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ith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sos (存在与虚无·戒酒戒网), 信区: Algorithm
标  题: 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14日16:41:5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徐春凯 徐克尊
摘 要  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最新发展状况.对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各种实验方法作了简
介和比较.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最近Kane提出的一种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扫描隧道显
微镜(STM)实现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方案.
关键词  量子计算机,核磁共振,扫描隧道显微镜
QUANTUM COMPUTER BASED ON SINGLE ATOMS
Xu Chunkai Xu Kezun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230027)
Abstract  The latest research on quantum computers(QCs) is presented. Some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realize QC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partic
ular reference to Kane's scheme. Furthermore, a new scheme of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to realize a QC based on single atoms is proposed.
Key words  quantum compute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canning tunnelin
g microscopy
1、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可追溯到十几年前Feynman和Deutsch的工作[1],但是,直到近
年来Shor的大数因式分解量子算法[2]的提出以及量子纠错码[3]的成熟,量子计算
机的研究才有了迅猛的发展.Shor的算法将分解一个数所用的时间与这个数的位数的关系
从指数关系提高到多项式关系,大大降低了分解的时间,显示了量子计算机并行计算的
优越性.而量子纠错码是建造稳定可靠的量子计算机的基础,量子纠错码的发展成熟,使
得建造真正的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成为可能.
  最近几年,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在实验上都十分迅速.新的量子算法的提出
[4—6],各种纠错码的产生,实验上量子远程传输(quantum teleportation)[7]的
成功,基本量子逻辑门“控制非”门的实现[8—11],2—3个量子位的简单量子算法的
实验实现[12,13]以及Kane的建立较大规模的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方案[14]的提出
,都使得量子计算机一步步地向着实用阶段发展.相信建造出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的日子
不会太远.
2、目前实验上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几种方法
2.1 量子位与量子逻辑门
  量子计算机由量子位(qubit)和量子逻辑门组成.已经证明,量子计算机的任意操作
均可分解为对单量子位态矢的旋转操作和对二量子位态的“控制非”(CNOT)操作的组合
.因此,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基础是如何实现单量子位门和二量子位CNOT门.
  在实验上,单量子位门较容易实现,而CNOT门的实现却比较困难.由于对量子位的测
量会影响它的状态,使叠加态发生“塌缩”,因而不能像经典计算机那样,先对量子位
的态进行测量,再根据结果来操作.在量子计算机中,必须使量子位相互耦合,处于一种
“纠缠态”(entanglement states),这是实现CNOT门的前提.
  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方案,归纳起来有四种:光腔QED方
法、离子阱方法、核磁共振方法和量子点方法.其中,已在实验上实现了CNOT门的主要是
前三种.
2.2 三种主要实验方法简介
2.2.1 光腔QED方法
  光腔QED方法是最早提出的实现CNOT门的方法,它利用的是原子与光腔光子的相互作
用.原子的高里德伯能级[15]、光子的偏振[9]都可以作为量子位,量子位之间的耦
合通过原子与光腔作用或光子与光腔作用实现.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很难实现量子门之
间的连接,而且超导光腔需要极低温,因此这并不是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最佳方案.但是,
光腔QED方法在量子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量子远程传输实验[7]的成功,使量子
通信达到了接近实用的地步.最近又实现了原子的EPR对[16],使量子通信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
2.2.2 离子阱方法[17]
  离子阱方法用束缚在冷阱中离子的超精细结构能级作为量子位,用两束频率相差很
小的激光诱导拉曼跃迁来控制量子位的状态.调节激光的作用时间,可以实现对单量子位
态的任意旋转操作.离子通过相互间的库仑力耦合而成集体振动,不同的振动模式用不同
的声子态来表示.激光作用时与离子水平振动方向有个夹角,这样,激光的作用能同时影
响离子内部的能级和外部的集体振动,从而使二者耦合起来.通过离子的水平集体声子振
动,量子位之间实现了纠缠.离子阱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实现“多控制位非”门(cont
roln—not)操作,而不必用单量子位门和CNOT门去组合.但是,由于多个离子规则排列和
多位激光寻址等技术上的困难,很难实现很多量子位.实验上做到的是利用一个离子的内
部能级和外部振动态作为两个量子位实现CNOT门[8].
