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青岛游记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4:43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青岛游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30 20:18:02 2004), 转信

  (一)灵 山 岛 渔 趣

  在青岛西海岸灵山湾海水浴场正南二十余里的大海中,有一座被称为“海上桃源”的灵山岛,这里旖旎的山海风光让人心仪,淳朴的渔家风俗使人神往,而海上的捕渔趣闻,更是令每一个来岛游客倍感新鲜和神奇。

  螺壳拔蛸瓢舀梭

  刚出正月,春寒料峭,海水冰冷刺骨,近海渔汛未起,却正是拔蛸的好时节。

  蛸平常象个流浪汉,总是居无定所,随波逐流;一开春,却四处寻找栖身之所产卵。于是渔民就拣大个的海螺壳,凿好孔,用绳拴牢了,穿成长长的一串,赶潮流于头天撒在海里,便只管回家吃酒睡觉去。

  约摸潮水过了,第二天一早将螺壳拔出水,嗬,果真缩手缩脚的蛸就蹩藏在螺壳中呢,管它风吹浪打,就连渔民用手拽它的八只脚,还是赖在海螺壳里不肯出来呢!

  “六月梭,臭满锅”,海水一暖,梭鱼睁了眼,即使一打上岸就鲜活地扔进锅里,吃来也会有一股柴油味。要吃梭鱼,数一开春海水凉时最好。

  早年灵山岛周边水域的鱼,照上年纪的渔民讲,“海了去啦”-听他们说,一袋烟的功夫,随便到码头或海边礁丛一甩线,就能钓得十几斤重的大牙鲆,到了秋天,钓的鳗鱼吃不了,便晒干了,柴禾一样一捆捆堆满院。

  如今这种神话样的经历只能在早春捕梭鱼的时候,得以体会一二了。潮水一涨,一尺来长,二三两重的梭鱼,眼上还蒙了一层厚翳,随潮水成群结队地涌到岸边来觅食。这时候,须穿一连靴胶皮水裤,在岸滩潮头站稳了,执一圆铁环套渔网简单箍扎的捞笊篱,看准了攒动的鱼群一笊下去,少说三五条,多则十余条,活蹦乱跳的梭鱼便成囊中之物了!

  杆挑鲐鲅笊捞蜇

  夏天来了,码头上钓鲐鲅,常常成为海岛一处热闹的景致。

  七八月间,拥拥攘攘,被称为“花棍”的鲐鲅鱼苗就蜂拥到了灵山岛海域。对初学钓者来说,最能增长其成就感的,非钓鲐鲅莫属了。

  这种鱼,用饥不择食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份。只须用一尾小虾,用小号的鱼钩挂了,竹竿上三尺钓线甩下去,虾钩刚一沾水,鲐鲅便来争食,一抖腕,竹竿一扬,一尾三寸左右的鲐鲅,便摇头摆尾在半空里了!钓至酣际,只见码头上钓杆此起彼落,伴随阵阵欢呼,一条条鲐鲅便扑楞楞落满了码头。这时候,常须两人合作,一个甩杆,一个专职挂饵取鱼,还要忙个不亦乐乎呢!

  “岛上发海蜇了!”,随着这一消息的快速传播,远到城阳、黄岛,近至胶南各沿海乡镇的渔船,便一齐涌向灵山岛海域,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蔚为壮观。

  海蜇飘忽如伞,看似柔弱,行动起来却非常灵敏快捷,一有风吹草动,便倏忽潜入水下不见了踪影,据说这得赖于一种共生的小虾来为它预警。

  海上捕蜇,靠的是捕蜇人头脑的机敏和手法的娴熟。往往一人手持长柄立于船头,一人把舵,远远瞥见海蜇在水中一露头,便迅速靠近前去,手中捞笊一翻,入水不偏不倚,方能兜住转向疾潜欲遁的海蜇。

  长线放鲈稳钓蟹

  放长线,钓大鱼。对海岛上渔民来说,秋天里钓鲈鱼,才是最显能耐与否的绝活呢。

  要钓鲈鱼,常须在连续几天北风过后,长空如洗,海上浮光跃金的晴好日子里,寻一处礁丛密布,水深流急的海域。钓鲈鱼的渔具很特别,是用三只特大号的鱼钩,钩尖向外、钩柄向内并排捆扎在一起,钩面之间各呈一百二十度夹角,三柄鱼钩扎挂一反复炮制的鳗鱼尾,连同一枚沉甸甸的铅坠,系牢于一条百余米长、没有接茬的钓线上。钓鲈鱼凭的是经验、技术,还要有充沛的体力和持久的耐心。由于鲈鱼喜欢迎着潮水觅食活饵,因此必须不停地将长长的钓线抛出又收回。有时为钓到一条鲈鱼,渔民要一连几个小时甚至多半天重复同一个机械的动作。钓鲈鱼还要看运气,曾有渔民创下单尾鱼重二十多斤的钓鲈记录,当然也有连续几天垂钓未获的经历。而对有经验的海岛渔民来讲,钓到十斤左右的鲈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码头上钓海蟹则轻松得多,秋风起,山菊黄,水里的海蟹也都壳满螯肥了。钓海蟹要用专门的蟹笼,蟹笼的构造很特别,其中最重要的机关是外敞内狭的嗽叭状的网口。蟹子闻到悬在蟹笼正中的鱼饵发出的腥味,使会顺网口爬进蟹笼。然而进来容易出去难,待海蟹发觉身陷囹圄,已为时太晚,只有沿着笼壁团团乱转的份了。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蟹台的钓者,则可到岛上小店拎一捆啤酒,与三、五老友一起,于月白风清的码头上围坐了,支起锅来,静候海中的横行客了。

