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财富》:美唱片公司搞不垮“新Napster”?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6 21:25:48 2002) , 转信

《财富》:美唱片公司搞不垮“新Napster”?  
(2002.08.06)   来自:新浪科技    
 
 
 
  
 
 

 
  导读:即将于8月12日出版的《财富》杂志中撰文指出,虽然名躁一时的Napster网上
免费音乐下载网站被愤怒的唱片商们在去年7月告上法庭而被迫关门,但网上免费音乐下载
活动却反而愈演愈烈,而且提供网上免费音乐下载的网站也变得更加神出鬼没,与世界各
大唱片公司们玩起了游击战。

  对于大的唱片公司们来说,Napster不仅仅是可恶,它简直就是恶魔,它抢占了唱片公
 
司们的生意。所以各大唱片公司要群起而攻之。Napster倒下了,唱片公司们本以为可以坐
下来歇口气,但没想到新的对手又站了出来,它们比Napster更加可怕——当然是对于唱片
公司来说,也许根本就没办法打倒它们。

  这种唱片公司新对手的名称叫做“文件共享服务”,即俗称的“P2P网络”。其中以K
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个网站最负盛名。这三个网站共有7百万用户,而Napster
在它的鼎盛时期也只有2百万用户。最为可怕的是,通过它们用户不仅仅可以下载音乐作品
,还可以下载各种视屏游戏、软件程序以及正在各大电影院上映的最新电影作品。

  鉴于此,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联手要向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家网站开刀就
不足为奇了。他们希望能象掐死Napster一样让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永远从这个
世界上消失。但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已经不是过去的Napster,打倒它们可不那
么容易。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虽然与Napster在工作方式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他们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组织也更加松散与行踪不定。

  美国唱片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分别代表8家唱片公司和19家制片商正对各自拥有Kazaa
、 Grokster和 Morpheus的Sharman 、Grokster和 StreamCast三家网络公司进行起诉,但
这三家公司都对美国唱片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的指控予以否认。因为这些公司都不直接运
营这些属于自己的网站,他们对于网站的事务很少过问,既然很少过问,那么他们也就用
不着承担法律责任。在去年12月由美国唱片协会发布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唱片协会承认
他们对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的指控与对Napster的指控相比显得有些软弱无力。


  就算美国唱片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打赢了这场官司,但要真正执行关闭Kazaa、 Grok
ster和 Morpheus网站的命令恐怕是难于上青天。过去Napster在运营过程当中受到中央服
务器的监控,而现在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却完全是化整为零的分散运营方式。K
azaa的发起人之一Niklas Zennstrom目前就表示,除非是Kazaa的所有用户们想关闭Kazaa
,否则要让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下课是不可能的。

  P2P网络的魅力就在于他们就在于他们是自己一点一点逐步发展起来的。36岁的Nikla
s Zennstrom和他的26岁伙伴Janus Friis对P2P网络产生、发展以至成熟的过程再也明白不
过了。2000年秋季,Niklas Zennstrom和Janus Frii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小办公室
里进行了Kazaa的开发工作,并在网上试运行。起初他们预料可能只会有几千人对他们的网
站感兴趣,但随着Napster在2001年2月受到重创之后,大量的Napster用户纷纷涌向Kazaa
网站。

  用户的大量涌入让Niklas Zennstrom和Janus Friis欣喜若狂,他们四处寻求能买下K
azaa网站的买家,最后他们找着了一个英国出生名叫Nikki Hemming的澳大利亚女人,她迅
速又招集了另外两名投资者组成了Sharman公司并收购了Kazaa网站。Niklas Zennstrom和
Janus Friis仍然被指定管理Kazaa网站,因为他俩掌握着使Kazaa网站运行的软件,该软件
的名称叫做FastTrack,FastTrack软件使Kazaa、 Grokster网站名声大著。美国唱片协会
和美国电影协会现在已经把Niklas Zennstrom和Janus Friis二人附加为个人被告。

  与Kazaa网站一样,Grokster和 Morpheus也是自身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它们之中没
有一个网站当初是为了市场利润而建立起来的。哪儿有能让音乐爱好者能获得MP3的软件,
他们就往哪儿去,除非把7百万的用户都作为附加被告,或者把每一张CD、DVD都进行加密
之外,否则唱片公司和制片商还真没有别的办法去阻止网上免费音乐的下载活动。

  虽然如此,唱片公司也没有回头路可走,全球的正版CD销量一直在下滑,去年一年全
球的CD总销量下降了5%,并且首次出现了可刻录CD盘销量超过已刻录盘销量的情况。美国
唱片协会表示,如果不对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个网站进行法律诉讼,那么就会
有成千上万的类似网站会雨后春笋般的冒将出来。

  美国唱片协会的诉讼请求中还包括了指控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个网站恶意
设计可逃避监控的网络软件。该协会还将指控Sharman 、Grokster两家公司在边远岛国上
组建以逃避监控问题。前者建于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国瓦努阿图(Vanuatu),瓦努阿图目前没
有版权法,后者建于西印度洋群岛上的Nevis岛。

  美国唱片协会甚至正在考虑更为冒险的策略,这就是把那些从Kazaa、 Grokster和 M
orpheus三个网站下载了数量极多音乐文件的用户也告上法庭。这当然会引起音乐爱好者们
的极大反感,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唱片协会有树敌过多的嫌疑。

  其实,美国唱片协会最重要的诉讼对象不是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个网站,
而恰恰是它们自己。因为美国唱片协会完全可以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提供合法的网络音
乐服务,而完全没有必要与网络势不两立。有调查表明至少有15%的P2P网络用户表示可以
接受唱片公司的网上音乐收费下载的做法。

  虽然不少唱片公司开办了网上音乐服务项目,但方法陈旧、僵化死板,更多的是把网
络当作一个销售CD的媒介,而不是让它成为真正为音乐爱好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音乐作品的
渠道与工具。因此,唱片公司在网上音乐服务上面还要加强观念的转变。

  不管怎样,目前每星期都有成百上千的音乐爱好者成为P2P网络的用户,除了Kazaa、
 Grokster和 Morpheus三个网站外,还有4、5家这样的网站。如果这些网站真的因美国唱
片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的指控而被迫关门,可以肯定的是,具有更新功能的免费音乐下载
网站会从别的地方冒出来。毕竟,网上音乐的下载已成了一种社会潮流,只靠封、堵的方
法是肯定不行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