2.2.3 块体核磁共振方法(Bulk-NMR)[11]
  块体核磁共振方法是利用核自旋在磁场中的塞曼分裂作为量子位,对量子位的操纵
由射频场完成.利用不同的核磁共振频率,可以对不同的量子位进行操作.与前面两种方
法相比,Bulk-NMR方法不是基于单原子(光子、离子)的.在这种方法中,量子位是分子中
原子的核自旋,不同原子的核自旋代表不同的量子位.而量子位的态是由大量同种分子的
统计性质来表现,某一个量子位的态由相应原子的核自旋能级上的布居决定.分子中原子
之间存在核自旋相互作用,这正好可以使量子位间产生耦合,得以实现CNOT门.Bulk-NM
R方法的优点是利用了大量分子的统计性质,因此受外界干扰小,退相干时间长,而且实
验可在室温下进行.目前已经实现了2个量子位的计算机[12,13],并实现了最简单的
Deutsch算法[18]及Grover快速查找算法[4].它的缺点是不能实现较多量子位,随着
量子位的增多,分子的选择、量子位的寻址、信号的读出都将发生困难.从目前的发展来
看,还做不到6个以上的量子位.
2.3 三种主要实验方法比较
  2.2节中介绍的三种实验方法各具特点(见表1),但共同的缺点是无法实现大量量子
位.因此,它们只能用来进行一些原理性的研究,而不能作为建造实用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
表1 三种实验方法的比较
实验方法 优点 缺点
光腔QED方法 理论较为成熟;在量子通信领域有较大发展 量子门之间不易连接;需要低
温条件;实验上做不到很多量子位
离子阱方法 可以直接实现controln-not门 易受干扰;需要低温条件;多量子位有困难

核磁共振方法 受干扰小;实验可在室温下进行 对于多量子位存在理论上的困难
3 kane的基于单原子的硅基量子计算机方案[14]
3.1 基本原理
  这种方案的基础是核磁共振.与bulk-NMR方法不同的是,它的量子位是单原子的核自
旋.因此,为了防止热激发,实验需要极低温.但是,另一方面,量子位的多少却不受限
制,可以形成大规模的量子位系统,从而实现实用的量子计算机.
  方案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将31P有规律地镶嵌在半导体Si晶体表面之下,在Si晶体
表面上加一绝缘薄层隔离,薄层上是金属电极(A门和J门).外加纵向的强磁场和横向的射
频场.强磁场使31P原子的核自旋能级分裂,形成的二能级系统作为量子位;而射频场可
以翻转核自旋,从而控制量子位的态.金属电极分为A门和J门两种,A门位于各个31P原子
上方,用来寻址;J门位于两两A门之间,用来控制量子位之间的耦合.
图1 Kane方法的原理图
[Si 晶体中镶嵌一维P原子序列,P和表面的金属门之间由一绝缘层隔开.A门控制核自旋
的共振频率;J门控制相邻核自旋量子位的耦合(通过电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3.2 A门和J门
  在低温下,电子会弱束缚在31P+离子周围,形成电子云.在位于各个31P原子上方的
A门加正电压,可以提升电子云远离31P核,改变核自旋与电子的超精细作用强度,从而
控制核磁共振频率,达到“寻址”的目的.而在两个A门之间的J门加正(负)电压,可以使
相邻两31P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不重叠),即打开(关闭)两原子的电子-电子之间的耦
合.这样,不同原子的核自旋(即量子位)通过同一原子的核自旋与电子的超精细作用和不
同原子之间的电子-电子作用关联起来,也就是把不同量子位纠缠起来.A门和J门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A门的作用
(在A门加正电压,使电子云远离31P核,减弱了电子与核之间的超精细作用强度,从而降
低核磁共振频率.图中曲线为核磁共振频率随A门电压变化的关系)
图3 J门的作用
[J门控制相邻31P核间的静电势垒V,从而增强或减弱电子-电子的交换耦合(与电子云重
叠多少有关).图中曲线为V=0时的交换作用频率与相邻31P核间距离的关系]
  此外,J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协助量子位的读出.J门上电压加大会使电子-电
子作用增强,当作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核自旋态的基态和激发态就会对应于电子-电
子相互作用态的单态(|↓↓〉)和三态(|↑↓-↓↑〉),这两个态可由测量A门间的电
容来识别.
