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angzg (生活如老子工作如小子), 信区: ITnews
标  题: IT风云人物(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02日09:15:4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网络之父---马云 
马云、中国杭州人,阿里巴巴创办人、首席执行官(CEO)1988
-1995: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1997: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1997-1999: 加
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1999:至今在杭州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以香港为总部,创办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第一
次融资就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创造了一个网站,一分
收入没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奇迹。


美通CEO王维嘉
Internet让当代人疯狂,让当代梦最酣, 可梦里的主角都是美国人;一位从美国斯坦
福大学获得博士学 位的中国留学生却想剪下Internet尾巴,他认为Internet自由之时,
将 是中国人近百年来第一次领导创建人类主流文明之际。这个留 学生是谁?
人,被系在大地上,唱出来的歌就没有办法不悲伤;Internet,被 系在大地上,唱出来
的自由就没有办法不做作。
1999年的圣诞节,上帝走到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家门口,放下了两份礼物:一位女婴;一
张5600万美元巨额 风险金的支票。
这位幸运的得主就是从美国斯坦福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王维嘉。这样的厚宠对硅谷里的
中国留学生 而言是破天荒第一次。
然而上帝是位势利鬼,他不会凭空赏赐 某个人。王维嘉之所以获得恩宠是因为王维嘉手
里掌握着一个 “巴掌定律”,这个“巴掌定律”让王维嘉发现、并着力开发着一 个巨
大的金矿——移动无线互联网,该市场将在未来一二十年 内有着1万亿美元的市场潜力
,该市场将取代PC市场成为全球 第一大产业。
王维嘉说:“1995年爆发的有线互联网革 命是上个世纪最深刻的一次技术革命。然而有
线互联网只能把 人所需要的状态及知识锁定在固定点上及传到固定点上。这样 人在互
联的同时就失去了活动的自由。这种互联是极不充分的 互联。如果以人为中心,100%
的互联度应是100%的人在100%的 时间里都连接在网上。按着这个标准,今天有线互联
网所造成 的互联度还不到1%。这剩下的99%就要靠移动无线互联网来完 成。”
只有剪去Internet“尾巴”,互联网才能获得 自由移动,人们也能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
获取信息,这样的互 联网被王维嘉叫作可移动的无线互联网。这种互联网一定不是 由
PC来操纵,而是由手机、掌上电脑、网机、BP机或其他便宜的 设置来操纵。为此,王维
嘉推断出一个巴掌定律:凡是小于一个巴掌的信息器件必定使用无线互联网。
然而,最早触动王维嘉要做无线互联网 的是1992年的回国之行。“我回国后,国内当时
对我特别刺激的一 个景象就是很多人都有寻呼机。我是学无线通信的,但我当时 却不
知道寻呼机是怎么工作的,我的一个同学就带我到一个寻 呼台里看了看。我一看很简单
:一台发射机、一台PC机,两个小 姐坐在那里接电话,这就是一个寻呼台。当时BP机一
个4000元,贵 得不得了。我说这个市场非常大。我们当然不能做BP机,但我们 能不能
利用Internet把它做成双向寻呼机?这是我最早的一个想 法。”
1994年,王维嘉正式成立美通公司,公司 成立伊始,便把焦点对准在无线互联网上,当
时有线互联网才 刚刚有些热度,手机也刚刚从模拟转向数字,还没有人去理会 无线互
联网。王维嘉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第一个提出无线互联 网的人。
“现在,我们是这个地球上几乎唯一的 一支既懂无线又懂Internet的队伍。另外,我们
的创新能力非常强, 美国在工程方面尤其是计算机方面,最强的是4所大学,即麻省 理
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伯克莱大学、依利诺斯大学,我们公司 的高层正好来自于这几个
大学。我们掌握着无线互联网的最核 心技术。”
“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司能像我们对 无线互联网理解得那么深刻,从技术到未来的发
展,到市场,到 应用,到硬件,到芯片,到软件,我们的理解非常全面,也非常深 刻
。”
“无线互联网产业给了中国人一次特殊 的机会。中国的手机用户将在未来一二年内超过
美国成为世界 第一;中国的寻呼机用户已经接近美国的两倍。到2007年中国移 动终端
