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oki (*久久* ->Love girl board),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聊城-东昌府区概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25 19:49:23 2005), 转信
东昌府区,是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驻地。位于山东省西部,东依东阿县、茌平县,南接阳谷县,西连冠县、莘县,北靠临清。地处东经115°14″—116°06″、北纬36°16—36°42″之间。全区辖8镇2乡和8个办事处,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101万 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昌府区就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元代称大东昌路总管府,明代始称东昌府。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被誉为“江北一都会”,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也为东昌府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雄伟挺拔的光岳楼,金碧辉煌的山陕会馆,“摩天迥雁”的宋代铁塔、“富甲天下”的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名的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东昌府自古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属文明礼仪之邦。先后涌现出朱延禧、傅以渐、邓中岳、杨以增、范筑先、傅斯年等一大批经天纬业、济世安民的良佐贤相。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万里雪域留美名,更是东昌府区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历史上,东昌府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的美誉。“光岳晓晴”、“铁塔烟霏”、“圣泉携雨”、“仙客云护”、“崇武连樯”等合称东昌府八大胜景。风景如画的东昌湖,环抱古城,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全国著名的垂钓基地,风光旖旎,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聊城也因此被称作“江北水城”。同时,古城文化商贸区、古运河旅游区和以《水浒》、《聊斋》、《老残游记》等我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情节为背景的景点也正在开发之中,东昌府即将成为中原一带、京九沿线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胜地。
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东昌府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质优良,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物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聊城发电厂已有25KW的发电能力,中外合资、正在建设中的360KW聊城大型发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工程建成后,东昌府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昌府区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自古为华夏战略要地。如今,东昌府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既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处于京九、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这个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上,是山东西部、中原一带和京九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大集散中心,不仅起着辐射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而且是我省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重要通道。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53.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1.3亿元,利税1.97亿元,。全区限额以上企业达9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1家,增加8家。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3.26亿元,新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5个。全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5.9:36.5:37.6。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到47.45万吨;全区瓜菜菌播种面积68万亩,无公害蔬菜可控制面积达到20万亩;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全区共完成造林3.1万亩,植树416万株。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26元。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6处扬水站已完成机泵改造3处,实施了衬砌、U型渠、滴灌、小白龙等节水工程,新修油路470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2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改造面积16万平方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49.8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75.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出口创汇1370万美元。全区劳务输出达14万人次。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承载功能增强。全年新入园企业23家,入园企业总数已达149 家,其中,园区建成投产企业达到79家,全年入园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1.3亿元。全区民营企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全区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23亿元,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21亿元。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4亿元,全年市场成交额120亿元。全年市场及商贸业完成投资12.9亿元,新增经营面积90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开业的香江二期、金鼎商厦、新东方商城、五星百货、新开国贸商城和正在建设的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汽车产业园、韩国商贸城、威尼斯购物公园等商贸流通服务设施,提高了我区服务业的档次、水平,全区服务业呈现繁荣活跃和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区高考录取总人数2548人,万人比达到26,连续4年位居全市首位。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值实现4.08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17%。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两金”拨付、发放率均为100%,养老金完成扩面4406人,医疗保险费征缴1911万元,增长59%。全区累计新增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人口自然增长率4.96‰。公共设施投入增加,“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同时,大力开展了“创城”工作,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
--
久久
久久
http://www.cgz.net.cn/2005/2005_files/F21D7A7B7202F4069DF6B6A945CFCF71.gif
http://www.cgz.net.cn/2005/2005_files/F21D7A7B7202F4069DF6B6A945CFCF71.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8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