3.3 消相干
  实验选择Si∶31P系统来做量子计算机,这是因为:一方面,31P的核自旋I=1/2,
适合作为量子位;另一方面,自然丰度为92.3%的28Si的核自旋I=0,它与31P的核自旋没
有相互作用,避免了核-核之间自旋耦合带来的消相干.事实上,在低浓度31P和低温(T=
1.5K)下,电子自旋弛豫时间为几千秒,31P核自旋弛豫时间超过10h.在mK温度下,声子
限制的31P弛豫时间在1018s量级.因此,这是一个理想的非消相干系统.
  综上所述,Kane的方法利用了目前半导体加工技术,具有极强的可行性.这个方案的
实行在技术上的问题是,如何将31P原子有规律地镶嵌在Si晶体中,如何将A门电极做在
31P原子上方,以及如何对28Si晶体的同位素提纯.由于Si中含有4.7%的29Si(I=1/2)和
3.0%的30Si(I=0),必须把核自旋I不为0的29Si(它会与31P的核自旋作用而引起消相干)
去掉.此外,方案没有实验的支持.不过,这种方案是目前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最可行的方
案.如果得到实验的支持,并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就有希望制造出可以实用的计算机.

4 利用STM实现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
  尽管目前量子计算机的方案比较多,但最终实现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应该是与晶体
相结合的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目前唯一具有真正原子级分
辨率及能够进行单原子操纵的仪器.因此,在研究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时,STM成为
重要的研究工具.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利用STM实现基于单原子的量子计算机的方案.
4.1 基本原理
  在某种晶体表面有规律地镶嵌其他种类的单原子,利用镶嵌原子的能级作为量子位
.将STM探针扫描到镶嵌原子上方,并加脉冲电压,利用探针电子流激发镶嵌原子,可以
控制量子位.而量子位间的耦合可以通过相邻镶嵌原子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来实现.
4.2 量子位及单量子位门
  量子位利用的是晶体表面上镶嵌的单原子.对于块状晶体上的单原子,其能级系统是
能带结构,不适于用作量子位.但是,在晶体表面镶嵌上其他种类原子,则镶嵌原子的能
级结构有可能还保持孤立原子能级结构的特征,可以用来作为量子位.在它们之中选择一
个二能级系统,一是基态(记为|0〉),一是亚稳激发态(记为|1〉).对于基态和亚稳激
发态的识别,可以用STM测扫描隧道谱(STS)等方法.由于镶嵌原子与周围原子的功函数不
同,因此可用STM来识别,从而进行寻址.利用探针电子束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可实现两
态之间的跃迁,实现对量子位的操作.
  图4是利用STM的基于单原子的量子位及其操纵的原理图.将STM探针扫描到需要进行
操作的镶嵌原子(即量子位)上方,然后在探针和样品间加一个电压脉冲,利用隧道电子
束和镶嵌原子的作用,可以使镶嵌原子激发.由于电子使原子激发有一定的概率,因此在
恒定的电子束流和电压脉冲幅度作用下,使原子激发有一个平均时间T0.当我们在探针和
样品间加一个脉冲幅度为U0、脉冲宽度T可调的电压脉冲时,就能得到基态与激发态的不
同叠加态,相当于在二维Hilbert空间将量子位的态矢转动πT/T0.这样,通过调节T就
可以进行对单量子位的任意旋转操作,即实现了单量子位门.
