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jn (山东季风),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May 17 15:04:22 2005)
【 概况 】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14个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0日开始动工兴
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2002年9月19日,烟台市政府对开发区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蓬莱
市的大季家镇和福山区的古现镇划归开发区。区划调整后,开发区总面积扩至220.7平方公
里,全区辖3个办事处,两个社区管理处,29个居委会,93个行政村,总人口达到13.19万
人。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0.01亿元,相当于1998年的4.5倍,比上年增长40%;工业
总产值达到300.16亿元,比上年净增100亿元,增长49.8%;实现财政收入17.7亿元,占GD
P的比重上升到12.7%,比上年增长39.1%;完成进出口总额17.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
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9%,出口总额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1%,创历史新高。在
国家商务部对49个国家级开发区前三季度排序中,开发区8项主要指标七增一平,综合经济
实力再次前移,位居全国开发区第8位。在前不久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投资环境综合
评价中,开发区名列第6位,标志着开发区整体竞争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 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项目542个。项目总投资首次突破lo亿美元,引资规模接近上年
的两倍。合同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幅均超过50%,比国家级
开发区平均水平高出26个和30个百分点。全年新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2个,累计达
到90个;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4个,累计达到55个;大宇数控机床、环球电器、中商交
在线三大项目投资额都超过了3000万美元。美国通用、环球货柜码头、泰科等项目的进区
落户,使全区世界500强总数达到22家。
【 开发建设 】全年开工项目达到29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
基础设施投入突破17亿元,是上年的3倍。长江路、衡山路等5条主干道路改造提前完工,
高级中学、十万吨水厂、新东方、新世纪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彩云城、华玉大
厦主体封顶,海滨路西延工程基本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同时,西区开发框架全
面拉开,为以后建设和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 工 业 】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外商投资企
业工业总产值248.43亿元,增长55.8%。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05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75.91亿元,增长47%。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全年规模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0.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LG手机增产、泰信手机投产是拉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
长的主要因素。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大幅上升。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8.06亿元,比上午增长51.4%,实现工业利
税23.01亿元,增长53.2%。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98.97%,比上年提高29.0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64.3%
;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83.6%。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食品加工制造业、
纺织化纤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专用及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电子及仪器制造业和化
学原料及制品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占全区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9%。其中通用专用及交通设备制造业和电子电气及仪器制造业两大
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06亿元,增幅达116%,占六大支柱产业的68%,占全区工业的51.6%
。50家重点企业拉动作用突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1.57,亿元,工业利税19.93亿元,
分别占全区工业的67。2%和86.6%。新投产企业成为拉动2003年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年
新投产工业企业17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占全区工业
当年新增加产值的30%。其中东岳汽车2003年4月投产,生产汽车3.8万辆,实现产值26.67
亿元;泰信手机6月投产,生产手机6万部,实现产值2.74亿元。大企业的成长成为拉动20
03年工业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LG手机全年生产手机126万部,比上年增加65万部,实现产
值2L 42亿元,增长72%;大宇重工生产挖掘机6121台,增加2888台,产值38.06亿元,增长
79.7%;东方不锈钢产值32.04亿元,增长27.8%;东星集团产值11.58亿元,增长78.8%;氨
纶集团产值9.27亿元,增长32.2%;正海集团产值8.64亿元,增长32。3%。六家大企业比上
年增加产值42.8亿元,占全区工业当年新增加产值的42.8%。至2003年末,全区投产工业企
业达到74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75家。全国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l亿元以上的企业36家,
10亿元以上的5家。全年实现工业利润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3家,超过1亿元以上的5家。全区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达到47家,通过IS014000认证的企业达到12家。
【 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农业产值2。
15亿元,下降8.9%;林业产值0.04亿元,下降8.9%;牧业产值0.77亿元,增长9.9%;渔业
产值10.5亿元,增长1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9亿元,增长3.4亿元。渔业成为2003
年拉动全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1.76万吨,比上年
下降了4.3%;油料产量0.5万吨。下降了3.8%;蔬菜产量2.9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2.
