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nlong (多隆——丁香花儿又开了),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古代齐鲁英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17 19:06:14 2005), 转信


张择端

北宋画家。山东诸城人,字正道。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徽宗朝供职
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尤擅会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宫室。存世作品有《清
明上河图》卷,以清明坊为主体,描绘当年汴京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是富有历史价值
的风俗画。


东方朔

东方朔(前161-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县(今惠民县香翟乡钦风街)人。自幼好学,性诙
谐。汉武帝建元初年(公元前140年),被征为贤良方正,入朝事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政绩卓著
。因多著述,亦为我国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其著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



姜尚

周文王及周武王师及周西周齐国国君。姜姓,名牙。一作吕尚、太公望、吕望、姜太公、
尚父、师尚父。佐文王、武王灭商建周朝。《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
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成王时封于齐,
都于营丘(山东淄博东),有征计周围诸侯国之权,地们在各封国之上。治齐有绩。“太
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式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相传作有兵
书《六韬》。


孔融

(153——208)汉末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所做散文,锋利简洁,多讥嘲之辞,后因触
怒曹操被杀。又能诗,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把他与王粲等六个文学家相提并论,
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孔子

(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
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
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由周游
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
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
,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
道。但“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实际上是以维
护贵族等级制度为目的的。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认为“
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
“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首创
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在维护
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左思

(约250——约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山东临淄)人。出身寒微,
“勤学,兼善阴阳之术”(《晋书》)。怀才不遇,官仅至秘书郎。所作诗文借古抒情,
有愤世不平之意。曾以十年构思写成《三都赋》,士人竟相传抄,致洛阳为之纸贵。原集
已散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曾巩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北宋江西南丰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死后追谥“文定”,学者称为“南丰先生”。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政
治家。这从他在济南“知齐州事”(相当于刺史或太守)时的种种行事上,就可以充分看
出来。

作为文学家,曾巩写了很多有关济南名胜古迹的诗文,除《齐州二堂记》、《齐州北水门
记》外,当时大明湖上的北渚亭、水香亭、环碧亭、百花桥等处,都有他的题咏,还写了
《杂诗石刻序》等。作为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吏,曾巩在济南也有很多“善政”,老百姓可
以“外户不闭,道不拾遗”。

曾巩和王安石私交很好,王安石成名之前,还是曾巩把他引见给当时学术权威欧阳修的。
等到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并向各地派遣使者进行督促时,曾巩一方面积极协助推行新
法,一方面严禁扰民。当时派往齐州去的使者,也只好规规矩矩按照新法的规定办事。使
者有时想搞点额外要求,曾巩也绝不答应。结果新法在山东得以顺利推行,而民用不扰。


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江西南丰人汤世培来任历城知县,又在大明湖上建祠纪
念曾巩,即现在湖北岸的“南丰祠”。


孟子

(约前372——前269)战国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
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
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
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
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
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有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
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进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于他过于强调人的
主观能动性,断言“万物皆备于我矣”,“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
塞于天地之间”,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
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臣、词人。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人。从
耿京抗金,绍兴末年(1162)归宋。奏《九议》,知滁州。历湖北、江西、湖南安抚
使,开禧二年(1206)落职。次年进枢密丞旨,未受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
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宋史》)。善词。词与苏轼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
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诸葛瞻

(227——263)三国蜀汉臣。字思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子.《三
国志.诸葛瞻传》言其“工书画,强识念”蜀汉后主时,历任骑都尉、平尚书事等职。炎
兴元年(263),魏将邓艾入蜀,他督军抵抗,怒斩邓艾诱降使者。战死。



--
▉▊▋▌▍▎▏▎▍▌▋▊▉▊▋▌▍▎▏▎▍▌▋▊▉▊▋▌▍▎▏▎▍▌▋▊▉▊    
 ▉▊▋演了四年的戏▌▋▊▉▊▋▌▍▎▏▎▍▌▋▊▉▊▋▌▍▎▏▎▍▌▋▊▉▊   
▉▊▋是该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生活了四年的城市▊▉▊▋▌▍▎▏▎▍▌▋▊E-mail donlong@163.com▊▉▊   
▉▊▋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BM  donlong湖南▍▌▋▊▉▊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3.1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