从孔子到孔德成,这中间总共相传了七十七代,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作为一个世袭
家族,孔家的每一代掌门人,可以说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今天孔府内的主人虽早已不在,但那些叶落归根的孔氏家族的先人们,却使得这片世
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千百年来始终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