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nghu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dau (Dau), 信区: Tsinghua
标 题: 作品/生活/灵魂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Jun 17 02:10:06 1998),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andau 的信箱 】
【 原文由 landau.bbs@bbs.net.tsinghua.edu.cn 所发表 】
发信人: Ritcov ( 卡尔松),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作品/生活/灵魂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Dec 20 03:30:18 1997)
莫扎特的作品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
【法】Camille Bellaique
傅雷 译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
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
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 后代的人听到莫扎特
的作品,对于他的命运可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但能够完全认识他的内心。
你看他多么沉着,多么高贵,多么隐藏!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来作为倾吐
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
难。他的作品只表现他长时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
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的考验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
把它沾湿。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当做愤怒的武器,来反攻上帝;他觉得从
上帝那儿得来的艺术是应当用作安慰的,而不是用作报复的。一个反抗、愤
怒、憎恨的天才固然值得钦佩,一个隐忍、宽恕、遗忘的天才,同样值得钦
佩。遗忘?岂止是遗忘!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
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一个悲壮的英雄
会叫道:“我觉得我的斗争多么猛烈!”莫扎特对于自己所感到的斗争,从
来没有在音乐上说过是猛烈的。在莫扎特最本色的音乐中,就是说不是代表
他这个或那个人物的音乐,而是纯粹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中,你找不到愤怒或
反抗,连一点儿口吻都听不见,连一点儿斗争的痕迹,或者只是一点儿挣扎
的痕迹都找不到。《g小调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的开场,《c小调幻想曲》的
开场,甚至于《安魂曲》中的“哀哭”的一段,比起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
曲》来,又算得什么?可是在这位温和的大师的门上,跟在那位悲壮的大师
的门上,同样由命运来惊心动魄地敲过几下了。但这几下的回声并没有传到
他的作品里去,因为他心中并没去回答或抵抗那命运的叩门,而是向他屈服
了。
莫扎特既不知道什么是暴力,也不知道什么是惶恐和怀疑。他不象贝多
芬那样,尤其不象瓦格纳那样,对于“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在音乐中
寻求答案;他不想解答人生的谜。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
同样的程度。对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谜,无所谓
疑问。
怎么!没有疑问没有痛苦吗?那么跟他的心灵发生关系的,跟他的心灵
协和的,又是哪一种生命呢?那不是眼前的生命,而是另外一个生命,一个
不会再有痛苦,一切都会解决了的生命。他与其说是“我们的现在”的音乐
家,不如说是“我们的将来”的音乐家,莫扎特比瓦格纳更其是未来的音乐
家。丹纳说得非常好:“他的本性爱好完全的美。”这种美只有在上帝身上
才有,只能是上帝本身。只有在上帝旁边,在上帝身上,我们才能找到这种
美,才会用那种不留余地的爱去爱这种美。但莫扎特在尘世上已经在爱那种
美了。在许多原因中间,尤其是这个原因,使莫扎特有资格称为超凡入圣的
(divine)。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8.132]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5.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