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透视IT企业的“回扣”现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19 07:58:45 2002) , 转信

来自:eNet硅谷动力   阿风  

  据业内流传,某国际知名IT企业的中国公司,其市场总监职位每4、5个月就换一次人
,但是,仅仅就是这4、5个月,每个短暂在位的总监就能马上有车有房,这不能不让人惊
讶。其实,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财富迅速积累的源泉就是回扣的力量


  回扣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几乎出现各行各业,各个销售环境——只要是个人能够影
响最终决策的,就一定会有回扣疯狂生长的温床。IT业界当然也不能例外,而且,随着市
场的进一步发展,各个行业都有着信息化的需要,这时候,信息化所需设备的采购就是回
扣活动的对象;同时,各IT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IT企业的广告费支也又成了进行
回扣活动的对象。

  近两年来,IT业也演绎着越来越多的回扣现象。在几年前,一些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
时候还信誓旦旦地称不会进行一些暗箱的回扣操作,但是,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发现了中国
的国情,这些企业就马上“驯服”了,“关系”一词成了挂在跨国企业嘴巴上的口头禅,
在市场活动上,回扣活动也逐渐积聚勃发,可以说,目前,因为回扣而为IT人带来的巨额
利润已经成了埋藏在IT业内的另一道风景线,只不过它一直深埋地下,今天,eNet就要为
读者们把这道风景“挖掘”出来。

  自白

  Y君曾经先后混迹于IT的销售(Sales)与市场(Marketing)的两界,并在一些IT企业出任
很高的职务,对于回扣活动的一切有着有着深刻的观察与理解。

  Y君:我从一开始作销售起就牵涉到回扣,可以说时时刻刻在与回扣打交道。在我作销
售的几年中,光我亲手送出去的回扣就有好几百万,这样说,大家就会知道回扣的泛滥了


  其实,回扣是要分类的,有一种仅仅是感谢性质的,事先没有协商提回扣的事情,但
单子成了以后总要拿出来点钱感谢一下,这种回扣一般比例不大,单子小的更省事,一起
去哪里玩一下,找找小姐什么的就完事了。

  另外一种回扣就是正儿八经的了,双方在交易前互相协商,这个过程一般得费点周折
,当然,也有的行业或者有的人非常直接,上来就索要回扣,对这样的情况给他们一个他
们认可的回扣就可以拿到单了。

  但是,更多的客户是要察言观色,把回扣谨慎说出的。一般销售首先要与客户搞熟,
不熟悉的时候,上来就问要不要回扣,太生猛;有一定熟悉程度之后,就开始暗示,比如
,如果我们能够合作的话,一定不会亏待您的,或者是更直接,我们会给您回报的,然后
观察客户的反映。如果客户想要,是会有反映的,有时候没有反映,是说明火候还不到,
还得泡。有很多客户都是很谨慎的,即使想要回扣也从来不说,这时候要看销售有没有灵
性,要懂得默许,在客户默许回扣的条件下,双方就可以谈条件了。

  这其中对销售人员有一个很难判断的地方,就是谁才是一个项目的最终决策人。必须
准确地判断出最终决策人才能给对回扣,如果把钱给了不相关的人,就吃了哑巴亏;也有
时候,一个项目很多环节都需要全面打通。

  一般单子不大的回扣就用现金做交易,单子大的再想其他办法。很多人很小心,交易
的过程都不说话,怕别人录音,更不能够留字据。送回扣的费用,一般回去用各种方法走
帐,想办法作为其他费用处理掉。

  在很多项目中,回扣的油水很大,有的根本不能用“油水”来形容,得用“油田”。
“油田”一般存在于一些大型设备购买、金融业的系统集成、企业大规模采购、长期广告
中。有的人日常工资1000元,回扣一次拿几百万也不是没有的,就这是油田。

  销售其实很愿意看到客户拿回扣,因为拿了回扣就等于被销售上了套,大家要一起担
风险。很多时候销售一听说肯拿回扣,心理就特别塌实,特别高兴。因为捆牢了,谁也跑
不了。

  还有一种回扣是假回扣,就是销售人员本来没有给客户回扣,但对公司说客户要回扣
,再说一个比较大的名字,于是公司也给钱,最后这钱销售自己拿了。公司在这种时候也
没有办法,因为不能打电话去印证,怕丢客户,钱也就“冤枉”地给了自己的销售人员。


  总之,回扣中有很多猫腻,而且,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扣比例,也会
有不同的回扣处理方法,不能建立一个公式,要靠销售人员自己去混去闯。

  对话

  eNet:IT行业的折扣同其他行业相比,是不是更普遍一点?