用户会超过美国的总人口。即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大的由无线互联驱动的经济国家
。在创造这个第一大经济的过 程中,中国人可能创造出新的商务模式和网络生活方式,
并影 响西方。这将是中国人近百年来第一次领导创建人类主流文 明。”
比尔·盖茨说:由技术可以看到未来。王 维嘉也是从技术看到无线互联网的未来,但这
个未来是一片荒 野、没有人烟、没有公路,然而王维嘉说:我要创造这个未来。
“我对无线互联网未来最早是靠直觉寻 觅到的,但这种直觉是在非常深刻的技术背景上
产生的。”王维 嘉的大学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我从小 就对无
线电感兴趣,小学二年级我就开始装收音机,文化大革 命时我偷着安装了一个发射机,
那时所有的大人都不敢教我, 因为装发射机是反革命,当时找发射机电路也很难,我到
处找, 好不容易才找到。”
“我对Internet太熟悉了,1985年我去美国 时,用的就是Internet。1986年,我和我的
三位同学,还想把Internet折 腾到中国来,但最后我们没有做。我做的博士论文就是有
关网 络的。因此,我对Internet也有很深的理解。”
“当我看到Internet就要变成很大的事情 时,我想在有线Internet热潮之后,应该是什
么?我的直觉告诉我 应该是无线Internet。这种直觉非常强烈,虽然我当时并没有看到
 市场有多大,市场何时能起来,但我知道如果有一个无线数据 网能把每一寸土地都覆
盖上,能做多少事情呀。无线数据加上 便宜的终端,再加上Internet上的大量的信息,
这三者就构成无线 互联的概念”。“虽然我们不知道无线互联网到来的时间,但我 们
不能坐着等市场,如果等市场我们就等死了。因为那样的话, 主动权就不会在我们手里
,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 要创造市场。”
然而,要创造这个市场又谈何容易?因 为这个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爱迪生为
了让灯泡照亮 人类,不仅要发明灯泡,还要发明发电机,最后连电线杆埋线如 何拉到
屋里,他都要管,因为他没有办法,那是前所未有的一个 大的基础设施。我们基本上做
的就是这样一种事情。我们自己 做了一整套基础设施,从基站到交换机到网机,都是我
们自己 做出来的。因此,我们的工作量非常大,比如做网机,就有600多 个零件,我们
要自己设计芯片、设计外壳、设计软件、设计操作 系统。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电脑,而
且还是一个网络通信器,网 络七层协议在里面都有,然而还要有浏览器。因此,网机是
一个 相当复杂的东西,比掌上电脑要复杂多了。如果让我们现在做 掌上电脑,我们闭
着眼睛就能做出来。另外网机、无线电子邮件、 无线网上交易,也都是我们在世界上第
一个做出来的。”
“网机只是我们工程的一部分,我们还 要自已建基站,基站又有硬件又有软件;而且还
有网关、服务器、 交换软件、服务器软件,等等。这些做完后,你还要联机调试,做 
大量试验。首先从小规模的技术试验做起,证明了基础参数以 后,还要做大规模的技术
试验,再做用户试验,再做商用试验, 光是试验我们就在中国折腾了近三年。”
硅谷不惩罚失败,失败过的人反而受到 重用;硅谷像个宽容的王国,接纳那些半疯半骗
横冲直撞者。硅 谷里的人很普通,哪怕是微软的创始人,哪怕是诺贝尔奖的得 主们,
但硅谷将他们造就成为一代巨头,因为硅谷流出来的血 是冒险,硅谷呼出来的气是创新

1984年夏天,《人民日报》连载了一本书, 叫《硅谷热》,这深深吸引了年仅26岁的王
维嘉。当时,他还在中 国科技大学读无线电专业硕士学位。“这是斯坦福大学一位教 
授写的一本有关硅谷人创业的书,里面有惠普公司的创业故 事,也有苹果公司的创业故
事。《人民日报》连载了大约一个月。 我看了以后,特别激动,那个夏天,我有个在斯
坦福大学读博士 的大学同学回国来把那本书的原文也带了回来,我把原文整个 又读了
一遍。第二年我来到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读博士学 位。”
来到斯坦福大学,王维嘉先后师从于世 界自适应信号处理及神经元网络的鼻祖Bernard
Widrow博士,卫星 及移动通信的权威BruceLusignan博士和计算机局域网及Internet网
络 理论奠基人之一FouadTobagi博士等的教诲。王维嘉在斯坦福大学 不仅学到很多知识
和做学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被斯坦福大 学的创业精神所感染。
“创业需要很多自信,你见的多了,神秘 感就没有了。我觉得到美国读书最大的好处就
是长见识。斯坦 福大学是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地方,有27个人。你在教授 食堂
吃饭时,也许你旁边坐着的一个干巴老头就是一位诺贝尔 获得者。教我的每一位教授都
是某个领域里世界的权威和泰 斗。你看多了以后,便会认为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我
到保 罗·艾伦(微软创始人之一)公司里打了两年工,那里有很多在 世界上第一个发
明这、发明那的人,和这些人接触多了以后,也 没有觉得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
