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the (老白的扇子),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嵊州简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Apr  7 08:52:52 2006)

嵊州市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系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
放县(市)之一。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个街道、1145个村、46个居委
会,总人口73.8万。现建成区面积为15.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城市化水平为34.5%。200
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财政总收入7.41亿元,增长3
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4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增长36.
2%,其中技改投入18.88亿元,增长5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分别为11291元和4951元。
历史、文化:
嵊州市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这里早在秦汉之际就建县称剡,有秦始皇东巡时挖剡坑以
泄王气的遗迹。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改称嵊县。1995年8月,撤嵊县设嵊州市。嵊州自
古以来就名声遐迩。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
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王羲之、戴逵
等人在嵊定居终老剡地;谢灵运、李白、杜甫、朱熹、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
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
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嵊州人杰地灵,她是著名经济学家
、教育家、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黄土画派
创始人刘文西,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名家名人的故乡,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也
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越剧之乡和著名的中国围棋之乡、领带之乡、竹编之乡、茶叶之乡、
建筑之乡,并被列入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嵊州竹编艺术精品
作为中国政府对外交往的珍贵礼品,备受各国领导人赞誉并被广为收藏,"沧海还珠"被浙
江省政府作为庆贺澳门回归的惟一礼品,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2001年,浙江省高考文
理科状元双双花落嵊州。
经济:
嵊州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五大支柱产业。一是领带产业。全市共
有领带企业19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领带近3亿条,占全国的五分之四,世界的
三分之一,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全球最大的领带专业批发市场
和全国十大专业市场之一的中国领带城,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日销售领带30万条,去年
销售额达17.83亿元。2002年,嵊州还新建成世界领带精品展销中心,并在香港创办了内地
首家在港投资发展的专业市场--香港中国领带城,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构筑国际领带
都市迈出了新的步伐,一个世界领带制造业基地正在嵊州崛起。二是电机产业。全市现有
各类电机及其配套件生产企业15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微电机4000万台以上,年
销售额50多亿元,已开发生产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中高档电器产品。三是厨房用具产
业。全市现有厨具企业270余家,年生产能力近400万台,年销售额10多亿元,由绍兴市普
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普田牌油烟机被评为全国免检产品。四是针织服装产业。年产绢丝
针织服装2200万件,年销售额近20亿元。五是茶叶产业。嵊州茶业源于秦汉,名起盛唐,
宋系进贡之佳品,清末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年产精制茶5.3万吨,珠茶年产量居全国
县(市)之首,是全国最大的精制珠茶加工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国的60%,名茶"越乡龙井"荣获'99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此外,机械链轮、电声器材、建材、矿产、医药化工等产业也较为发达,是中国三大链轮出口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电声配件生产基地。
资源、交通:
嵊州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硅藻土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而且埋藏浅,分布
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是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花岗岩种类多、储量大、品
位高。据探测,储量达12 亿立方米,有红、黑、紫、绿等四大系列13个品种。在国家建材
 、中国石材协会组织评定的82只中国名特优石材品种中,嵊州就占了5只。嵊州市的黄沙
资源储量在1亿吨以上,易开采且品质优良。小水电资源分布广,开发梯级化,全市小水电
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90% ,是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县(市)。嵊州市是省蚕茧重点产区,年
产蚕茧5000吨,又是中国长毛兔生产示范县(市)和长毛兔良种繁育供应中心。此外,萤石
、矿泉水、麦饭石等储量也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嵊州区位条件优越,处于杭州、宁
波、温州、金华四城市的交通对角线交点上,是浙江省实施"四小时经济圈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104国道、上三高速公路、37省道嵊义线和在建的甬金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县乡公
路四通八达,浙东陆上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突出。
新世纪的嵊州,与时俱进。全市上下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城市
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特色建市"战略,正朝着建设"特色经济强
市、越乡文化名市、国际领带都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

--
浙江老乡qq群:3493234

※ 修改:·Lethe 於 Apr  7 08:53:27 2006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45.17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17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