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ith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rry (戒网·学习), 信区: Algorithm
标  题: 公开密钥算法简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20日21:22:3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公开密钥算法简介
前言
在加密体系中,被美国官方批准并随后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为国际标准的DES加密
体系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标准。DES算法通过16轮代替和置换间复杂算法的结合,使得
跟踪数据的变化是相当复杂的,籍由此种复杂性及一些未被公开的DES敏感的关键技术部
分,保证了这种算法的安全性。但单密钥DES算法经国外公司组织的利用因特网资源,可
以在数天内攻破DES密钥。虽然仍然没有采用双密钥进行重复3次DES运算的3DES加密体系
被攻破的记录,但由于符合摩尔定律的当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DES体系的安全
性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忧虑,在加上DES为对称密钥算法,即其加密和解密为同一个密
钥,这在一些场合,如不同系统间的加密信息交换,对于密钥的管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
战。
因此,在一些特定场合(如IC卡技术),已经或正在采用公钥体系-非对称密钥加密体系
来完成安全性控制。Diffie和Hellman最早于1976年提出了这种加密和解密采用不同密钥
的新算法,每个系统都可以公开一个密钥,而这种公开将决不会损害其体制的保密性。

这种公钥变换实际上是某种信息进行加密运算,解密时要用一种专用密钥的方法。
2、公钥体系的优点:
公钥体制相对于传统的对称密钥体系具有许多优点:其他系统可以给指定的系统发送一
份采用同一个密钥加密(即公钥)的报文,当然这份密钥对于非交换信息的系统外而言
是受保护的,防止了恶意的信息篡改和监听,如图1:系统2和系统3都用系统1的公开密
钥与系统1通讯,即使系统2知道了系统3与系统1的通讯信息时,也无法解密出来(因为
系统1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而对于一个传统的对称密钥体系(如DES),每对系统间
都需要有一个互不相同的密钥,因此,通常N个系统就需要N*(N-1)/2个密钥,那么,
密钥的产生,和维护都比较困难。
3、公钥体系的基本原理:
在公钥体制中,系统拥有有一对称为(公开密钥,私有密钥)对的密钥组,这对密钥互
逆,系统可以公开其中的一个密钥。
P=D(d,E(e,P)) (1)
P=E(e,D(d,P)) (2)
其中:P=明文;D()=解密算法;E()=加密算法;d=私有密钥;e=公开密钥,
即,可以用私有密钥对用相应的公开密钥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如(1);
同时,也能用公开密钥将相应的私有密钥加密的密文解开,如(2);
代表式(1)、(2)表明:私有密钥和公开密钥具有互换性,即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只
是概念的不同,其实质是没有区别的。
4、RSA加密体制
RSA加密算法于1978年提出(即为发明人Rivest,shamir,Adelman的缩写),当前在许多
场合有广泛的应用,如IC卡技术,数字签名,第三方认证(如电子商务中的SSL安全认证
控制等)。
2.1、RSA加密算法简介
假设:d=解密密钥,e=加密密钥,P=明文信息,C=明问P加密后的密文信息:
则加密过程为:明文P进行e次方运算后的结果对模数n取模,如下式所示:
C=Pemod n (3)
同样,解密过程为:
P=Cdmod n (4)
将(3)式代入(4)式,经简化后得到:
P = Cdmod n =(Pe)dmod n = (Pd)emod n
即:既加密和解密过程是互逆的,可解的;同时也说明,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也是互逆
的。
因此,RSA算法系统中的加密密钥e,解密密钥d和模数是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其中:
加密密钥组为一对整数(e,n),解密密钥为对应的(d,n)。
在密钥的产生过程中,产生足够大的2个整数p,q,得到n = p*q;并产生足够大的整数e
(实用过程中通常为1024位或512位整数),使得e与(p-1)*(q-1)互素(指二者间最
大公因子为1),在根据公式:
e*d o 1 mod(p-1)*(q-1)
产生d。这样产生的e,d,n将可以满足(3)、(4)公式。
RSA加密算法涉及了大素数的产生、算术模运算。其依据是欧拉和费尔码2位数学泰斗的
数论研究成果。从上述可以看出,只要确定了素数p和q,就能知道密钥组e,d和n(当然
通过e和n,从而计算出d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在数学上一个大数的分解即使在理论上
也有相当的困难,目前知道的最快算法是指数时间,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大数数学运算
(对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其能表示的最大数比如长整型,也只能表示10位数),因此,
只要我们产生足够大的p,q(比如300位以上),就能完全保证加密体系的安全性。

--
  不在乎天长地久,就怕你从来没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