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济宁]《汉王朝的绝唱》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3:57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济宁]《汉王朝的绝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34:12 2004), 站内信件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作为孔孟之乡的济宁,文化盛极一时,这在济宁地区现存的大量
汉代的文物就可看出。而当深埋在泥土中近两千年的汉画像石露出地面的时候,人们发现
,这些石头仿佛就是时间的隧道,引领人们重新回到两千年前的汉代社会。
汉画像石是对汉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这幅“二牛抬杠图”生动地再现了汉代普遍
采用的一种犁耕方式。它是用一根绳的两端系住两头牛的鼻环,一根犁横架在两头牛的肩
上,这既能固定两头牛的距离,又能协调其行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犁耕方式。
从画像石看,渔猎也是汉代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像在休闲的钓鱼者是悠然地坐在水榭
之上。在这个水榭花园中,他们下罩捉鱼,放鱼鹰捕鱼,持竿钓鱼,而且能够清楚地看到
,汉代人所捕之鱼以鲤鱼最为常见。
这是表现将捉到的鱼在厨房中烹制的画面,可以看出厨房中挂满了各种家畜野禽,各
种炊具也是应有尽有。由此看出这种双层的蒸锅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就在厨房的仆役们紧张忙碌时,主人们则悠坐高堂。他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还要享
受声色之乐。
汉画像石上反映汉代人娱乐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乐舞百戏图。在钟、磬、鼓、排箫、
笙、瑟等多种乐器的伴奏下,汉代美女翩翩起舞。由图看来,长腿细腰,以瘦为美的审美
标准可不是现代人定立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回归。
汉画像石中描述最多的就是这种长袖舞。可见这种舞蹈在汉代极为盛行。参照史料记
载,这婉约动人的长袖舞的背后竟隐藏着一段悲惨的故事。
采访:济宁市博物馆馆长 朱承山
“刘邦他的夫人,皇后是吕后,还有一个夫人叫戚夫人。戚夫人自身创立了长袖舞,
所以很受刘邦皇帝的欣赏,并且时间长了,非常宠爱她。因为她受宠,吕后很嫉妒。刘邦
死了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吕后就加害于戚夫人。一开始把她的双腿割掉,后来又把她
的双手割掉,最后割掉耳朵,挖掉双眼,最后把她的圆圆的尸体扔到厕所里。正因为后来
戚夫人死得比较早,比较惨,所以后代人很怀念她,所以把她的长袖舞在民间流传开来了
。”
汉代的百戏是一种混合了竞技、杂耍、歌舞、幻形等形式的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在今
天最为常见的杂技——走钢丝,在汉代就已出现。汉代称之为走索,而表演者在索上的很
多动作在今天仍可见到。
再来看看汉代人抛球的绝技,这有七个球。看看济宁市杂技团的小朋友。四个球,没
问题。五个呢?好像就有点难度了。
过去,人们认为中国传统的毽球运动产生于明代。这块画像石则将这个时间向前推进
了一千多年。
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的万里长城,目的是抵挡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犯,但到了汉
代,胡汉战争也没有停止。这块画像石就刻画了胡汉战争的战斗场面。
祁连山上,隐藏着无数的胡人。汉朝的军队或持矛、或射箭,将胡人纷纷斩于马下。
而另一块画像石上更是刻画了汉朝军队胜利后审讯胡人的场面。大鼻子的胡人跪倒在
地,倒剪双手,更有人被当场斩首。
正是汉代人在胡汉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打开了北方的通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才得
以建立。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得汉王朝更加的繁荣、强大。
汉武帝之后,厚葬之风开始盛行。依山体开凿岩石的石圹墓、崖洞墓开始出现,济宁
地区的九龙山汉墓群便是其中的代表。从岩壁上一道道凿印可以看出,这完全人力开凿、
深入山体近百米的墓葬工程是多么的浩大。而内部的墓室结构则是愈加仿效生前的居住环
境,有了类似主卧室、会客厅等不同空间。小王庄的任城王汉墓则是深入地下,再用规格
相同的石块建造墓室。真正的石椁墓开始出现。那么汉代人为何如此钟情于石头呢?
