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nghu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o (鼓山居士), 信区: Tsinghua
标 题: 水木清华九十年(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06日18:17:4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主持人陈晓楠:我身后这条由石栏围起来的小河,是200多年前乾隆让工程师们从万
泉庄引来的活水。半个世纪前,它曾自由地奔流。现在呢,石桥犹在,但已不是90年前
的样子,桥下的河床向下深陷了许多。而小河对面,是清华二校门,它曾目睹了90年间
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很长一段时间,清华园和北京城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学生们进城,除了每天仅往返一
次的班车,只能骑小毛驴或坐驴车。所以一进清华,学生们便与世隔绝,进入到一个美
丽的世外桃源。那个年代,人力车是奢侈品。但清华教授的月薪是400银元,相当于现在
的4万人民币。所以洋车在校门口等候,就如同今天等候在高级宾馆的出租汽车。
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他把出西直门城楼直通清华园的路,描述为垂柳轻拂的夕阳
古道,两边是纯粹的乡村景象,跟今天连接西城区和海淀区的那条快速路,截然不同。
实际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清华园都因为远离城市的喧嚣而显得宁静致远。对于清华
学人而言,清华园都因为它特殊的美丽,藏在他们心底,成为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季羡林1930年考入清华外文系,1934年毕业留德,在德国一住10年,直到1945年才回到
北京。在清华国学大师陈寅恪推荐下,季羡林任教北大,创办东语系。但他惦念的还是
清华,每逢沿着梁实秋笔下的那条古道回清华,心里总是说不出的快乐。他在《清华颂
》里写道:"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每当严冬初过,春
的信息在清华园要比别的地方来得早,阳光也比别的地方多;当青草从融化的雪地里探
出头,我们就知道春天已悄悄来了。过不了多久,满园就开满繁花,形成花山花海。再
一转眼,就听到满园蝉声,荷香飘溢。等到蝉声硝石,荷花凋零,红叶又代替了红花。
待到红叶落尽,白雪渐飘,满园就成了银妆玉塑,"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
们就盼望春天的来临。
先生之风
【主持人陈晓楠:"大学必有大师",这是20年代飘荡在清华园里的理念。因此那时的清
华出手阔绰,广聘天下名师,使清华大学群星璀璨,光耀西山。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iri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