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layerone (明天就要来临), 信区: ITnews
标  题: 第一颗“中国芯”将带来什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16日01:10:2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第一颗“中国芯”将带来什么
----------------------------------------------------------------------------
----
新华网 2001.07.14 09:07:36
  新华网消息  据解放军报报道(本报记者 钱晓虎)
    我国第一枚实用化CPU芯片诞生
  我国第一枚实用化的CPU芯片———“方舟-1”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由中国工程院
宋健院士、朱高峰院士等20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中芯微系统公司的“方
舟-1”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体系结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 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的水平,在我国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方舟-1”是国内第一个0.25微米、32位的CPU产品,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集成
度高等特点,主频达到166兆赫,每秒能执行2亿条指令,与奔腾Ⅱ代相当。与国外同类
芯片相比,“方舟-1”在嵌入式CPU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嵌入式芯片和我们常用的个人电脑用芯片在功能和要求上还有一定的差别,它主要
用于流程控制和信息产品。“方舟-1”可广泛应用于网络计算机、宽带智能终端、机顶
盒、数字电视、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据中国银行、北京东方电子公司等十几家用户三
个月的试用证明,基于“方舟-1”的网络计算机NC2000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完全能满
足用户的需要。
    有了自己的CPU,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已达到每年一万亿元产值的规模,成为工
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但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CPU芯片却长期依赖进口。CPU即
中央处理器,是一切信息设备的心脏,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一枚不到指甲盖大小的
CPU产品包含了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方方面面的技术,因此,被誉为IT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方舟-1”芯片成功投产,意味着中国在涉及国家、企业信息安全方面,在网络技
术方面,在各种通信系统方面及军事领域均可使用中国自己的先进CPU芯片,从而将逐步
摆脱长期以来中国信息产业依赖国外CPU的状况。“方舟—1”的研制成功对于保障我国
信息安全、提高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曾利
用西方生产的电脑设备对伊拉克实施了信息攻击。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披露,中
央情报局在伊拉克进口的法国电脑配件中安装了微型芯片,成功地干扰了伊拉克的防空
系统。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鉴定会的发言中指出,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
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我们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振兴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信息产业
  “方舟-1”是由中关村一家留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用近
三年的时间自主研制而成的。“我的公司和美国硅谷里的高科技公司没什么两样,倡导
严谨、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归国留学生李德磊在他并不豪华的会议室里
对来访者说道。李德磊在北美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历练二十年后,归国在中关村科技园区
创建了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中国的CPU。
  目前在李博士麾下聚集了80多名科技精英,他们当中有回国的留学生,国内的工程
技术人员,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李德磊博士本人则长期在国外大学和大公司从事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和超级计算机和CPU的设计,既有技术上的深厚造诣,又有工业界
的丰富经验,同时与国内外IT产业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李博士正领导着他的队伍
致力成为21世纪我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CPU芯片和有关IP产品的供货商。
  促使李博士归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信息设备市场和Linux(我国开发的操作系统
)的蓬勃兴起,李博士从中看到了推出中国CPU的最好商机。李博士在谈到中关村的创业
环境时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正在尽
一切努力使中关村的经济、法律环境和国际接轨,使我们可以全力投入到产品的开发和
市场的开拓上,而无后顾之忧。”
  据透露,中芯微系统公司的下一步目标是,与国内高技术信息产业同行合作,在CP
U、集成电路、应用软件、整机产品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产业链
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益。李德磊说,下半年他们将推出嵌入式CPU的最高级产品———“方
舟-2”。  

--
NO PAINS NO GAINS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8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