28万吨,增长83.9%;水产品产量21.02万吨,增长17%。
【 国内贸易 】年末注册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商户达到3512家,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
3324家,批发零售从业人员4.23万人。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实现消费晶零售总额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61亿
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5%。全年商贸设施投资3.75亿元,比上
年增长108.2%。德胜商城全年营业额达到9500万元,家家悦超市开业5个月,营业额达到2
500万元。
【 对外经济 】2003年,全区进出口贸易大幅攀升。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7.88亿美元,比
上年增长65.2%。其中进口总额11.2亿美元,增长84.9%;出口总额6.68亿美元,增长40.1
%。至年末,全区进出口企业发展到177家;当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0家,100
0万美元以上的17家,2000万美元以上的8家,鲁星食品、水星食品和华东变压器出品额已
超过4000万美元。全区企业与国际36个国家(地区)的客商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全区经
济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105.5%,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
2003年,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项目外商投资项目和内资工业项目)542个
,比上年增长74.3%。其中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16个,增长34.9%。
全年合同外资额5.39亿美元,增长5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1亿美元,增长68.2
%。至2003年末,全区历年累计引进项目(外商投资项目和内资工业项目)1810个,其中外商
投资项目713个。历年累计合同外资额25.58亿美元。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39亿美元,
外资到位率(实际利用外资占合同利用外资额的比例)达到64.1%。前来投资的国家(地区)达
到33个,其中韩国、香港、美国、日本、台湾的投资额列前5位,共投资项目598个,合同
外资额20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外商投资项目的83.9%,占全部合同外资额的78.2%。
【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2亿元,比上年增长65.7%;其中生产性投
资27.27亿元,增长25.7%,非生产性投资37.05亿元,增长116.4%。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1
32.8万平方米,增长43.2%;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1.6万平方米,增长44.3%。基础设施投资
规模空前。全年完成投资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东区36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五通一
平”,20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15平方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西区功能建设全
面铺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大中型项目显著增加。全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
目105个,比上年增加34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增加9个,1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8
个,增加4个。技术改造投资继续加大。全年安排投资项目39个,已完成投资额13.2亿元,
比上年增长33%,竣工项目18个。至2003年末,全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已开展面积37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历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41亿元,其中基础设
施投资45.67亿元;历年累计开工建筑面积875.9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668.6万平方米。
【 金融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存款余额66.9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15.3%;储
蓄存款余额26.3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增长25.9%。各项贷款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
构贷款余额63.4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增长32.5%。年末全区银行机构11个,营业网
点42个。与此同时,全区保险业也迅速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o.8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o.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人身险保费收入0.64亿元,比上
年增长90.1%。年末全区保险机构2个,从业人员67人。
【 财政税收 】2003年,完成各项税收总额17.14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涉外税收
11.85亿元,增长49.9%。全年国税部门组织税收13.36亿元,增长45.3%;地税部门组织税
收3.78亿元,增长28.2%。全年财政收入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人17.74亿元,
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区级财政收入5.01亿元,增长24.2%。财政支付能力继续增强,全
年实现财政支出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生产建设支出4.66亿元,增长12.1%。
【社会与环境 】2003年全区人口有所增加,年末户籍人口为13.74万人,比上年增长4.2%
;其中非农业人口7.12万人,增长33%;农业人口6.62万人,减少15.5%。全年出生人口64
0人,死亡5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6%。。就业继续扩大,年末从业人员(不包括私营
和个体单位从业人员)达到乙8万人,比上年增长18.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199元,增
长12.1%。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4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560元,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为2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08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8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
9元,恩格尔系数为36.6%。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区3.35万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社
会统筹,2578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全年共征缴各项保险费13828万元,比
上年增长59.6%。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年末,各级各类学校105处,在校学生2.2万人
,专业任职教师1666人。耀华国际学校、高级职业学校、高级中学,实验小学等已办成当
地较有特色的学校。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项目列入省以上计划的10项,科技成果获省
以上科技成果奖的1项,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6项,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项目4项,至年末
,经山东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2家。卫生事业稳步提高。年末各类卫牛机构96个,病床位
326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94人,其中医生236人。区医院眼科、皮肤科、疼痛科,已发展
成当地有特色的专科。全区环境质量继续提高。IS014000国家示范区进一步规范,区域IS
0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换证复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已有177天达到国家一
级标准(优);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
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山东季风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