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济宁]《运河人家》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4:01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济宁]《运河人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34:43 2004), 站内信件


  
  这份凝集着对运河全部感情的政协提案,使这位普通济宁人从此与运河结下了难以割
舍的情节。 

  许先生在晚年离开故乡济宁时,带走的行囊中有整整一卡车关于运河的书画和摄影作
品,在老人北京的家里,我们见到了这批记录了运河风貌的作品。 

  这些作品实际上成了一座移动的家园,在始终与老人相伴之中,从故乡来到京城,定
格成了老人关于故乡,关于大运河的永恒记忆。 

  许先生的故乡济宁今天已经是一座很有现代味的城市了,然而,尽管城市的面容每天
都在变化,但是在许先生的眼中,自己的家园始终都漂动着运河的身影。 

  同样,在济宁孩子们画笔下,他们的家园同样离不开一条河,尽管河边挤满了许先生
的绘画中没有的现代化高楼与大厦。 

  运河为什么能够在几代济宁人心中都留下如此深重的烙印?而远去了的古老运河在历
史上又对济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切还得从一个名叫“南旺”的地方说起。 

  七百多年前,京杭大运河曾流经济宁汶上县的南旺村,明朝初年,黄河两次大的溃决
口,淤塞了运河河道,济宁上下已经不能通航,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理运河
,由于南旺地处运河地势最高之处,疏浚工程一直收效甚微, 正当宋礼因找不到解决的办
法而非常着急的时候,遇到了当地的一位民间专家白英,宋礼采纳了白英引汶河水到南旺
并入运河再实施南北分水的建议。终于解决了运河淤塞的难题,此而使京杭大运河“帆桅
连樯”的景象又得以整整延续了四百多年,与此同时,白英治水的佳话,也一代一代地传
诵了下来, 珍存在人们的心中。 

  戴村坝因紧靠戴村而得名,作为当年南旺分水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来的漫
长岁月里,几经冲毁,又几度修复,今天依然发挥着蓄水防洪的功能。 

  采访:文化研究者 顾继福 

  “当时白英看中这个地方,为什么在这里修个坝,是因为它能高出南旺的分水龙王庙
三百尺,同时分水龙王庙,它能高出北面的临清一百多尺,能高出南面的虎头地,也就是
进入江苏的那个地界三十多尺,所以这个水流到那个地方,往北,往南都是顺流。” 

  今天,分水龙王庙前的运河已经变成了一片树林,但它往日的喧腾则清晰地存留在刘
老汉的记忆之中。 

  一百多年前,南旺分水工程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停运,曾经显赫的历史与这里的大多数
古运河道一样,已经被掩埋在了地下,尘封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但是,白家的后人却一
直在这里繁衍生存了下来,并且永远铭记着自己是白家的传人。 

  南旺工程的修建,使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济宁,成为了“控引江淮漕运咽喉”,沟
通南北水路的大码头,使济宁进入古代运河沿岸七个主要码头和八个重要商埠的行列, 


  由于漕粮经济宁运往京都,在随之而来的大量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交流着南北的思
想和文化、民俗与宗教,使这里成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地。随着运河的畅通和城市的
繁荣,济宁不但吸引了许多外商和移民,而且江南的市井商业文明也随运河北上,在孔孟
圣地下衍生出了浓郁的商业文明。从而使一个曾经是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济宁,逐步
形成了一个外向型的工商业城市,也最终成就了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 

  在1800公里长的京杭大运河上,曾经出现过依托码头和港口发展起来的四大名镇,江
南是江苏的镇江和扬州,而江北两镇“南阳”和“夏镇”则均在山东的济宁,因南阳闸而
得名的南阳镇,虽然在建筑格局上依然保持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但那些沿运河两岸应运而
生的船行、粮行、饭馆、茶馆、旅店、戏院却已经成为了过去。今天依然从南阳镇穿过的
古运河虽然显得有些寂静。但古闸口下的船只,则依然穿越着历史与现实。 

  采访: 文化研究者 王恩海 

  “这个时候南来北往的官船,米船,带着南方的丝绸白米和北方的一些物产,源源不
断地运往运河的南北。” 

  透过历史的沧桑,我们发现,古老的运河其实并没有随着岁月的烟雨远离而去。 

  微山湖的名声其实不比运河小,这到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湖泊,京杭运河
从湖中穿过,更重要的是这里曾经上演过的游击队传奇故事和微山湖鱼米之乡的美丽风光
一直吸引着人们。 

