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ith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A (积极的人生、美好的人生), 信区: Algorithm
标 题: 现代俄语关系类动词的句模与句型研究(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3日19:40:0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现代俄语关系类动词的句模与句型研究
摘要:恩格斯认为,没有运动,没有同其它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就谈不上物质本身
。现实世界的一切物质、现象、事件都处在这样或那样的相互关系之中。关系与物质是
统一的,脱离物质的关系是不存在的,脱离关系的物质也是不存在的。
语言反映客观现实,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语言
形式得到体现。现实中的关系涉及语言的句法、词法、词汇等各个层面。句法层面体现
最一般的现实关系。这些关系主要表现为单句中词与词之间、复句的各小句之间、句际
之间的各种联系。本文首先从词汇层面,以动词为主线,对表达现实中各种关系的动词
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再分类。在异常丰富的词汇手段中,动词比之于其它词类,内部结构
最为复杂,在句法结构中活动能力最强,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我们把表达现实中
各种关系的动词称为关系类动词。根据关系类动词的功能特征,我们区分出双主体关系
动词;主、客体关系动词;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和使役性主、客体关系动词。
“无‘动’不成句”,动词是句子语义结构中心的论点现在已不再令人置疑。本文
从句法组配形式入手,以关系类动词为研究对象,构建该类动词的基本语义模式和扩展
语义模式,分析了深层语义模式,在表层句法结构中的表现形式、对应关系和深层语义
模式表达现实中某种关系在具体自然语言(俄语)中的方法、手段。
我们本着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原则,在对大量的俄语真实语料进行统计、归
纳的基础上,区分出关系类动词的三种基本语义类别,勾勒出俄语关系类动词句的句模
与句型。此项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它对通用语义码的建立、语言知识库的开发
和俄汉机器翻译系统的研制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关系类动词,句模,句型,通用语义码,俄汉机器翻译系统
1 关系类动词分类
词汇语义学研究表明,每一词汇语义类别的词都具有同一类型的非实体语义因子(
Non-substantial Seme),它们都处于同一层次,并从属于同一语义类别的核心语义因
子(Kernal Seme)。如“运动动词”(Movement verbs)的非实体因子“空间”(Spa
ce)-летать飞, 乍洄谧撸� лыть 游;“方式”(Manner)-идти
走,ползти爬;“程度”(Intensive)-,бежать 跑,нестись
慢步等,它们都从属于运动动词的核心因子“运动”(Movement)。因此,非实体因子
是动词词汇意义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实体因子(Substantial Seme)对确定动词的词汇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反映各
类情景中事件的参与者(Participant)的功能、特性、数量特征。事件参与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在情景中所起的角色作用,就构成了参与者的功能特征。参与者既可以完成主
体作用(Subject function)、使役性作用(Causative function)、客体作用(Obje
ct function),也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因果、目的、程度、状态等。
反映情景参与者功能特征的因子对动词的配价(Valency)起着制约作用。如动词н
学绉唰乍讧洄瞌悃瘛。ㄎ 于), 猝 сположиться(处于)包含有“主体
”(Subject),“地点”(Location)因子,属于二价动词,而动词 濮咬讧洄畎�
有“主体”,“客体”(Object),“工具”(Instrument)因子等,属于三价动词。
根据实体因子的功能特征,我们将俄语中关系类动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双主体关系动词(Two-subject Relative verbs)
主体关系动词表示情景中两个参与者是同等关系,两者都是情景的积极参与者。如
学缨擐瘰洄瞌悃瘢ǖ韧� оответствовать(与…相一致),д
ружить(友好)等。双主体关系动词表示的是双向的同等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变
换位置,并不引起语义关系的变化。我们用a、b代表参与者,用R代表关系,可以得到
下面的关系式:
如果a对b有关系R, 则b对a有关系R, aRb=bRa。
例如: 钵 悃绉唰乍� соответсовуют 乍唰绉唰乍学�. = Доход
ы сответствуют 猝学悃绉唰乍学�.
