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gao (晓飞★偕燕同行☆洗心革面★偶已成功戒网),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主机板是景气测温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9日14:03:0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主机板是景气测温器?  
全球景气回升有限---洪淑珍
 
主机板业者今年很辛苦,需求降温、竞争加剧、杀价抢单,一连串压力使得利润掉到了四
、五年来的低点,尤其惠普合并康柏之后,代工厂商利润可能还会再下降。经过这场厮杀
之后,各家业者重新洗牌,受创最大的应该算是华硕,为什么? 
 
 
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一向温文儒雅,说起话来总是微微带笑,让人如沐春风,不过5月份
召开股东会时,他笑得有点勉强。
面对许多小股东质疑为何华硕去年每股盈余(EPS)竟然由四家一线大厂龙头老大掉到倒数
第二名、今年第一季营业毛利率只剩下16%,创下有史以来最低点,以及影响股东财产甚
大的股价两个月内从150几元重挫到100元出头……施崇棠除了不停向投资人赔不是,也只
有一再强调公司经营阶层会更努力,拟定新策略,来打拚业绩。
其实,华硕并不是唯一一家表现衰退的主机板厂商,由于美国与欧洲个人电脑(PC)市场
的需求迟迟不见回升,占全球出货量八成的台湾主机板业者存货越堆越多。英商华宝证券
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产业的平均存货已经增加到七.七星期,台湾的主要客户康柏和
惠普(已合并为新惠普)的库存也是处于高档,各为十.三星期与八.三星期。存货居高
不下的结果便是互相砍价竞争、毛利下杀,整个产业都受到冲击。
「美国复苏速度很慢,产业能见度不是很高,我们只好边走、边看、边修正(对下半年的
预测),」微星科技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高级主管指出。

主机板产业是景气的测温计

主机板是PC产业的领先指标,主机板前景不明,不仅代表着PC市场未来的走势保守,也意
谓着国际景气持续在低档来回盘旋、反覆打底,真正明显上扬可能还要等一阵子了。
美国是带领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2001年陷入谷底以后,历经了美股下跌、企业裁员和人
民所得缩水,景气复苏力道仍然有限,消费者不太愿意花钱,企业也不轻易增加电脑等设
备支出,主机板的需求怎么会好呢?
主机板需求不佳,相当程度反映了全球景气还是疲弱不振,就拿每年下半年电子业旺季来
看,以前只要遇到美国学校9月开学(back to school)和12月圣诞节,买气一定非常旺,
PC、通讯或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需求相较上半年都大幅成长,但是今年情况却不太一样。
根据美林证券研究部副总裁曾省吾的估计,今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台湾主机板业者的
出货量顶多增加10%至20%,不如以往动辄20%以上的高成长。「现在业界没有人敢说大
话,说下半年会有多好多好……景气确实不像往年热络,」曾省吾表示。
台湾业者面临的难题不仅是市场需求降温而已,惠普合并康柏成为全世界最大电脑公司之
后,最重要任务便是降低采购成本,首当其冲就是台湾的厂商。

新惠普紧缩代工厂毛利

新惠普全球营运资深副总经理Mike Winkler 6月初告诉华尔街分析师,新惠普希望在2004
年会计年度结束之前,营运成本能够节省30亿美元(新台币1000亿元左右,相当台湾四家
一线厂商2002年预估营收总和的一半)。
但这个艰钜的目标如何达成?分析师表示,关键之一绝对是整合惠普和康柏旗下的制造和
采购业务,以削减成本,尤其PC低价化趋势已经形成,PC平均售价每年都会下跌,新惠普
和其它国际大厂为了保持利润,一定会减少供应商的数量和压低给供应商的采购价。
客户把价格拉下来,对利润日渐下降的台湾主机板业者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由于产业进
入门槛不高,厂商投资一些钱就能在大陆迅速扩充生产,形成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竞争
激烈,连鸿海也已经加入战局。种种因素导致一线大厂精英、微星第一季的营业毛利率(
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都掉到10%附近,为四、五年来最低点,华硕虽然还有16%,却是
历史新低。
营业毛利下滑的趋势说明了市场已经成熟,各家公司的品质、成本与交货速度差异不大,
只能用价格来争取订单,以前爆炸性的盈余成长很难再见得到。技嘉科技董事长叶培城描
绘出将来整个产业的方向,「主机板已经相当饱和,市场要再大幅成长不容易。」
当然,新惠普的运作不见得对所有台湾代工厂商不利,为了保持竞争力,削低成本,新惠
普第三季宣布新的代工伙伴以后,可能释放出更多订单,如此一来,尽管拿到单子的厂商
利润受到压缩,可是出货量反而增加,营收和获利还是可以保持一定水平。


