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济宁]《乔羽——岁月如歌》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4:06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济宁]《乔羽——岁月如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35:00 2004), 站内信件
在十多亿中国人中,也许有的人并不知道乔羽就是《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歌词作者,
但很少没有不被这首歌感动过的人。
一位歌迷说,这首歌曲是天籁之声,上帝就是因为这首歌才把乔羽派到人间。
一位评论家说,乔羽这首歌中吟唱出的一条大河是所有中国人告慰灵魂的乡恋。
一位地理学家说,乔羽这条大河是一条没有标注在中国地图上的一条大河,他的位置
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间。
乔羽自己说“其实我的这条大河,写的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
这是一九九九年元月的一天上午,一个来自台湾的合唱团在深圳与乔羽不期而遇,当
他们知道眼前这位老人就是《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作者后,特地在登上离开深圳的飞机
前,来到乔羽的住地,与乔羽共同演唱了这首在台湾被称作是《一条大河》的歌。
当海峡两岸的人眼中噙着因这条大河而动的泪水。用他们对祖国的无限钟爱穿越时空
的界限,穿越海峡和大洋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条四十七年前在战场上奔涌而出的大
河在穿透着人们心灵的同时,已经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自己的家乡,哪怕他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位于大运河畔
的济宁就是乔羽念念不忘的家乡。乔羽在这座城市整整生活了十八年,在这里度过了他艰
难而又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一九九四年四月,离开家乡将近半个世纪的乔羽第一次回到了母校济宁市第一中学,
当他接过母校赠送的荣誉证书时,一生获惯了奖的乔羽,却显出了少有的激动。
享受着最大的荣誉,乔羽却不禁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因为没有校服的伤心往事。
小时候与清贫相伴的乔羽,长大后却为孩子们写出了一条美丽的小船,1954年,26岁
的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创作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他作为词作家第一首
被传唱开来的歌曲。
乔羽给孩子们的船桨是由美好的理想和时光组成的,而在乔羽的记忆中,还有另外一
种船桨,那是用生命和汗水浇注而成的。
采访: 词作家 乔羽
“船过闸口的时候,那是最紧张的,最好看的,因为这种船来的时候,都是水大的时
候,大的时候都是夏天,所以这个撑船的船工,几乎赤条条,一丝不挂,热啊,象拼命,
拿着我们叫的杉槁,就是杉树的一个树干,又细又长,用它来做槁,用那个来撑船,两边
好多船工,他就是让船顺利通过闸口而不撞到岸上,哎呀,高声呐喊,那个口号,他们不
唱,听惯了艄公的号子,他那种倒真是号子,他不是唱是喊的,那真是声震天地,那是一
种生命的声音,搏斗,过去了,松了一口气,后面又来一个,小的时候我最爱看这个,简
直是惊心动魄。”
1946年杏花盛开的时节,十九岁的乔羽因贫穷和战乱,告别故乡,经共产党地下工作
者的引荐,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在太行山生活学习了三年。
后来乔羽给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写歌词,就是根据在当年在太行山时期的生活
体验,创做出了《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的歌词。
在这首歌里,我们看到乔羽开始写山了,但是,这位水边长大的人,最终依然没有忘
记写上他所熟悉和热爱的水。如同乔羽永远不会忘记父亲一样,因为是他最早教会了乔羽
认字。
采访: 词作家 乔羽
“认那个字块,就是这么大一个四方的字,他写,他写上这个字教给你认,这个字念
什么,怎么写,它是什么意思,认熟一个,真正认识它了,也会写了,就放起来,然后再
认他是一百个字就包到一个包里,我现在说不准是几岁了,我估计是到了四岁或者五岁,
我认了三十包,三十包就是三千字了,他教的那些字,我跟他认的这些字,到今天我仍然
认得,而且笔顺绝对写不错,应该是怎么写,先写哪一笔哪一划,绝对写不错,而且绝对
念不错。”
乔羽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小时候的乔羽却几乎每天都是听着母亲讲的那些民间故事
入睡的。
采访: 词作家 乔羽
“所以说我的父母,如果从文学上来说的话,我后来是一个做文学的人,如果从这个
角度来说的话,他们给我了一点文学的基因,我父亲给我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基因,我母
亲给我的是民间文学的基因,这两个东西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后来我终生受益。”
使乔羽终身受益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邻居,民间艺人王殿玉先生。
乔羽的家乡有座“太白楼”,旁边有一块碑,乔羽在碑上写下了“诗酒英豪说李白,
古南池畔起高台,我来已是千年后,犹见青莲次第开”的词句,描写一千多年前, “仗剑
去国,辞亲远游”来到济宁的李白。
写歌词的乔羽当然格外地敬佩在济宁写下了《将进酒》的李白,而写出了一条大河的
乔羽,同样赢得了故乡亲人们的尊敬。
乔羽的“一条大河”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创作于1956年夏天,那年乔羽29岁。
是什么启发了乔羽在及其惨烈的战争场面中去加入一条美丽的大河?虽然至今依然众说纷
纭。但是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的家乡,想到祖国,想
到民族。
采访: 词作家 乔羽
“你说谁家门口没有一条河,特别是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不管这条河有多大,你哪
怕一步能跨过的河,他也觉得是一条大河,所以我就用一条大河,不说什么河,这样的一
条河跟他的一生都有关系,跟他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都有关系,所以一提到河,马上能
想到很多事情,这样就很亲切。”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湘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
然。
乔羽虽然以写水见长,但是罗大佑写的《东方之珠》同样打动过乔羽的心。
采访: 词作家 乔羽
“我这一条大河是泛指,这一条大河也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景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
的景观,精神的景观,我心中有一条大河,大概罗大佑先生心中,也有他那一条曲曲弯弯
的小河,河这个东西,跟人生活关系太密切了,我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平野,我小的时候
都没见过山,但是水我可见得太多,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地方是水非常多,不是像现在旱成
那个样子,那么缺水,那个时候到处是水,所以我对水里的东西都非常熟悉,吃的看的都
很熟悉,莲蓬,菱角,鸡头米,鱼,虾,这我都熟悉了不得了。”
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乔羽,除了保留了爱吃鱼的习惯和那口浓浓的乡音外,其实和普通
的人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尽管生命的年轮在不停地旋转,但是乔羽却在普通的生活中体味着的人生真谛,尤其
是晚年的他,对生命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思辨。
乔羽说是故乡,是大运河给了自己人生最初的东西。而一个人在生命最初得到的东西
,往往是最真切,同时也是最难忘的。是家乡的“水”孕育了乔羽,而一生与“水”有缘
的乔羽也因写出“那条波浪宽广的大河”,为所有中国人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家园,从而被
人们记住,被人们喜爱。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