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owsXP (海阔天空),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一场艰难的较量(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2日19:54:3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从2001年9月8日到2003年4月8日,历史之轮碾下一年七个月,全球芯片两大龙头
——Intel和威盛之间的恩恩怨怨也终于走到了终点,这场旷日持久,影响到全球
PC市场每一个领域的世纪大戏,终于以喜剧收场。经历了种种口诛笔伐、明枪暗箭
、牺牲错失,双方以“双赢”为口号,匆匆收场,就像要解释电影《英雄》中为什
么侠客们纷纷放弃杀戮,于是搬出了“天下”这个理由一样。可以说充满禅机,也
可以说本身即使充满着种种难以言传的苦衷。

所以,如果重新这两年七个月的前前后后,就会发现这段恩怨前后并没有任何
赢家、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做英雄,没有一家能够一直笑得开心——Intel没有,威
盛没有,矽统没有、主板厂商没有,消费者也没有。这两年七个月,犹如“惊梦一
场空”。

一、割席有祸

历史可能不会重演多次,但是不能保证不能重演第二次。Intel和威盛这两年
多的恩怨,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经结下。威盛推出了PC133芯片组,业界传闻
当年Intel认为PC133芯片组抢了自己810芯片组和820芯片组的市场份额,又未能跟
威盛谈妥收取多少授权金,左右都会亏,因此私下召见台湾各大主板厂商,希望他
们“不要采用PC133芯片组,坏了和Intel一直以来的联系,否则的话Intel不保证
不会‘断粮’”。随后更就PC133芯片组到底有没有侵犯Intel奔腾3处理器的相关
专利展开法律行动。在这种环境下,当年各大主板厂商也相当“默契”,没有几家
采用威盛PC133芯片组做主板,令威盛产品库存堆积如山。

随后的变化堪称经典:Intel犯下整体技术性错误,810芯片组性能发挥一般,
820芯片组更因为bug满天飞而被Intel回收,奔腾3市场一下子缺乏了顶梁柱,逼急
了的主板厂商纷纷重新与威盛回到谈判桌上,要求抢购威盛的PC133芯片组,于是
PC133大量热销,将威盛推上了主板芯片组的王座。而Intel和威盛关于奔3处理器
的侵权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

当故事成为历史,而这段历史又不太陈旧的话,那么Intel和威盛任何一方试
图去解读这段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注定了他们都多多少少带有局限性。而
随后“第二次恩怨”的发生也跟双方的当时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0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前夕,Intel已经在密锣紧鼓准备发布P4处理器和配套
的850芯片组,其时Intel认为自己对bug处理已经相当审慎,而P4处理器+850芯片
组+Rambus内存既能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利润也相当客观,而当时威盛等台湾IC厂
商已经决定采用P4处理器+DDR内存作为新一代的主推系统平台。当年DDR平台不如
现在,带宽不如Rambus平台,但是胜在廉价,因此对Intel的850平台销售会产生影
响。而当年Intel的决策人士一直认为应该维护整套P4系统的高端性能形象和利润
,以及由此而来所确立的标准,因此对台湾IC厂商所为并不特别认同,对威盛更是
特别留意。这次,他们认为已经吸取了810和820芯片组的教训,稳打稳扎,利用
P4处理器的技术标准,在对威盛芯片组的授权谈判中取得主动。

而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威盛此时同样认为自己在授权谈判中筹码颇丰,因为以陈
文琦为首的领导团队认为自己在Intel的810和820芯片组大幅溃败之际支持了
Intel处理器的市场占有率,避免了Intel在和AMD的争持中败下阵来,Intel应该报
恩;何况,其时威盛在Intel平台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矽统和扬智,Intel应该好好
联系威盛,共同推进未来的P4处理器销售才是。因此,陈文琦在谈判中定下的授权
金费用相当低。他也不认为Intel会为芯片组这个“副业”而和威盛斤斤计较。

后来事实上证明双方想得都有了偏差——Intel的850芯片组在其后相当长一段
时间里都独力难撑,影响了P4处理器的销售,因此在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上半年
打得相当艰苦;而威盛也没有想过Intel偏偏在“副业”上跟威盛纠缠得那么那么
厉害。

把后果想得太好的双方,都在后来的事实中碰了壁。


--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