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child),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丽水的民俗风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11 14:20:03 2007), 转信

  丽水的民俗风情: 

  1.舞龙灯舞龙灯在全区各县市民间颇为流行。龙灯有板龙、布龙、蔑箍龙(鞠龙)三种。板龙少则数十洞(节),多则数百洞,长达数百米。缙云小溪村大龙头由72人分组抬杠,龙头与龙尾之间用花草灯板凳连接,声势非凡,蔑箍龙以茭岭最精制。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均有。 

  2.龙泉剑匠风俗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被尊为剑业的祖师。北宋时,秦溪山麓的剑池湖畔就建有剑匠的祖师庙,各剑铺的炼剑炉上都有欧冶子的神位。以往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剑匠都要备三牲祭祀祖师。清末民初,剑鞘改用兽革和珍贵的花榈木制作。采木时,要在正月初三选好树,用红纸束住树干,以三牲祭祀山神,然后到五月初五午时开斧砍树。据说这天是欧冶子炼好第一把剑、剑化龙飞天的吉祥之日。 

  3.青瓷窑工习俗在龙泉,哥窑弟窑的创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后人尊为窑业祖师爷。过去在烧鲤鱼窑、垄要的窑头,都张贴“师父榜”,师父榜除祭祀祖师神位外,并附祀山神、土地、搬柴童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鸡鱼茶饭,烧香点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然后将祭祀三牲煮熟,办桌酒席请帮工、师傅吃,称“过月”。建窑要择吉日良辰。农历七月十八为祭窑日。 

  4.菇民习俗菇民平日居家立神位,供奉吴三公和陈十四夫人。上菇山,讲究奉神。生产方面,守菇有术,创造出许多奇妙机关来捕猎,并炼就必要防身术。菇民语言,应视作神秘、隐语互通、掩外人眼目、帮会性的菇业行话。民俗文化方面,至今留传下许多与作菇有关的民歌、谚语、诗词、对联等,菇民戏(二都戏)是庆元县菇民艺术创造的杰作。 

  5.青田侨俗青田侨俗敦厚淳朴、重人情,大都寄托对侨胞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乡亲的深厚情谊。乡人出国,亲友赠送礼物叫“送顺风”。出国者动身前讨彩发兴叫“发彩头”,上车前,喝一碗红枣莲子汤,红枣喻“红早”、祝愿早点红火,莲子喻“莲花结子”,祝愿开花结果,前程美好;上车时随送柑桔,柑与根谐音,寓意不忘根本,桔与吉相近,表示大吉大利。青田侨俗寄物寓情,托言兆彩,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来源于ROOM404)
--
疯子最接近预言,他们的迷乱眼神看见了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未知。 
於是,人们不敢以火终结承载著神秘的、恐怖的预言者。 
他们只是扬帆,将这群活在疯狂与死亡边缘的预言者,放逐到了洋洋无际的汪洋。 
愚人船。这是它们的名字。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