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ee (德芙巧克力), 信区: ITnews
标  题: 英特尔微处理器研究室:摩尔定律十年后失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9日19:17:4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全球年产微处理器数量突破十亿 制造工艺已进化到纳米级
  “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更新最快的产业里,摩尔定律在未来10年将继续有效,但最终
将会随着晶体管技术在物理上的局限性使其达到极致。”英特尔微处理器研究实验室主
任Justin Rattner先生日前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明了他对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
充满了信心。
  Intel的创始人之一Gorden Moore于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预言单位平方英
寸芯片的晶体管数目每过18到24个月就将增加一倍。Moore定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芯
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已经由1971年的2300增长到今天Pentium 4处理器的4200万,即增长了
1.8万多倍。目前,微处理器的制造工艺已从微米级进化到纳米级,到明年,90纳米制造
工艺将会被运用到大量的芯片之中。
  微处理器正在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迄今为止,微处理器的应用范围
已包括从PC、笔记本电脑到服务器以及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的计算平台。“全球每年生产
的微处理器数量已突破10亿大关。其中仅英特尔公司一家每年交付使用的微处理器数量
就超过2亿片,如果将用于仪器仪表、家电等所有领域的嵌入式芯片同时计算,将是一个
天文数字。”Justin Rattner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最新的统计数据。
  在谈到与中国的芯片技术合作时,Rattner透露说,在未来的安腾芯片中将用上由英
特尔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的世界一流的编译器技术。他说,2002年,英特尔中国大学
基金项目的投资已超过130万美元,用于中国的微处理器研究基金超过50万美元。这些投
资支持了包括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在内的许多大学的相关研究,一些类似与中科院等
进行的合作项目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与此同时,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也已成为英特尔在
海外的最大研究机构。
  Rattner先生拥有英特尔院士头衔,该头衔被英特尔授予该公司少数最高级别的学术
专家。他将参加今天在京举办的INTEL微处理器研究论坛以及随后在深圳举办的2002年度
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