  Y君:大体上应该差不多,但是,由于IT产品与服务相对复杂一些,而且价格变化很快
,这里面就给回扣以更多的生存的空间。所以有可能IT行业更适合回扣存在。

  eNet:IT业的回扣一般发生在什么场合?Y君:发生的场合很多。服务、软件、招标、
采购、硬件、广告等等,都有可能。只要是个人的决策能够影响到足够大的采购流向的地
方,就发生回扣问题。

  eNet:IT行业的折扣比例一般是多少呢?

  Y君:这个就不一定了,要看情况。

  eNet:能不能说出一个大概范围呢?

  Y君:1%-30%都有。

  eNet:色情贿赂到底在回扣交易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Y君:肯定很普遍了,不过这也与单子相关,算是辅助内容吧。

  eNet:如果单位发现了工作人员大吃回扣,一般会采取什么惩罚措施?

  Y君:开除、警告,或者干脆就不了了之了。

  eNet:为什么会不了了之呢?

  Y君:没精力去管这事、默许回扣、人情原因或者没有合适的惩罚方法等等。

  eNet:从你的自身角度来谈,你觉得回扣合理吗?

  Y君:存在就是合理,这是客观事实。

  思索

  Y君的一席话给我们以深深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个人私欲在商业行为中赤裸裸地显现
。而当这种行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可以说,回扣的普遍化既根源有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有的秩序混乱,也是由于各个
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不严格和对回扣的默视造成的。而如果真从微观上追溯原因的话,
就是因为具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分离化,即购买决策者个人利益和购买主体的
利益是分离的。因此,与其说他关心一个购买决定对所在单位意味着什么,倒不如说他更
关心买不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当决策人拿回扣的风险成本大于低于其回扣收益的
时候,他自然会大拿特拿回扣。就像本文开头的举例一样,拿到回扣能够有车有房,其风
险也就是被公司开除,由于再找一个工作不算太难,相比较回扣的巨大收益,风险太小了
,难怪每个市场总监都会收巨额回扣了。

  当这种思想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能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的关键
点也就转移到了购买决策人身上来了,甚至这种思想也写进去了教科书,称之为“回扣销
售”。在“回扣销售”的时代,业务人员需要有相当的能力。他们要会判断谁是潜在客户
、谁有决策权、他有什么需要(更多关心的是他个人有什么需要)、他能接受什么价钱……
只不过他的能力围绕在如何帮有决策权的人个人生活得更好上。

  有的公司认为回扣这种腐败大大促进了自己公司的销售,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
是,他们没有看到,在自己的销售人员为别人送回扣的同时,自己的员工也在悄悄地接受
回扣损害着公司的利益,更不必说“假回扣”现象的存在了。

  回扣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小的方向上,它会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对送回扣
方来说,回扣使产品利润降低,对收回扣方来说,有可能以更高的成本买入了同样的产品
而使资源处于浪费状态;在大的方向上,回扣的盛行实际上是在扰乱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
,如果大家都根据回扣而不是根据市场来选择交易对象,那么说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很多规
则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整个市场效率处于低下的状态。

  因此,让回扣逐渐消亡绝对是摆在我们目前必须的日程安排。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讲,
制定严格的法律,从企业角度讲,制定严格的规范都是必须的,这些措施都是加大决策人
收取回扣的风险成本,当这个成本足够大,大过其回扣收益的时候,回扣也就正式消亡了
……

  而目前,摆在管理者们面前一个难题和思索就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加回扣的风险成
本?如何才能有效地节制公司的销售或采购人员?虽然目前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制
定极为严格的惩罚措施也许是势在必行的。

  从各个企业做起,刹住回扣之风,社会和市场得到的都是一个纯净的和有益的发展空
间,我们期待……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