(支出与收入相符) (收入与支出相符)
1.2 主、客体关系动词(Subject-object Relative verbs)
主、客体关系动词表示情景中两个参与者是非同等关系。如 荮皈咬讧洄� (爱、喜
欢), 侑 缨讧悃支洄睿ㄈ【鲇冢�,принадлежать(属于)等。主、客体
关系动词表示的是单向的非同等关系,主、客体位置的变化,直接引起语义关系的变化
:
如果a对b有关系R, 则不能得出b对a有关系R,所以aRb≠bRa。
例如: '学悃� 皈咬讧� Нину.(瓦夏喜欢尼娜。)主、客体位置变换直接引起
语义关系的变化,因为瓦夏喜欢尼娜并不意味着尼娜也喜欢瓦夏。
1.3 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Causative two-subject Relative verbs)
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表示的关系不是源于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参与者之间关系是
由事件使役者的动作行为所确定的,使役者本身不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事件直接参与
者都是使役性动作的受事。根据受事者之间的关系地位,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分为:
同等关系,如: 猝学侑荮讧椐学洄� 绉唰猝唰戋支� от 荮唰绉唰鸳啵ㄇ�
好坏);
非同等关系, 如: подобить молодость 缨支悃擐� (把青春比作
春天)。
除此,使役性关系动词中还有一类使役性主、客体关系动词(Causative-subject-obje
ct Relative verbs)。这类动词的使役者同时又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使役主、客体关
系动词表示事件参与者之间的非同等关系,如:подчинять(…使从属于…)
,подчинять 猝支乍学堙瑙讧� журнала иректору(杂志
编辑部归校长领导)。
应当指出,使役性动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三价动词,并且是及物动词。为此,
我们用Rc表示使役关系,上面区分的三类动词的关系可表示为:
双客体同等关系: a Rc b = b Rc a
双客体非同等关系: a Rc b ≠ b Rc a
主、客体非同等关系: a RSc b ≠ b RSc a
非实体语义因子与实体语义因子反映了动词词汇意义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过程,抽
象的非实体语义因子可分为组合因子(Syntagmatic seme)和非组合因子(Unsyntagma
tic seme)。非组合因子不直接参与动词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只表示动
词聚合关系(Paradimatic relation),组合因子直接参与动词的组合关系,但其功能
各不相同。有的确定动词的组配价,表示深层的形式框架,有的制约参与者的语义范畴
,有的预设动词的组配变体、确定动词的组配聚合体。本文着重描述组合因子的组配价
性能和组配聚合体性能。
2 关系类动词的句模与句型
在动词的组配链中,必须或可能出现的语义因子我们称之为显性语义因子(Explic
it seme)。显性语义因子决定动词深层的组配模式。我们仍采用语言学中贯用的符号表
示法:S(Subject,主体),O(Object,客体),Caus(使役性),I(Instrument,
工具),Asp(Aspect,方面),Motiv(缘由),F(Factiv,结果),Mod(Modality
,方式),Quant(数量),L(Location,地点),Cont(Content,内容)。
关系类动词的语义模式实际上是一幅抽象的动词组配示意图,其元素由关系符R(Relat
ionship)和显性语义因子符组成,必须出现的语义因子称为必用元素(Obligatory co
mponent),可出现、可不出现的语义因子称为可选元素(Facultative component)。
俄语关系类动词有三种基本语义模式:
R --- S1 --- S2(双主体关系);
R --- S --- O (主、客体关系);
Caus R --- O1 --- O2 (使役双客体关系)和
Caus R --- S --- O (使役主、客体关系)(注:下标表示主、客体序号)。
在具体的动词语义模式中,经常出现扩展的可选元素。例如:
R --- S1 --- S2(I)- 悃唰支乍讧擐瘰洄瞌悃�
缨学� 悃唰支乍讧擐讧荮悃� со своим 猝濮鸳唰� по 洄支荮�
фон.(伊万打电话与朋友取得了联系);
R --- S --- O (Motiv) - уважать
Он 濮缨学丕学支� 缨学擐� за 支鸳� скромность. (他尊敬
伊万是由于伊万的谦虚)。
Caus R --- O1--- O2 (Asp) - 濮猝学缨擐讧缨学洄�
Конституция 濮猝学缨擐讧缨学支� 丕支擐毵讧� с мужчин
学 и в 岌猝学缨学�. (宪法赋予男女同等权利)。
根据我们对3000个常用关系类动词的统计分析,以上三种类型关系动词基本语义模
式揭示了所有关系类动词句的深层结构特征,但其表层句法结构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根据深层语义模式在表层句法结构中的表现形式作一对照分析。
2.1 基本模式
2.1.1 一一对应式
深层语义模式与表层句法结构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每个句法位对应一个语义模式元
素。我们仍采用符号表示法N(名词)V(动词)P(前置词)。
双主体关系:
S1 --- R ------- S2 S2 ----- R ------- S1
↓ ↓ ↓ 或 ↓ ↓ ↓
N11 --- V ---(P)N2x N11 ---- V ---(P)N2x (注:上标表示俄语
中的格)
抱支 р познакомился с 缨学擐唰�. 缨学� познако
мился с 抱支 ром.
(彼德认识了伊万) (伊万认识了彼德)
主、客体关系:
S------- R -------- O
↓ ↓ ↓
N11 ----- V ----(P)N2x
抱支洄� 皈咬讧� Нину. (彼德爱尼娜)
使役性双客体关系:
Caus ---- R --- O1----- O2
↓ ↓ ↓ ↓
N11 V N24 (P)N33
¨擐乍猝支� 岌唰侑擐学堙唰蕨讧� 擐学� со своим 乍猝濮鸳唰�
.(安德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朋友)。
2.1.2紧缩式
紧缩式主要用于双主体关系动词和使役双客体关系动词。它表示语义模式中两个同
等关系的必用元素在表层句法结构中紧缩为一个句法成分。
双主体关系:
S1 ----- R ----- S2 Нина и 学洄� 乍猝濮丕学�. (尼娜和卡佳
友好)
↓ ↓ ↘↙
N1 ----- V Школьники 乍猝濮丕学�.(学生们友好)
。
使役双客体关系:
Caus ---- R---- O1---- O2 Горе сроднило 咬唰郄瑙唰� и
堙唰蕨学擐乍讧猝唰�.