 
 
除了替国际大厂代工(OEM)之外,主机板业者另一个厮杀的战场在于clone(自行组装)
市场。它的特性是主打自有品牌,销售量比较少,但利润比较高。分析师表示,台湾目前
已掌控了全球clone市场九成以上占有率,景气不好,消费者对clone产品需求不如以往,
为了刺激需求,四家一线厂商加上十几家二线厂商通通杀价竞争,华硕第一季营业毛利掉
到有史以来最低点,受clone市场衰退的影响很大。
6月份的时候,电脑微处理器巨人英特尔依照每年惯例,调降产品价格,不过,和往年不同
的是,这次降价幅度非常大,以最新一代芯片Pentium 4为例,用于桌上型以及笔记型电脑
的芯片降幅最高53%。英特尔以压低价格,来拉开与竞争对手超微(AMD)的距离,一方面
也是希望价格下跌能相对带动买气。
英特尔在定价策略上越来越犀利,其实反映了PC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与英特尔同是芯片组
设计大厂的威盛电子就表示,「连英特尔都要大幅牺牲利润接单,这是PC市场需求疲弱的
警讯。」
经过去年以来市场一片厮杀之后,多年来称霸产业的华硕已经拱手让出宝座给精英,也落
在微星后面。从各家公司发布的资料显示,2001年华硕每股获利(EPS)8.19元,只小幅领
先技嘉的7.49元,却输给了精英的10.6元、微星的9.94元。EPS是股市投资人常用来衡量股
价的标准,EPS越大,表示投资人愿意购买的价钱越高,这家公司也越值钱。

精英胜出 华硕衰退

精英能够胜出,原因之一是多角化策略奏效,董事长蒋东濬表示笔记型电脑占总营收比重
已经超越了主机板,全年来看,主机板比重将低于四成,笔记型脑则突破五成,藉着调整
这两大产品线的比例,冲高营收也增加盈余。
精英的策略一向是用低价争取对价格敏感的客户,换句话说,就是利润赚得少、但数量卖
得多;华硕则是坚持以品质、形象来卖得较高价格,这种做法在需求不振、景气不好时,
不易获得消费者认同。施崇棠已经表示,华硕将会成立一家子公司,取名华擎,专门针对
低价市场推出产品,和精英对打的决心明显可见。
微星的策略是主攻OEM订单,同时抢竞争对手的单子,虽然毛利比自行组装产品来得少,数
量却大得多,整体获利还是有帮助。
华硕采取不同的做法,施崇棠表示华硕将以OEM订单与自有品牌并重,兼顾量与利润。(根
据分析师估算,华硕OEM订单的毛利率约15%,自有品牌则是25%。)
至于技嘉,一贯的策略都以毛利较高的自有品牌为主,而不是把量做大。但面临越来越白
热化的竞争,叶培城希望降低主机板的比重,引进新产品,预计今年底主机板加上绘图卡
产品占营收的比例能降到九成,明年再逐渐提升新产品的比重。
为了因应主机板市场渐趋饱和,这四家公司陆陆续续已经跨入笔记型电脑、PDA(个人数字
助理)、桌上型电脑、光驱等产品,以增加营收来源。至于将来的发展重点,他们锁定了
无线区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这种新技术前景看好,因为
它可以让笔记型电脑、PDA、手机等信息产品的使用者随时随地上网,不用像现在必须透过
电话线才能连接上网,因此许多公司都对它寄与厚望。
主机板正如大部分电子产业一样,已走过高峰期,未来如何保持现有地位,并发展有市场
潜力的新产品,将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
----------------------------------------------
- ¤╭⌒╮ ╭⌒╮ 
╱◥██◣ ╭╭ ⌒╮ 
|田︱田田|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