图4 利用STM的基于单原子的量子位及其操纵
(在晶体表面镶嵌原子,镶嵌原子的能级结构保留了孤立原子的特性.可以选择其基态-亚
稳激发态的二能级系统作为量子位.STM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因此可以进行精确“寻址
”,并能利用探针电子束对量子位进行操作).
4.3 量子位的纠缠
  对于二量子位门和多量子位门,相邻量子位间的相互纠缠可通过两个量子位的电子
-电子相互作用来实现.原子间由于电子云的重叠而存在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其作用强度
由电子云的重叠程度来决定.由于对单量子位的操作要求不影响其他的量子位,因此两个
量子位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这样,量子位间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较弱,无法对原子的能
级产生影响.但是,可以用类似Kane方案的方法,在两量子位间加一个电极(可用多探针
STM实现),通过电极上的电压影响两量子位的电子云重叠程度,来控制它们之间的耦合
.电极加正电压时,两原子的电子云被吸引到中间,加大了重叠程度.当电场足够强时,
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会对原子能级产生可分辨的影响.这样,通过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可
以使两个量子位耦合起来形成纠缠态,从而可以实现CNOT门.
  STM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原子级分辨的仪器,这里提出的方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利用
STM的原子级分辨率,可以进行精确的寻址.而在晶体表面镶嵌原子,可以利用STM的单原
子搬迁技术进行表面加工,这已是可以实现的技术.但是,由于目前单原子识别问题还没
有得到解决,更无法确定单原子所处的态,因此方案缺少实验的支持.另外,这种方案利
用了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来使量子位耦合,作用强度较小,为了避免由热激发带来的消相
干,实验要在低温下进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合肥 230027
参考文献
[1]Feynman R P. Found. Phys.,1986,16:507—531
Deutsch D. Proc.R.Soc.London A, 1985,400:97—117
[2]Shor P W. Algorithms for Quantum Computer Computation:Discrete Logarith
ms and Factoring.in:Goldwasser S ed. Proc. 35th Annu. Symp. on Found. of Com
puter Science. Los Alamitos,CA:IEEE Comp. Soc. Press,1994.124—134
[3]Shor P W. Phys.Rev. A, 1995,52:2493—2496
[4]Grover L K. Phys.Rev. Lett.,1997,79:325—328
[5]Brassard G. Science,1997,275:627—628
[6]Collins G P. Phys.Today,1997,50:19—21
[7]Bouwmeester Dik, Pan Jian-Wei, Mattle Klaus et al. Nature,1997,390:575
—579
[8]Monroe C, Meekhof D M, King B E et al. Phys. Rev. Lett., 1995,75:4714
—4717
[9]Turchette Q A, Hood C J, Lange W et al. Phys. Rev. Lett.,1995,75:4710
—4713
[10]Barenco Adriano, Deutsch David, Ekert Artur. Phys. Rev. Lett.,1995,74
:4083—4086
[11]Gershenfeld N A, Chuang I L. Science,1997,275:350—356
[12]Chuang I L, Vandersypen L M K, Zhou Xinlan et al. Nature,1998,393:14
3—146
[13]Jones Jonathan A. Science,1998,280:229
[14]Kane B E. Nature,1998,393:133—137
[15]Maetre X, Hagley E, Nogues G et al. Phys. Rev. Lett.,1997,79:769—77
2
[16]Hagley E, Maetre X, Nogues G et al. Phys. Rev. Lett.,1997,79:1—5
[17]Cirac JI, Zoller P. Phys. Rev. Lett.,1995,74:4091—4094
[18]Deutsch D., Jozsa R. Proc. R. Soc. Lond. A, 1992,439:553—558

--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好书,应当多读几遍
风味的肘子味道不错,我还想再吃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