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临●举轻若重),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嵊泗列岛关于天后的信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Feb 6 20:46:20 2007), 转信
“玉殿玲珑妥尼妃,海洋楼橹悉皈依”。
在嵊泗列岛,你常可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朝向好、风水好的海湾渔岙,港内船帆桅樯,渔岙山腰上座立有玉殿玲珑的天后宫,风暴天,渔民摇橹驾舟,相邀上岸,纷纷到天后宫。他们在海上撒网捕鱼是那么粗犷豪迈,而燃烛焚香拜天后,却一改常态,小心翼翼,显得那般虔诚。
自古以来,嵊泗列岛上天后信仰十分盛行。正因为嵊泗渔场向为闽、粤、台、江、浙、沪等沿海各地渔民共同开发和利用,所以也把天后信仰习俗带到了嵊泗列岛,且广为传播,世代相传,而成为嵊泗渔民信仰风俗中,一种重要的习俗。
嵊泗渔岛的天后信仰习俗,源自福建湄州岛渔村的“妈祖”信仰。其实妈祖是一个被神化的人,被敬奉为海神的渔岛姑娘。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在湄州岛上。据《敕封天后志》、《天妃显圣录》及林氏族谱记载,林默是五代闽国都巡检林堆之女。都巡检夫妇已有一男五女,仍时常担扰一丁单传,难尽传宗接代之愿,朝夕祷告苍天再赐麟儿。一日,林妻王氏梦见观世音菩萨驾临都巡检府宅。观音大士告王氏:“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一丸,服后当慈济之赐”。王氏梦后满心欢喜,及至分娩时辰,林府内忽然“地变紫争,满室异香”,以为定产刨儿,降生的却是一女婴,且又“弥月不啼”,“邻里咸异”,故取名为林默。
林默自幼聪慧,8岁从塾师读,10岁诵经礼佛,13岁修道练法。一次她与邻里姑娘们窥井照镜,忽见一神仙捧符录拥井而上,授予林默,姑娘们惊散,而林默从容受符录,从此学会通灵变法,法力日渐神通。
湄州岛民皆捕鱼和航海经商为生,海上多有风浪险阻,海难时常发生。林默谙熟水性且又有法力,常出没波涛,拯救遇难渔夫航工商贾。16岁的一天,她在宅邸纺纱织布。母亲非常诧异,摇醒女儿追问原委。林默苏醒后痛泣不已,说是父兄渡海舟覆,兄长已遇难身亡,父亲尚奄奄一息,也危在顷刻。说着,她不顾海上风狂浪凶,一往无前地泅往父兄遇难海域,救起父亲,找到了兄长尸体。岛上乡亲父老无不赞叹林默姑娘的孝顺、善良与勇敢。
遭遇父兄遇难事件后,林默更把拯救海难为己任,她学会了变草为杉木的法术,每逢渔夫船工或商贾在海上遇难,她就赶紧拔草抛海,普济生灵。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节,林默早起焚香诵经,依依不舍地向父母家人告别后,登上湄山峰顶。此刻,忽然间祥云四合,鸥集于舟,鱼戏于水,穹宇间仿佛有阵阵丝竹管弦乐声,悠悠传至海山,林默乘长风,驾祥云,羽化飞升于苍茫海天之际……从此后,渔夫船工或商贾,就经常可以看到林默姑娘着红衣翱翔在海天,护佑着航海人。或示兆梦,或示神灯,或亲临挽救,渔舟商船获庇无数。人们感其功德,便在湄峰林默升天处,建起祠庙,尊其为妈祖,世代虔诚敬奉。此乃为我国第一座妈祖庙。宋徽宗御赐“顺济”庙额予湄洲妈祖庙,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元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清代朝廷对妈祖的封号,从“天妃”跃为“天上圣母”,直至“天后”。而嵊泗渔民则接纳了对妈祖的最高封号----“天后”,作为自己对妈祖信仰习俗的称号,称妈祖为“天后娘娘”或“娘娘菩萨”,称妈祖庙为“天后宫”。
妈祖信仰始于北宋,此后经久不息长盛不衰。而嵊泗渔岛的妈祖信仰风俗之兴起,亦应与湄洲及福建,广东渔民同步。距林默羽化升天后3年,即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朝廷令除两浙(浙东路、浙西路)渔禁,时属浙东路的神前(今嵊山)、下八山(今壁下山)和小洋山等诸岛渔场同时解禁,沿海渔民得以自由出入渔场采捕。福建渔民成群结队驾舟前来嵊泗渔场采捕,自然就将妈祖信仰风俗带到了嵊泗渔岛。他们先是在自己渔船上设置神舱、神龛,供奉妈祖塑像;后来他们上岸在靠近渔船停泊港岙的山岗,建简陋小型的庙,供奉妈祖像,如在嵊山岛,大玉湾,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还能见到年代久远的,用几块大石块垒墙,一块石板盖顶的小庙,渔民称之为“天后宫”。福建渔民到嵊泗渔场,上一座渔遍,建一座小型妈祖庙,越建越多;而且随着他们和嵊泗诸岛土著渔民的频繁接触与交往,耳染目濡,使嵊泗渔民也信奉起妈祖,开始在岛上兴建较大规模的妈祖庙,即天后宫。