  钓鳗鱼则是另一番景致。蛇一样游走的星鳗,潜居在洋流湍急的海底,常常在夜黑里才出动觅食。这样钓鳗鱼除了看潮水以外,还常须乘夜黑进行。在静寂的小岛上,天黑下来,海面上亮起了点点的渔火。船头夜渔的钓鳗人泊了锚,习习凉风簇拥着海浪,小船儿摇摇晃晃,星光、渔火和远处海岸阑珊的霓虹交相辉映,自是别有一番风味。而此时,钓者的心思,当然已不仅仅只是专注于水下的鳗鱼了。

  (二)青岛春天的风、雾和潮声

  印象里,青岛的春天似乎总是与风和雾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么,这个季节似乎着意要考验人们对于变化无常的天气的耐受力。你看,昨天还是暖阳和煦,禁不住让人的心也痒痒,寻思可是该要甩掉冬衣了;而一夜间的工夫,海上又起了风浪。仍显硬糙的风推着潮水,裹着来自大海深处的冷冽爬上岸,就那么不经意地往熙攘的人堆里一扎,人们刚刚伸展开来的关于熙熙阳春的记忆和感悟就仿佛是受了惊扰的海螺的触角,倏忽又缩回了窝儿。

  还有雾呢。雾就象是岛城的留鸟,打心眼里恋栈着这一方天蓝海碧、树绿瓦红的所在,不管春夏秋冬,总是赖着不走。最是在冬尾春头上呵,雾总爱拖着柔软的慵懒的步子,从东海崂的鳌头起程,从石老人沉沉的梦境出发,顺着还没有完全搭联勾拢起手来的海滨步行道和滨海公路,一路漫漫散散地徜徉着向西走去,捎带着就把五四广场的风炬、汇泉湾的樯帆,甚或还有西海岸的新港、薛家岛的金滩以至琅琊山的古台全给揽进它氤氲的情绪里了。

  外地的人这时节来青岛,当头逢了这苍苍茫茫里带着些萧瑟的早春,不免心里就有些失望——大老远地慕名而来,和着这岛城就拿这让人发懵的风和雾来招待客人呢。可是只须住上一宿,夜来枕着涵涵澹澹的潮声入眠;一觉醒来,旅途的疲惫已是被冲摩殆尽。步出下榻的宾馆,迎着清洌的海风走上那么一会儿,眼看着红红的朝阳一点点地从海平线上冒出来,柔和的光线在飘渺的雾汽里轻轻流动着,再承接起滨海步行道上晨练的市民一个友好的眼神致意,心下的失望自然就化作礁丛里潮水的沫屑了——或许,这风和雾是骨子里热情又豪放的岛城故意给远方的客人一个别致含蓄的问候吧。

  当然风和雾并不是岛城早春印象的全部,就像一幅等待在灿煦阳光下慢慢晾展曝晒的画卷,岛城的春天有的是光鲜的色彩和灵动的景致。十梅庵灼灼其华的梅花、大珠山璨若云霞的杜鹃自能点燃你矜持的情怀,八大关街角墙围上的一簇馨黄迎春、灵山岛峭壁陡崖间的一丛青素艾蒿总会隽永你久远的回忆,至于栈桥畔的回澜、小青岛上的飘灯、石老人的日出、北九水的幽潭……这些耳熟能详的去处,即便是岛城早春寻常生发的风和雾时时萦遮了人们的视线,可在善于发现和欣赏美的你的眼中和心里,相信总会有一些常翻常新的内容。

  春天的风和雾还给岛城增添了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在五四广场上,我看到过一个年轻人追着风中的一片纸巾,直到表情平静地将其放进路边的垃圾箱里。在车流如织的闹市街口,我时常看到车和人在有序地相让而行,即便交通因晨雾而受阻,赶着上班的人们都很焦急——而只要望望路边“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的“三让”标志牌,你就会明白,规则、文明与自律正坦坦然然地成为贴在这个城市额头上的标签呢。

  在岛城住上些时日,有心的游客还会真切地感受到另一种别致而清新的“风和雾”——或许该称作“风潮”吧;不是么,你看这多像一股股或激情跌宕或脉脉涌流的潮水:“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是浪潮,汹涌澎湃,声声入耳;“城市精神润心田,福满岛城乐万家” 、“共建书香家园”是潜流,温馨涵澹,润物无声;而建设“诚信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这一波推一波、一浪涌一浪的潮头,又该在720万岛城人的心海里,激起怎样恢弘壮阔的回澜……

  如果你有兴趣对这个城市作一些视角更为亲切的打量的话,你不妨翻一翻岛城的几份报纸。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竟不约而同地开辟了一爿《青岛地理(或叫“城市地理”)》的栏目。而透过半带着些个怀旧情绪的文字,相信你会感受到一份淡淡的风和雾一样飘渺灵动的东西——我总认为那是只属于岛城才独有的秉性和气质。当然,这种秉性和气质固然承因了百年青岛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底蕴和内核,却也更昂扬地和奏着新时代的潮声,更鲜靓地展现着“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的风采。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岛城春天的风、雾和潮声给人的,不仅仅是自然的而更多的是心灵的滋养和濡染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