采访: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 信立祥
“在古代人看来,人的死亡是人的灵魂和肉体分开了。要想成仙,必须让肉体和灵魂
重新结合起来。在古代人看来,玉石这些东西,都能保存,既能保存尸体不会腐烂,又能
附着住人的灵魂,不使灵魂远去。这样的话,一旦时机成熟,在外面脱离肉体的灵魂又会
和肉体结合。这样的话,人就会成仙,进入了生命的更高一个层次。
升仙思想影响着汉代的丧葬文化。在墓内的随葬品方面,汉代人更不满足于过去成组
的陶器、铜器等固定组合,而增加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而后,这种变化愈演愈烈,凡人
衣食住行等象征之物皆可纳入墓葬之中,但并非人人都能拥有这么大量的实物陪葬品,于
是,汉代人开始用图案代替陪葬品雕刻在石椁壁上。汉画像石墓开始出现。
汉画像石产生以后,由于它具有“寿如金石”的象征意义,因此影响不断扩大,并越
来越被上层社会所采用,内容和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那么,汉代人在为自己死后努力
营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对于死亡,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采访: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 信立祥
“从上古以来,从人脱离于动物界以来,人们一直困惑于生死。汉代人对死亡的理解
,不同于任何时代。他不是把死亡看做一种非常消沉悲观悲伤,不是这种气氛。他用另外
一种气氛代替了。他把死看做是人们进入更高级的生命阶段的一个必经过程。”
汉代人认为人类的始祖神是伏羲和女娲,这在汉画像石中也得到了体现。他们或持规
矩,或举日月,寓意汉代人对始祖神的崇奉和祈求得到他们的保佑。汉代人创造的仙界中
的仙人是住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和东王公。汉代人渴望死后西王母和东王公能够来到墓地
迎接他们的灵魂去仙界。人们梦寐以求的不死药,也由这活泼的玉兔不停捣制着。相信升
仙就不畏惧死亡,汉画像石所营造的欢乐与祥和的气氛折射着汉代人“视死如生”的生死
观。
汉代对儒家所提倡的“孝为仁之本”思想的推崇更促进了汉画像石的发展,由此画像
石祠堂开始出现。嘉祥武氏祠,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祠堂建筑。现存画像石46块
,在画像内容和布局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共同特征。一座祠堂就包含了天上、人间的一个大
的宇宙空间,体现着汉代人的宇宙观念,而其画像石上大量出现的文字对画像内容进行了
注解,这使得武氏祠画像石成为画像石研究的标准。
武氏祠保存有一对完整的子母阙,阙,又名观,是位于墓地神道口相当于大门的建筑
标志。东汉时期,选拔官吏推行“举孝廉”制度,因此我们看到,为博取孝的美名,这露
在地面之上的祠堂画像石和画像石阙就雕刻的更加精美。
在邹城市博物馆,馆藏着一块汉代石刻——莱子侯刻石。对祖先的祭祀是汉代人奉行
孝道的必不可少的活动。这块莱子侯刻石正是祭祀所用。
采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 胡新立
“这个山就叫做卧虎山,就是咱们发现的清代发现的莱子候刻石,就是在这个山的向
阳的地方向阳山坡发现的。莱子候据我们考证研究,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莱子候的家族。
他这个家族衰落了,但是在王莽时期,得到了一些重视,这样他就建了一个墓地。这个莱
子候刻石就为了封建这个墓地而刻这块刻石,然后组织一些封墓的活动。”
莱子侯刻石在告诉了人们一段历史的同时,也佐证了汉代所使用的文字是隶书,而这
块石头上的汉代书法也常常吸引现代书法家前来临摹。
采访:济宁市书法协会副主席 吕建德
“这块莱子候刻石,它的书法艺术性非常独特,是属于民间的一些书法家或者叫一些
书写者,当时用简牍文书的形式书写的,所以说用笔非常自然,非常古朴,非常流畅。它
不受任何的拘束,并且这块刻石又保留了当时这个时代文字石刻的原貌,所以我想临它当
时原始的感觉,所以专门前来临摹一下。”
汉画像石是汉代丧葬文化的产物,它不同于后世任何艺术形式的个人创作。通过汉画
像石,我们仿佛看到、听到了两千年前,汉代人的所思、所想。
拓片,是研究汉画像石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其本身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也几乎成为了
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
采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 胡新立
“上墨要注意用墨要匀称,要上三遍墨。第一遍墨的时候,就是要把整个的画像石上
的图像边缘要清晰地找出来。第二遍墨把一些细部仔仔细细地用墨把它拓一下。第三遍墨
的时候,要把整体拓片的效果要匀称地都把它均匀地拓出。这样一幅完整的拓片的作品它
的研究价值和它的艺术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今天咱们研究一下,根据汉画像石,创作一个新的舞蹈——巾舞。巾舞是一个人用
毛巾来展示汉画像石的古代艺术。有几个动作咱先说一下,下面先研究这个动作。这是一
个女性动作。这个动作联合起来,一二三四五。把这个做出来把这三个动作连成一体。把
这个做一下咱们看一下吧一二三四五。”
对于汉画像石的研究在今天有了更为实际的意义。杨成举,邹城市歌舞团团长,出于
专业的原因,被汉画像石中记载的歌舞内容深深吸引。如今,他正尝试着将汉画像石中记
载的汉代巾舞复原出来。而他于八十年代创编的以祈雨为主题的舞蹈——“阴阳板”,更
是吸收了多种汉代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采访:邹城歌舞团团长 杨成举
“我在收集阴阳板过程当中,主要是受了汉画像石的启迪包括阴阳板的形式,包括所
用的道具,包括演员的动作,包括场面,包括乐器,都是根据汉画像石的一些东西来进行
编辑整理的。你比如我们这个鼓,鼓就是原来汉代有一个百戏楼,中间放一个大鼓,在汉
画像石上有记载。鼓能够指挥演员,根据鼓音鼓的节奏来进行习舞进行娱乐,所以说产生
就以鼓为主,鼓在指挥演员,这也是从汉画像石找到启迪。”
汉画像石艺术本身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而这套脱胎于汉画像石的民间舞蹈今
天选择了在孟庙进行一场大型演出。这使得这套舞蹈似乎又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内涵。
济宁市的嘉祥县不仅以武氏祠的汉画像石闻名于世,它更被誉为中国的石雕之乡。现
在电脑绘图以及现代电动雕刻工具的使用,使得石雕比汉代要容易得多,但两千年来都不
曾改变的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赋予了石头以新的生命。
建造于明朝的伏羲庙的石碑上雕刻着从三皇五帝到明朝万历皇帝的历代帝王纪。由此
来看历朝历代似乎都在用石刻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汉画像石却是汉代独有的石雕艺术。随
着东汉王朝的覆灭,汉画像石艺术也就迅速衰落了,它成为了统一中国达四百年之久的东
方帝国汉王朝的绝唱。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