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war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k (环顾四方), 信区: Hardware
标  题: 2000年硬盘综述(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15日16:02:37 星期六), 转信


    大家在日常使用电脑当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硬盘,不过相信大家对硬盘的认识
都是十分肤浅的,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左右吧?那么笔者今天就好好地
替大家介绍一下硬盘有关地一些
尝试,以及当今的硬盘市场的动向。
  一、性能指标
  在向大家介绍硬盘技术之前,当然要让大家先知道一下有关硬盘的一些性能参数。

  1、转速:
  转速可以说是硬盘的所有指标中除了那“GB”数之外最除了容量之外最为引人注目
的性能参数了。无论哪个品牌哪个型号的硬盘,在推出市场的时候,其宣传资料里面几
乎都会用“头条”来说明其转速。因为转速对于硬盘传输速度和持续传输速度的影响实
在太大了。目前在市面上的IDE硬盘主要由两种转速组成:5400RPM和7200RPM。
  2、单碟容量:
  除了转速之外,单碟容量可以说是另外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单碟容量的大小直
接关系到整个硬盘容量的大小。因为目前的PCIDE硬盘里一般来说只能放进4张碟片,只
有IBM可以放5张,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可以不断地增加硬盘的容量,然而随着磁
碟密度的提高,磁头就必须随之越来越灵敏。传统的MR磁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单碟容量是
4.5G左右。目前,单碟容量超过5G的硬盘已经全部使用了GMR磁头。
  除了对容量大小产生影响之外,单碟容量还渴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有密切的关系,
磁道数的增加对于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大有好处,因为磁片的半径是固定的,磁道数的
增加意味着磁道间距离的缩短,而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就位时间就
会缩短,这将有助于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长则和硬盘的
持续数据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新一代GMR磁头技术确保了这个增长不会因为磁头的
灵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所以在很多时候,更高单碟容量的5400RPM硬盘会比单碟容量
较低的7200RPM硬盘速度更加快。
  3、平均寻道时间:
  这个时间指的是磁头到达目标数据所在磁道的平均时间,直接影响着硬盘的随机数
据传输速度。磁头平均寻道时间除了和上面讲述的单碟容量有关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还是磁头动力臂的运行速度。目前的主流硬盘中,除了希捷的ATA酷鱼稍快为7.6毫秒外
,其余品牌的主流型号基本为8.5~9毫秒。
  4、缓存:
  缓存也是硬盘里面相当重要的一个参数,缓存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到硬盘的整体性
能,在数据的读取过程中,硬盘里的控制芯片发出指令,将系统指令正在读取的簇的相
邻的下一个或几个簇的数据读入硬盘高速缓存,当系统指令开始要读取下一个簇的数据
的时候,硬盘便不需要重新开始一个读取动作,只需要将缓存中的数据传送到系统主存
中去就行了。因此缓存容量的加大可以使得更多的预读数据被容纳。这样系统等待的时
间被大大缩短。目前市面上主流硬盘的缓存几乎都已经加到了2M。而各个公司新推出的
产品则更是通过缓存容量来把产品定位传达给市场。2M缓存说明是主流型号,512K缓存
的则毫无疑问是定位于低端市场的廉价型号。
  二、接口
  1、SCSI与IDE
  许多朋友都很清楚,主流的硬盘接口无非就是IDE(E-IDE/ATAPI)和SCSI两种,今
天比较应用得多的当然就是IDE接口了,可是您又知道不?其实SCSI接口的资历要比IDE
深得多哦。SCSI的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在1979年由美国的Shugart公司(也就是我
们今天的希捷啦!)制订,并且在1986年获得ANSI(美国标准协会)承认的。至于IDE的
全名则是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集成设备电路,它CDC(Control Data Corporation,数据控制公司)、COMPAQ、西部数
据共同开发的磁盘控制接口,并于1989年由ANSI追认为ATA(AT Attachment,AT附加装
置)标准。为了IDE能够如此普及呢?原
因就是它不需要增加太多的设备即可构成电脑一方的主控线路,可以大大地降低系统成
本。
  2、SCSI-2与E-IDE(即ATA-2)
  早期的硬盘容量都是很小的,笔者当年买了一个270MB的硬盘,还天真地以为可以用
3年以上……1GB?天啊!想到现在……当年的硬盘所使用的磁头都是金属隔离磁头。所
以容量也高不到哪里去,不过
在进入了90年代之后,各种各样的电脑硬件都在技术上面有了飞速的发展,硬盘也不例
外。在90年代初,SCSI接口发展为SCSI-2,我们将它统称做Fast SCSI,SCISI-2的出现
,是原来的数据传输速率从5MB/s
提高为10MB/s,后来又出现了支持16位并行数据传输的Wide SCSI,将数据传输率再提高
为20MB/s。IDE当然不甘落后了,1994年,增强型的IDE接口E-IDE出现了,我们经常在主
板BIOS里面可以看见的LBA
模式就是了,使用LBA寻址方式解决了原有IDE接口无法支持高于528MB并且可以通过一个
接口接两个设备,连带数据传输率也大大增加了。E-IDE最后也有自己的名字——ATA-2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用于连接光驱、
磁带机等非硬盘设备的ATAPI规格也诞生了。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正式因为出现了ATA-2
接口,我们今天才可以到处都买得到IDE接口的硬件设备哦!
  3、SCSI-3与Ultra ATA
  时间很快来到了95年,SCSI接口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DIY口中经常说的Ultra
 SCSI诞生了,原名就是SCSI-3,将同步传输时钟频率提高到20MHz,在使用16位传输的
Wide模式时,数据传输率更可以提高至40MB/s。从那个时候开始,SCSI也成为了我们这
些DIY心目中“高性能”的代名词了。到了1997年,本来被我们看成“已经没有多大希望
”的IDE接口居然也吐气扬眉了,Ultra ATA规格横空出世,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DMA/33
模式了,数据传输率一下子提高到了33.3MB/s,这比正常模式下面的Ultra SCSI的速度
还要快!所以现在市面上面流行的硬盘都全部采用了Ultra ATA。随着硬盘速度和容量的
提高,新的磁头技术MR(磁阻磁头)和GMR(巨磁阻磁头)也出现了,并且在不断完善和
发展。
  4、Ultra2 SCSI与Ultra ATA/66
  SCSI当然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大哥”地位出让出去,在97年,最新的Ultra2 SCSI终
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市面上现在已经有许多SCSI硬盘支持Ultra 2 SCSI。不过,
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由于Ultra2 SCSI采用了LVD(低压差动)传输,不能和原有的
低速设备兼容,因此一时还不能普及,不过“普及型”的SCSI也有了不错的发展,98年
9月,数据传输率高达160MB/s的Ultra160/m 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规格正式公
布,从而掀起新一轮的SCSI热潮。
  终于轮到我们的大明星出场了,98年2月Quantum推出了支持66MB/s数据传输率的Ul
tra ATA/66标准。虽然一直到99年秋季,市场上流通的支持Ultra ATA/66的硬盘的实际
传输率都还低于33MB/s,采用UltraATA/66接口在速度方面仍旧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在跨
入到新一个千年之后,新一代Ultra ATA/66硬盘纷纷上市,性能也大大地提高了,开始
超越Ultra ATA/33极限,就拿希捷的酷鱼ATA来说吧,在使用大型的软件(譬如用WINDO
WS 2000运行大型数据库)这种极端条件下,UltraATA/33和Ultra ATA/66模式的速度甚
至会相差一倍!(001硬件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