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ee (德芙巧克力), 信区: ITnews
标 题: 我国芯片科研与产业扫描:都有一颗“中国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2日17:58:5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随着“龙芯”1号芯片正式投入商用,关于“中国芯”的话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中国芯”这个词频频见诸报端,但所指具体内容又不尽相同。
通用芯片一枝独秀
“龙芯”1号芯片被称为“我国第一款商品化通用高性能CPU(中央处理器)芯片”。
这款芯片采用0.18微米工艺,包含近400万个晶体管,主频最高可达266MHz,目前已用于
国产龙腾服务器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从应用的角度把CPU分为三大类:x86CPU、嵌入式CPU和其他
高性能CPU。x86CPU是指PC用的x86体系结构的CPU,主要是英特尔公司的产品,也包括美
国AMD和台湾威盛等公司与其兼容的CPU。嵌入式CPU是指应用于各种信息设备里的CPU,
一般功能不太强,主要是以低价格、低功耗为特征。其他高性能CPU是指应用于服务器和
超级计算机中的高性能CPU,例如Alpha、PowerPC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唐志敏则指出,人们常常谈论通用CPU和嵌入式C
PU,主要是根据应用模式的不同而划分的。通用CPU芯片的功能一般比较强,能运行复杂
的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但从结构上看两者并无区别,而且嵌入式CPU芯片在功能和
性能上有很大的变化范围,有些嵌入式CPU(如SONY的PS2游戏机)比通用CPU更为复杂和强
大。
由此可以看出,把“龙芯”1号归于通用CPU,是基于其功能较强、能用于服务器上
的特点。而按照倪光南院士的分法,“龙芯”1号应该归类于“其他高性能CPU”。应该
说,适合用于制造我们日常所用的个人电脑的x86CPU技术还牢牢掌握在美国公司手里。
我国台湾威盛公司通过收购美国Cyrix公司而于1999年进入x86CPU市场,是把“中国芯”
打得最响亮的公司之一,但其C3芯片只能用在低端电脑中,仅占2%的全球市场份额。
嵌入式芯片百花齐放
在“龙芯”之前,已有不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陆续宣布面世。事实上,这
些都是嵌入式芯片,只能用于网络终端或其他信息设备。
在今年的中关村电脑节期间,北京海淀区政府宣布采购1万台装有“中国芯”的网络
计算机。这些“中国芯”指的是位于中关村内的中芯微系统公司所研制的“方舟一号”
CPU,它是国内第一个0.25微米、32位的嵌入式CPU,可应用于网络计算机、宽带智能终
端、机顶盒、数字电视、交换机、工业控制等产品领域。中芯微系统公司李德磊是归国
创业人员,目前他们正在研发方舟二号芯片。
去年10月,中星微电子公司宣布其生产的“星光一号”芯片打入国际市场。这款专
用于电脑外设摄像头的“星光一号”芯片集成百万个晶体管,由归国人员邓中翰领导研
发,目前公司设在中关村。在数码摄像芯片这一领域,目前还没有跨国大公司涉入。
更早宣布研发出“中国芯”的是北京大学。1999年底,他们宣布研制出我国第一颗
具有知识产权的16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后,2001年初又研制出支持32位和16位两套指令系
统的微处理器,并设计出操作系统和信息家电的原型。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程旭
负责的课题组1994年开始进入芯片的研发,得到了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的共同支持。
倪光南院士指出,嵌入式CPU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要求较低,多数不必采用最先进、
昂贵的半导体工艺,能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半导体生产能力。而且,信息设备种类众多
,大公司很难垄断。与嵌入式CPU配套的软件,从嵌入式操作系统到在它上面运行的应用
程序,不像PC的软件那样受到微软垄断的影响,完全可以由我国公司自主开发。
集成电路制造万马奔腾
芯片制造的完整工序是: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目前,国外公司都将设计放在
本国进行,而将后几道工序转移到国外,因为那里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对于芯片制造过
程中生产的污染没有严格的控制。
各种背景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在我国加工的芯片大多也冠之以“中国芯”的名号,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9月在浦东投产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这家中
外合资企业号称“代表了目前内地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一期投资近15亿美元
,生产8英寸、0.25微米以下线宽的集成路芯片。
今年上半年,英特尔公司宣布“将对浦东的工厂进行扩建,使该厂具备封装和测试
英特尔奔腾4微处理器的能力。”这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制造出来的技术含量最高的芯片
,但同时也是最名不符实的“中国芯”。因为技术都是美国的,只有土地、工人和造成
的污染是中国的。
据统计,去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30亿美元,但由国内生产的不到10%。预计到
2005年前,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2010年时,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半
导体市场。截至去年底,科技部先后批准了上海、西安、无锡、北京、成都、杭州、深
圳等7个国家级芯片设计产业基地。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集中在中、下游的芯片制造阶段,而且从技术含量来讲,国内70
%以上的公司还在使用0.35微米及以上的制程工艺,与世界一流的工厂相差好几代。国
内半导体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多是来自国外的设计与订单,80%出口。出口的芯片有相当
一部分被再次加工后,重新进口。一个圈子绕下来,利润留在国外,国内工厂所得的只
是技术加工费。
但不管怎么说,有国家的政策鼓励,有企业的热情参与,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
信息技术空“芯”化的状况一定会得到改观。
本报记者 任建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c.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