↓ ↓ ↓↙ ↓ ↙
N11 ---- V---- N24 Горе сроднило их.(痛苦使官
兵们更亲近了)。
2.1.3紧缩分解式
紧缩分解式表示语义模式中同等关系的元素在表层句法结构中紧缩为一个句法成分
,同时又借助词汇手段 руг с 乍猝濮鸳唰�, 蕨支丕乍� 唰咬唰郏ㄏ嗷ゼ洌�
彼此间)分解为另一支附加句法成分,同等元素在句法结构中以紧缩形式和分解形式各
出现一次。紧缩分解式主要用于双主体关系类动词句和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句。
双主体关系:
S1 ------- R ----------- S2
N V руг с 乍猝濮鸳唰�( 蕨支丕乍� 唰咬唰�
)(相互间,彼此间)
Школьники 乍猝濮丕学� руг с 乍猝濮鸳唰�.( 蕨支丕乍� с
咬唰�). (同学们相互间友好)。
使役性双客体关系:
Caus------- R------- O1 ----- O2
N11 V N24 друг с 乍猝濮鸳唰� ( 蕨支丕�
у 唰咬唰�)
Горе сродгило 咬唰郄瑙唰� руг с 乍猝濮鸳唰�.(痛苦使
战士们相互更加亲近)。
2.2扩展模式
在扩展式中除了必用元素外,还包含可选元素。
双主体关系:
R ---S1 ---S2 (Asp) (P)Nx - в 椐支�/по 椐支蕨�/ 椐支�
R ---S1 ---S2 (Fact) (P)Nx - во что/на что
R ---S1 ---S2 (Inst) (P)Nx - 椐支�/ ри 岌唰蕨唰毵� 椐支鸳�/п
唰悃猝支乍悃洄缨唰� 椐支鸳�
R ---S1 ---S2 (Cont) P Nx - о 椐支�/ 岌猝� что/ 擐学椐 т че
го
R ---S1 ---S2 (Locat) P N6 - в 椐支�
主、客体关系:
R ---S1 ---S2 (Asp) (P)Nx - в 椐支�/ 椐支�/по 椐支蕨�
R ---S1 ---S2 (Motiv) (P) N4 - за что
R ---S1 ---S2 (Mod) N5 - 椐支�
R ---S1 ---S2 (Quant) P N4 - во что
使役性关系:
使役性双客体关系动词表示双向的同等关系时,扩展语义模式与双主体关系类动词
相同,表示单向的非同等关系时,扩展语义模式与主、客体关系类动词相同。所不同的
是增加了使役性语义因子。
使役性主、客体关系类动词只表示单向的非同等关系,扩展语义模式为:
Caus ---S---R---O---I) N5 - 椐支� 岌唰乍堙濮岌学洄�
Он 岌唰乍堙濮岌学� 濮椐讧洄支荮 й благовоспитанност
ью.(他的良好教养博得老师们的好感)。
扩展语义模式中的Scaus项和I项常可以紧缩为Scaus项。例如:
Η鸳� благовоспитанность 唰乍堙濮岌学荮� учите
荮支�.(他的良好教养博得老师们的好感)。
3 结束语
林杏光先生认为:“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所有语言信息处理系统都以动词为中心,
而且都总是很重视动词再分类的研究。”我们对俄语关系类动词的句模和句型研究,利
用动词的语义组合关系,建立动态的语义分类体系,正是得益于林先生重视对动词研究
的科学思想。我们构建的关系类动词句模与句型还需进一步细化,下一步的工作是对关
系类动词按其不同的关系类型作更细的分类描写,并建立通用语义编码模式。这一研究
工作是为了满足研制俄汉机器翻译系统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的,其规模将逐渐扩大,最终
成果将体现为电子词典形式的信息产品:“现代俄汉常用动词全信息词典”(暂定名称
)。
参考文献
[1] 胡裕树、范晓. 动词研究. 河南大学版, 1995.
[2] 陈力为、袁琦主编. 计算语言学进展与应用. 清华大学版, 1995.
[3] 马庆株.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 北京语言学院版, 1992.
[4] 林杏光、王玲玲、孙德全主编. 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 北京语言学院版, 1994.
[5] 冯志伟.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 上海外语教育版, 1996.
--
人世间的事谁也无法掌握
该执著的 永不怨悔
改舍去的 不在牵挂
改珍惜的 好好把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LPCenter.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155毫秒+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