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esigner (工人),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山东戏曲】两夹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2 23:52:59 2005), 转信
又称“二夹弦”。因主要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的琴弓系两股马尾,各夹在
两根琴弦间拉奏而得名,群众也称之为“大五音”。流行于鲁西南的菏泽、定陶、
东明、鄄城、巨野、单县及豫东、皖北一带,系在当地农村流行的“花鼓丁香”的
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
约在100多年前,菏泽地区演唱“花鼓丁香”的艺人受到从黄河以北传来的四
根弦剧种的影响,也用四胡作为伴奏乐器,并向其他剧种借鉴学习,演出水平不断
提高,终于形成独具风格的剧种。起初,只是“坐板凳头”(清唱)和“摆地摊”(
简单的化装演出),后逐渐扩展到7至8人,有所谓“紧七,慢八,六个人瞎抓”之
说。1910年前后,唱旦角的艺人王玉华首先在曹县组织洪兴班职业演出,扩大上演
剧目,使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地流行起来。1928年,共艺班的主要演员王文德
(旦行,群众惯称其乳名“小印”),改掉了一些过于粗鄙的词句,吸收了山东梆子
的表演程式,并改用二胡作主弦,演出了《穷劝》、《安安送米》等。此时,黄二
润及其妻张秀香(艺名“老白靴”,黄云芝之母)参加班社,实力加强。其它知名演
员,有崔兰琴(“大金牙”)、王文胜(“二宝”)、王文亮(“三燕子”)等。50年代
初期,菏泽、巨野、单县均有职业剧团。
两夹弦的传统剧目将近100出,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如《三拉房》、
《站花墙》、《贾金莲拐马》、《三进士》等。另外,保存了约占总数1/4的“丑
角戏”,如《七错》、《翻箱子》、《对朵罗》、《喝面叶》、《武大仨下工》等。
近年来,还创作演出了许多现代剧目。
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
分快、慢2种),还有[娃娃]、[山坡羊]、[一串铃]、[砍头橛]、[赞子]、
[捻子]、[栽板]、[哭迷子]等。生旦角色,都用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
受山东梆子唱法的影响,用二本腔(假嗓)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仍以四胡为主,京胡、
柳叶琴配之,后陆续增加板胡、低胡、三弦、笛、笙、月琴、扬琴等乐器。
1954年,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黄云芝演出《站花墙》,获演员奖。
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演出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换
亲》和创作的现代戏《离婚》,获得奖励。1959年11月,山东省柳子戏、两夹弦、
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演出《三拉房》、《站花墙》、
《拴娃娃》、《三进士》等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迫解散,著名演员黄
云芝遭迫害致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区恢复定陶县两夹弦剧团。该团创作演出的
现代戏《相女婿》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和演
出三等奖。80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戏《红果累累》、《拾爹嫁娘》、《风水宝地》,
参加山东省戏剧月和艺术节演出,获得奖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ormat我的大脑,Update我的灵魂,Unzip我的烦恼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97.6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