  船上人家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养育孩子的独特方式。一条长长的虎头绊子,一头栓着
学步的孩子,一有牢牢系上了母亲的爱和希望。也许,船家孩子人生的第一步,正是在这
常年漂荡在运河里的船上迈出的, 

  布老虎在中国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而虎头绊子则只能在运河沿岸的村庄和生活在船上
的人家中看到。在紧靠微山湖的“爱湖村”,八十多岁的袁富荣老人,做了一辈子的虎头
绊子和布老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制作的这些小东西,这几年突然间成了抢手货,随着来
微山湖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袁富荣老人的虎头绊子和布老虎的数量也悄悄发生了增长
。 

  位于微山湖中央的微山岛,因建有春秋时期宋国始祖殷微子的墓地和祠堂而得名。由
于殷微子的后代分别姓“殷”和“宋”,因此岛上的居民都以 “殷”和“宋”两姓为主。
 

  一辈子生活在岛上大官村的殷召珍老人,用一把剪刀剪出的花鸟鱼虫和山水风光,堪
称微山岛一绝,曾经是村民们在过年和喜庆节日里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如今,会剪纸的
人已经不多了。这让殷召珍老人有些担心剪纸技艺在自己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让殷召珍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她剪刀下著名的鲤鱼跳龙门,有一天悄然跳到了一幅名
叫《船儿谣》的绘画作品里,从微山湖的水中,顺着大运河,摇出了国门,应用这些民间
艺术元素进行创作,并使它赢得国际知名度的是一名生长在微山湖畔的青年画家。 

  采访:作家 殷宪恩 

  “我随爷爷下鸭网那篇散文,他们都说你为什么写得那么生动,那就是我的生活,我
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去下鸭网,那个时候微山湖的生态好得很,野鸭起飞的时候
,遮天蔽日,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野鸭起飞的时候,能把太阳遮住,好像马上就阴天,
就这种感觉。” 

  在殷宪恩对往日的回望中,我们发现,微山湖一方面保持着古老的湖畔文化的传统,
另一方面却也在传承历史的同时逐渐走向现代。 

  唱了大半生山东琴书的刘世福夫妇,怎么也没有想到,下半生的表演舞台会从熟悉乡
村移动到陌生的城市,自己也从农民变成了专业剧团的演员。而让他们更加预料不到的是
他们突然发现,家乡对自己是何等的重要。 

  运河上的鱼馆茶楼虽然已经远去了,但是运河边的一家传统酱菜园却在新兴的城市里
树起了自己的老字号招牌。这家一百多年前沿着运河从扬州漂来的酱菜园,从酱菜口味南
北兼容的尝试开始,逐渐成长为上个世纪前半叶济宁最著名的工商企业。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当这座城市的经济格局进入新的一轮洗礼的时候,这家已经
演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百年老号,作为一家惟一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传统企业,又一
次开始了新的尝试。 

  当玉堂的酱菜在充满竞争的时代追求着现代的口味和色彩的时候,一位日本企业家片
山俊彦则带着他的挖掘机生产设备和技术从横滨来到了济宁,在与玉堂一墙之隔的地方和
济宁人办起了山东最大的挖掘机生产企业,因为片山俊彦知道,自己的产品在运河两岸有
着广阔的市场。 

  在运河沿岸装运原煤的码头上,山推公司生产的挖掘机随处可见,与此同时,随着济
宁每年有三千多万吨原煤要通过运河运往江南,许多放下了渔网的渔民变成运输专业户,
有的人甚至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船王”。 

  济宁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沿岸最大的港口,济宁段的航运占到了整个山东内和河运量的
百分之七十,年运货量超过一千万吨。自从一九九五年京杭运河的继建工程实施以来,三
条子航道和五个港口的建设,使济宁“水上高速公路”的框架浮出了水面。 

  采访:济宁市航运管理局局长 沈学启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百三十公里的三级航道,三级航道就相当于陆上的水上高速公
路,向北到黄河还有八十多公里,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借南水北调这个机遇,尽快实现从
济宁向北延伸,直通黄河这个工程,现在上上下下摩拳擦掌,就是想能够尽快实现复航工
程。” 

  数百年来,是京杭大运河造就了济宁这座运河名城的繁盛和兴旺,大运河在济宁境内
全长达二百三十公里,正是它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出了这座北方城市的宽容与开放的性
格,今天,透过运河人家生生不息的生命轨迹,我们不难眺望到这条河流即将迎来的新生
。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