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人一生总要不顾一切去做一件事), 信区: ITnews
标  题: 小刀马:索尼三星的合谋之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2日10:29:0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日前,索尼推出一项复苏计划,这个计划包括裁员2万名员工,幅度高达13%;结束
在日本的电视生产;急剧削减供应商的数量;同时,与其主要外国竞争对手三星电子联
合组建一个平面电视产品的合资企业。这个消费电子巨头的一举一动总是能够吸引到人
们关注的目光,尤其在其出现索尼风波之后更是如此,对索尼和三星的联合更是令人关
注。那么,二者的合谋之路又能带来什么呢?
  索尼阵痛
  虽然曾经风骚独领,但在制造一些风靡全球的产品方面,索尼的步伐已经显得有些
落后了。以越来越受欢迎的液晶显示电视机为例,索尼就落后于国内对手夏普公司以及
松下电器公司。同时,在音响、电脑、电视机及其它电子设备领域,三星、美国戴尔这
些新对手也正逐渐削弱着索尼的优势地位。三星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利润率上升了7%;
另一家韩国公司LG电子利润暴涨了93%。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索尼此前刚刚宣称
在7月到9月的季度里,其利润下降了25%。索尼曾一度受到市场极大欢迎的PS2视频游戏
利润也开始下滑。这些都是促成索尼业绩大幅度滑坡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无奈之下,索
尼变革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是三星?
  在新公布的这项计划中,同世界上第二大液晶显示器制造商三星联合成立一家合资
企业的计划颇为引人关注。索尼计划于2005年在韩国开始生产液晶显示器,该项目总投
资额约为20亿美元。有分析人士指出,这项决定对于索尼和三星而言,意在抢夺飞速发
展的液晶电视市场的领导地位。目前在这一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夏普公司,市场占
有率超过50%。通过这一协议,索尼将能够确保先进液晶显示器的稳定货源,同时也有
助于三星的液晶显示器业务在同行中保持优势地位。
  在谈到此次转变经营方针的原因时,索尼解释说:“由于液晶电视市场的发展异常
迅猛,因此认为必须大力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索尼过去没能准确把握即将取代显
像管的平板电视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现在被迫做出了这种迟到的战略转变。现
实留给索尼的选择并不多,由于索尼没有生产技术经验上的积累,而且设备投资负担太
重,因此难以从零开始建设自己的液晶生产线。
  而在和三星联合之前,外界最多的揣测是索尼将联合日立制作所的子公司日立显示
器。而且,日立有关方面也显示,“确实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开始与索尼接触。不过谈判
尚未进行到是入股还是收购的关键阶段。”由于索尼是日立显示器的大客户之一,后者
为索尼的“VAIO”个人电脑等产品提供液晶面板,双方关系密切。由于双方存在客户与
供应商的关系,自然会引起业界的各种猜测。
  不过,索尼最终并没有选择日立。其中的一个原因估计和日立本身的业绩也有关系
,由于最近几年来业绩不断恶化,日立显示器并没有进行新的大规模设备投资的余力。
日立的显示器业务2002年度销售额为1948亿日元,营业损益为亏损157亿日元,而2003年
度尽管销售额估计将大幅增加到2500亿日元,但营业损益预计将出现75亿日元亏损。20
02年度达281亿日元的设备投资额在2003年度预算中锐减到了46亿日元。而三星的影响力
和实力是有目共睹的,索尼想剑出偏锋,虽然三星是松下的一个合作伙伴,但索尼依然
要选择三星。
  技术的休克
  索尼虽然曾凭借特丽珑显像管而在业内风靡一时,但在后显像管战略中却接连受挫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曾与夏普和荷兰飞利浦等联合进行了新一代显示器技术“等离子
驱动液晶(PALC)“的开发。尽管把液晶和PDP(等离子面板)的优点融为一体的设想非
常新颖,但由于液晶和PDP的性能提高和成本削减的发展趋势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因此于
2002年索尼放弃了该技术的实用念头。这就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意外所造成的结果
。索尼在液晶面板方面的投资方针的转变也是这种不可知性的一种反映。
  三星电子宣布,作为同日本索尼公司进行合作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索尼已经开始
动工兴建第7代TFT-LCD显示器面板生产线。三星希望到2005年就能够完工的这个规模巨
大的工厂,所生产的电视所用LCD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野心不小。
  预计建厂地点所占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并且建有4条第7代TFT-LCD生产线。三星预计
这四条TFT-LCD生产线耗费资金160亿美元,而年产值将超过80亿美元。显然,三星企图
为自己确保稳固的客户基础,以防止未来陷于平面显示器面板供应过剩的困境。而Sony
则想确保具有一个大而稳定,且价格有吸引力的供货渠道,而韩国公司目前似乎最符合
这种要求,因为他们拥有有效制造大尺寸面板的技术。
  有分析师预计,三星和索尼的合作可能较像是供需双方之间的协议,而非像索尼与
爱立信组建合资企业生产手机那样的深层次的企业和品牌结盟。在三星自己有能力为其
发展筹资时,它不会希望与竞争对手共享其核心的技术。而索尼亦打算在电视市场保持
自己的强大品牌。
  合作并非首次
  以前,索尼和三星的合作已经有之。三星和索尼曾在记忆棒市场有过合作,三星电
子在其数字音频产品、数码摄像机、DVD、移动电话、PC、PDA、TV等消费类产品中都使
用索尼的记忆棒。两家公司还分享记忆棒技术,联合开发新型记忆棒产品,并共同推广
闪存技术。同样是二者的技术强项,但合作更多的是二者的供需关系,对于各自的技术
领域,渗透的很少,在LCD方面,估计也是这样一个潮流。
  合谋之路
  二者合作的一个焦点是中国市场,业界早有传闻,要想称霸世界,就需占领中国市
场,如果能够在中国市场取得骄人的战绩,自然会在全球领先。在今年年初,索尼斥资
6亿元人民币在无锡兴建生产高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器组装厂,抢滩国内LCD市场,欲与三
星做中国市场双寡头。如果这次合作成功的话,将在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索尼在无锡设有三个厂区,分别生产背投彩电、电池和笔记本电脑。从1999年开始
,索尼的VAIO电脑无论是销量还是销售额都超过了其彩电业务,仅5年的电脑事业轻而易
举超过了索尼开展近30年的彩电事业。尝到了数码甜头后的索尼,开始将自己定位于“
数码索尼”的角色。
  九十年代末期,经济繁荣造就了一批购买时尚电子产品的年轻人,三星抓住了这一
机会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而索尼的重点还放在美国和日本。在索尼建厂之前
,三星已于2002年10月在苏州动工建厂。同时,囤兵长江三角洲的LCD厂商还有美国优派
、友达光电、LGPhilips等。优派宣称要在2004年做到中国LCD第一,目标直指三星。台
湾友达光电投资1亿美元位于苏州工业园的TFT—LCD工厂今年6月正式投产。LGPhilips也
早在7月2日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如果索尼和三星的合作成功的话
,对这些竞争者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it168)
--

我可以对月亮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
我恨月亮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6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6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