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华尔街日报》:中国芯片行业前路漫漫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2 15:16:44 2003) , 转信

《华尔街日报》:中国芯片行业前路漫漫 
(2003.04.02)    
 
 
 
  
 
  中国快速增长的半导体行业已开始令竞争对手屏息观望,即便在这些对手争先恐后地
要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之时。中国不到1/4的人口已可接入互联网。

  但分析师说,且慢。虽然中国新生的芯片行业看上去可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建立一个
可观的芯片产业还需假以时日。台湾地区花了约25年时间才将芯片业打造为经济增长引擎
,中国则可能需要等到一、两代国家领导人更迭之后才能做到这件事。

  美林驻香港的亚太半导体类股研究主管丹·海勒说,中国将需要10年至15年时间来追
上半导体技术的前沿水平,大约是台湾地区所需时间的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今天的芯
片行业更为发达有关,这使得中国在初涉芯片业务之时就有了一个高起点。

  但在建立半导体行业方面,中国面临许多挑战:缺乏本土人才;专利保护措施薄弱,
致使投资者不敢轻易将资金与精力投入研发之中;芯片工厂成本太高,可能高达30亿美元
,这对坏帐比例本已很高的金融体系来说是一种考验。官方的数据说,中国约20%-25%的未
清偿债务为不良贷款,但行业分析师相信,实际数字可能高达50%。

  分析师说,中国芯片业正步入正轨,这得归功于日益繁荣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和台湾地
区的间接帮助。

  中国与台湾地区虽然在政治上彼此疏远,但在经济上却有密切联系。大批台湾地区科
技公司因中国的制造成本较低而迁往中国,这帮助了中国的电子行业,中国几乎所有领先
芯片公司的负责人都来自台湾地区。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Dataquest称,中国电子行业的
繁荣受到芯片行业发展的推动。Dataquest相信,未来5年中,中国的芯片市场将以15.9%的
年增幅成长,而台湾地区的增长率为5.3%,全球为9.6%。去年,中国芯片行业的规模达到
223.4亿美元,今年应该能达到266.9亿美元。

  多年前在台湾地区,张忠谋与台湾地区政府及荷兰飞利浦电子集团合作,建立了台湾
地区第一家芯片专业制造公司,根据订单进行芯片制造。张忠谋是一位在美国受过教育、
富有远见的企业家。16年后,台湾地区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了芯片行业的领头羊
,而张忠谋正是台积电的董事长。

  当芯片业在逐步发展之时,台湾地区正在转变为一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且下游科技
行业正在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比如从生产计算器转变为生产个人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


  分析师说,中国正在走台湾地区的老路。与台湾地区一样,中国也是从低档产品起步
的。中国2002年的人均收入为963美元,台湾地区为12,900美元,中国对芯片的国内需求目
前集中在低档产品领域。大多数中国芯片生产商使用较落后的技术,如4、5、6英寸规格的
芯片制造工厂,为计算器、卡拉OK机这类低档产品生产芯片。

  根据总部位于美国的芯片行业研究公司Information Network提供的数据,2002年,中
国的芯片制造商生产约82亿块芯片,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9%。该公司称,绝大部分高性能
芯片,例如用于手机和个人电脑的芯片都是进口的。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瞄准了更高的目标。2000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旨在提高中国
芯片生产能力的五年期计划。中国希望兴建许多符合当前行业标准的8英寸芯片制造工厂。


  迄今为止,中国只有一家芯片专业制造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
公司已经成功投产8英寸芯片。这是首家直接参与行业竞争的中国公司。

  分析师称,由一位台湾地区芯片业资深人士经营的SMIC已经从政府政策中受益,中国
政府向该公司收取低价地租或免收地租,同时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中国对进口芯片征收
多达17%的增值税,而国内生产的芯片只需缴3%的增值税。

  在台湾地区,台湾地区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竞争对手联华电子都在先进的12
英寸芯片厂内生产芯片,这样可以节约近三分之一的生产成本。

  总部位于美国的芯片业研究公司Semico Research Corp.的研究人员乔安妮·伊托(Jo
anne Itow)说:“眼下,中国的芯片专业制造公司还没有对其台湾地区同行构成很大威胁
。我相信中国的芯片专业制造公司已经影响到它们的长期策略,但芯片专业制造领域将吸
引更多新的参与者,这是必然趋势。”伊托相信台湾地区芯片专业制造公司很可能会从日
益增长的中国市场中赚取利润。

  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中国芯片专业制造公司可能会抢先将那些瞄准日益增长的国
内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作为自己的客户。巨大的内地市场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使中国芯
片制造商在同台湾地区同业激烈角逐时占取上风。

  当然,当中国新建芯片厂的时候,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商也没闲着。台积电在上海兴
建芯片厂的首期工程已获台湾地区政府批准,该公司可以藉此更好地为中国的客户提供服
务。

  但台湾地区的投资政策仍存在诸多限制,这导致台积电和联华电子在中国兴建工厂的
计划被搁置。台积电只获政府批准启动首笔投资,整个建厂计划预计耗资8.98亿美元。

  虽然如此,分析师指出,台湾地区的芯片专业制造公司在拥有大批使用高性能、高利
润芯片的客户方面具备优势,并有良好的纪录证明它们有能力并愿意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


  Dataquest表示,知识产权问题是中国的一大难题,甚至连那些去海外深造后返回中国
从事芯片设计的中国工程师们,也抱怨他们的设计理念缺乏保护。

  电子产品行业的强劲增长促使政府加快制定适当的政策,执行这类政策的意愿也有所
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其重要的角色,成为下一个大型芯片
生产中心。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