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戒贪●戒嗔●戒痴●戒慢●戒疑),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关于南麂岛的文化--诗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Feb 28 23:32:04 2007), 转信
南麂诗词
何白,字无咎,明代乐清人,在南北雁写了许多诗词。
南魔四首
青天寒写万峰高,挂席来观碧海涛。
便欲因之龙伯国,看予一钓掣神鳌。
雾气苍凉日一丸,恍疑神鼎浴金丹。
试招夸父吞精魄,先借长风吹羽翰。
紊车如拥海神来,贝阙银城次第开。
为遣白龙翼舟楫,更教玄蜃涌楼台。
金膏水碧剩为粮,亦有鼋鼋架作梁。
倘挟飞仙问蓬阆,便遗玉舄白云乡。
王理孚,鳌江人,曾主持开垦南麂本岛。诗中附文是原有的。
南麂八咏
登高远望两峰巅,仿佛齐州九点烟;
南北戈船兹一系,兵家形胜自天然。
南麂山在平阳县东南海中,南北两峰高可瞭远,四近有什屿、大雷、小雷、后麂、长腰、大乌狠、小乌狼、马鞍、平屿九岛,星罗棋布,形势天然。汽艇未通时,南北戈船均于此寄
碇。故明代倭事起,其地即为兵家所必争。
海上兵戈几废兴,乡评庙算太腾;
德清来暮长洲死,古戌荒凉感不胜。
南麂为平阳二十四都地,明嘉靖间因避倭迁居民于内地。正德间长洲朱执讨温盘南麂诸贼,连战三月大破之。寻为闽浙势家构陷仰药死。万历中,德清许孚远抚闽,奏设南麂副总兵。时倭冠已平,不久即罢。遗迹犹有存者。
古庙宗臣祀郑森,浩然正气隘江心。
当年片土难存赵,国姓绵延直到今。
明廷平王郑成功起兵海上,谋复明室,曾驻营南麂,清亦迁界以避之。成功初名森,后赐朱姓。土人名南麂西澳为国姓澳,延平之庙在焉。
关员觅地安灯塔,飞檄同官刺探忙;
市虎成讹堪一笑,累予廿载事开荒。
清季瓯海关委员至南麂相地,立标志,以各建筑灯塔。岛民不识文字,不通语言,见委员皆西装,遂纷传外人图占。时温处巡造兼海关监督,乃闻报传檄各县探报实情。予承王大令蓝荪照请查报,始知其误。余垦草之议,即决于此时。
军政分疆错犬牙,邻人手垦怪纷拿;
瑞开北麂平南麂,一语司农奠众哗。
清制,瑞平分疆,海上以南麂北麂为界;而南麂各岛又为瑞安协水师汛地。平阳协陆师讯地则直达飞云江南岸,与县官行政区域不同。民国初年,瑞安垦牧公司影射营制,收南麂各岛报为瑞有。余(摇)引图志及营县档案,呈部力争,奉令平垦南麂,瑞垦北麂,其事遂定。
海山海水两苍浪,风雨无端仆草堂;
门户台澎依旧在,不堪晓日见扶桑。
南麂去台湾,风顺时一日程耳。余于垦草之明年,筑苍浪草堂于其上,旋为暴风所仆,与台湾之覆于暴日,有同慨焉。
乘桴浮海意堪伤,错被人呼作大王;
虚牝黄金庸计左,千家渔稻已成乡。
南麂初垦时,渔佃寥寥数十人耳。盐米零杂,均由鳌江运往。怨家乃加以“漏海大王”之名号,呈诉京省,卒以无据寝议。至今二十年挥金以万计,见者皆目笑之。而岛上居民已增至万余,且依地方制度,成立为南麂乡矣。
何诗以后又刘图,题咏如穿一一珠;
毕竟仙山人未到,帆回风引境模糊。
南麂之见于吟咏,前有何白六绝句,后有鲍台、谢青扬、陈乙、黄云霄诸家题刘大令《乘风破浪图》诸作,然皆未至其地,语多影响,飘飘乎有海上三仙山之概。(来源于中国生态旅游网)
--
上帝不是静止在他的天堂里,上帝是一个战士,他必须要作战,不停地作战,周围是茫茫的黑暗和空虚,每停顿一秒,黑暗就吞噬上来,所以上帝要不停的战斗,最惨烈灿烂的战斗,生命的大河都被战斗的血染红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0.7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