“矫看仙乡东海东,弱水悠悠数峰水”。在深居东海外海、“中国海山尽处”,史有“海外仙山”之称的嵊泗列岛,天后宫几乎岛岛皆有,有的甚至一座岛上建有大小两座天后宫。
嵊泗列岛诸多天后宫中,要数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间的小洋山天后宫为最古老。小洋山早在唐代贞观初年,即建有洋山大帝庙。至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江南,不仅闽、粤渔民和江浙渔民一起赴嵊泗渔场采捕作业,而且黄淮一带及北方沿海商船亦汇聚长江下游、东海之滨谋业营生。地处长江口外、杭州湾上的小洋山,也就成为繁华的渔港商埠。船户和岛民为求海上渔捞和商航安泰,捐资集材,在洋山大帝庙旁边,建起嵊泗第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天后宫。
嵊泗列岛天后宫中,建筑规模最为宏大的要数嵊山岛上,箱子岙沙滩右上方陈钱山脚的天后宫。嵊山岛明代嘉靖年间即为千舟云集、万人齐汇的兴旺渔港,清康熙时更有福建渔民前来钓捕带鱼、黄鱼。后由福建钓船渔民发起,本岛土著渔民及各帮外来渔民共同捐资出力,“筑天后宫,并铸铁香炉一对,上铸‘陈钱山’字样”。如前述,在大玉湾临海山坡平地上,还建有天后宫小庙一座。此外,在以供奉观世音菩萨“大佛”为主的福泉庵,也辟出一室,供奉天后娘娘。
此外,在金鸡山、大小岛、泗礁山、西绿华岛和枸杞岛等渔岛上,也都有天后宫,大多为清朝时所建。
而小小壁下岛上的天后信仰习俗,则表现得尤为风趣。此岛面积仅1。19平方公里,且又分为安基、壁下两半岛,人口仅千余。但在以宁波籍渔民为主居住的壁下岛上,建有天后宫,信仰天后娘娘;而在以原籍温州一带渔民为主居住的安基岛上,却是既信仰陈太阴圣母娘娘,也信仰天后娘娘。安基岛上建有太阴宫,宫中不仅有太阴塑像,而且还供奉天后塑像。据史载和老渔民口碑资料,清光绪年间,地处东海最外端,仅有30多户渔家、百来口人居住的弹丸小岛浪岗山,当时也建有天后宫,至今,还有一道残垣留在岛上。
嵊泗诸岛的天后宫里,不仅供奉有天后娘娘塑像,而且还有许多写有祈语颂词的绸布制作的彩幅或彩旗,同时有各色船帆模型,渔民俗呼这类船模为菩萨船。一类是渔民在打造新渔船前,先适船模到天后宫,意即祈告天后,自己造新船了,并征贸易天后意愿,以求日后得到天后保佑;另一类是还愿船,即渔民或船商航海归来后,虔诚地想念是天后护佑之果,于是担送供品,焚香燃烛拜高等时,同时献上船模。至今,在嵊山福泉庵及壁下太阴宫天后娘娘塑像旁,还有船模在。
嵊泗列岛位居长江口外,江海交汇南北海运要冲,不仅沿海各地渔船众多,而且南来北往的商船、粮船和官船,也都要路过这里,或是避风锚泊,或是汲水补给,免不了上岛,朝拜天后,祈祷娘娘保佑,一路平安。这些朝拜者中,有官员,也有文人墨客。他们上岛后,即拜了天后,了了心愿,也观赏了这“海外仙山”之奇异风景,留下了不少歌咏海岛天后宫的诗作。其中明代倪谦的《天妃宫行》是这样写的:
神仙家住蓬菜岛,
风景清幽四时好;
玉花琪树紫烟生,
十二楼台卿云绕。
扶桑日出唱金鸡,
月明沧海来青鸟;
不知寒署换春秋,
一任阴阳送错晓。
古木参天有凤栖,
落花满地无人扫。
此中随意乐优游,
物外无事心机巧。
世间万虑总相忘,
自是后天长不老;
几度曾餐王母桃,
于今再食安期枣。
兴来一曲奏霓裳,
飘飘仙乐知多少;
我欲三山会里人,
尘事羁縻未能了。
矫看仙乡东海东,
弱水悠悠数峰水;
会当跨鹤御清风,
还话蓬菜拾瑶草。
古人以为“然江海泛舟以妃为命,呼号之际,神威**,或异香馥;或神灯闪烁,危楫立安”。明代归有光,有一次东海泛舟时,为求天晴、揽光辉,也情不自禁地“稽首乞天妃”,他写道:
海气常蒙蒙,半夜晨鸡犹未鸣,下视扶桑日初红……
到海忽雷雨,
高云起崔巍。
纷披船幕湿,
错落酒杯飞。
波浪半天黑,
神龙助风威。
探遐方未极,
初意遂已非。
天缘观海若,
稽首乞天妃。
愿为一日晴,
令我揽光辉。
在归有光笔下,天后神力无比,不仅能镇伏风浪,还可以降伏神龙。将天后信仰与龙王信仰,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而现代嵊泗渔民乃至燕南沿海渔民在海上遇到风浪袭击,有许多人也喜欢向天后娘娘祈祷逢凶化吉保平安,避过龙卷风之灾。
令人称奇的是,日本渔民也信仰、敬奉中国东海的海上福星----天后娘娘,东瀛岛国有300余处天后宫。
--
二十几岁的时候,天才数学家伽瓦罗已经完成他的光芒四射的五次方程代数解法。
二十几岁的时候,哥本哈根的年轻人正坐在咖啡馆里争论“猫是死是活”之量子力
学佯谬。二十几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巅覆了整个世界的时空观。二十几岁的时
候,我们在通宵自习室里准备考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