“办公司也是这样。从斯坦福大学毕业 后出去创业的人有很多:SUN的创办人是我们系
的硕士生,网景 公司(Nescape)的创办人JimClerk是我们系的教授;Yahoo!的创办 
人杨致远也是我们系的学生;Cisco创始人——那对夫妻是我们 系管计算机的。”
“斯坦福是硅谷最重要的源泉,这个学 校最重要的系就是我们这个系,我们是斯坦福D
oubleE(指Electric engineering,电机工程)的学生,中国人创业最好的条件就是我们
这 些学生,如果我们这些人不走出来创业,就太对不起老天爷了。 其实,出去创业也
没有什么神秘感,你只是敢去做就行了。因此, 我创业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
“硅谷不惩罚失败,这里从来没有人会 说,瞧,那小子办公司没有办成功。如果有人敢
去办公司,大家 就会对他很敬佩,哪怕他失败了,也会对他很敬佩。有些人因为 失败
过,去找钱时,反而更容易了。因为风险投资商认为你已经 替他付过了学费。”
“硅谷创业的人很多,就像撒种子,100 个公司创业有10个做成功,有两三个做成像Ci
sco公司这样的,就 不得了。美国社会非常鼓励创新。对中国来讲,鼓励创新其实是 一
件非常不简单的一件事,不是说你希望大家创新大家就能创 新。这要看社会能否做出很
多平衡来。比如说你要想鼓励创新 的话,你就要容忍那些半疯、甚至是半骗子的人。你
要是不容忍 那些“边际人”的话,真正的创新就出不来。你要想让非常有创 新的人能
够脱颖而出的话,你必须要容忍比创新的人做得更过 火、过头的人。对社会而言,包容
性一定要非常强才可以。假如 你给人定下千篇一律的要求,这对创新就非常不利。这对
一家 公司也是这样。这对传统上讲究控制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考 验。”
硅谷根本不缺钱,腰里揣着绿花花钞票 的风险资本家四处可见,但他们一个个老奸又巨
滑,他们不看 你的技术、不看你的产品、不看你的计划,只看你这个人。
“1993年初,我与几个伙伴准备开始折 腾办公司,我们是在我家书房里开始筹办的这家
公司。我们一 开始做模型,写软件、搭硬件都是在我的书房里进行的。1993年 11月我
开始找钱,正好这个月的周末硅谷有个网络工程师学会 举办一个风险投资的讲座,我也
参加了,正好著名风险投资商、 美藉华人陈健文也来做演讲。演讲完后,我跟他说我们
现在有 项目,他是否有兴趣,他只给了我一张名片,对我说,你给我打 电话好了。”

“然而,我给他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他没有在家,我就每天都 给他留一条言,但他没
有给我回,一个星期以后,他才给我回电 话说,你过来谈吧。我过去与他交谈后,双方
的感觉都很不错, 以后就这么谈起来了。1994年7月,我们顺利地得到1700万美元的 风
险投资。”
“陈健文现在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和首 席执行官,此前,他曾创建了Proxim公司,该公
司现在已是无线局 域网行业中首屈一指的美国上市公司。我们俩人在一起工作了 7年,
我和他已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后来跟我说,他之所以一个 星期后才给我回电话,是想考
验考验我,如果他不回电话我就 放弃不做的话,我肯定做不成事。”
“风险投资就是看人。有的风险投资商 做法更绝,你给他计划,他根本不看,他就是和
你吃饭,了解你 这个人,如果你人行,他就给你投钱。有两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 人,
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去寻找风险投资,当风险资本家把他俩 的计划看完后,却对他们说
,你们的计划是一个垃圾,不可能赚 钱。但是你们这两个人非常不错,我给你们俩人另
一份计划,你 们俩人来做,我来投资。”
“因此,在硅谷融资时,Idea(想法)不重 要,市场也不重要,技术也不重要,最重要
的是人。原因很简单, 因为靠风险投资创业的就是“敢死队”,前面根本没有路,你必
 须自己拿着镰刀和斧头披荆斩棘去开路。我朝东南方向走就可 以发现金矿,但前面我
碰上狼了,过两天我碰上一条河,我还得 过河,再过两天我还得翻山,有很多意想不到
的情况,每天都有 危机,每天都有风险。这就跟长征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 够
坚持到胜利,说明你的素质好。所以风险投资商都要看人的 素质,人的聪明程度,人的
判断能力,人的反应灵敏度,人的知 识能力,你能招到人和你能团结人的能力。”
“并不是说别的因素不重要,但人是最 重要的,然后他们才看这个市场大不大,然后再
看你的技术。这 个世纪高科技的竞争,纯粹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对此体会得特 别深。
在硅谷,Idea(想法)满地都是,钱也非常容易找,但是你想 找好人却很难。如果一家
公司能把最好的人招进自己的公司 来,做什么都会容易。”
“新世界集团对我们的投资也很简单, 我与新世界集团总经理陈永德是通过别人介绍认
识的。1999年 11月的一天,我晚上七点在香港下的飞机,9点半与陈永德先生 见面,我
们谈到晚上12点半,他当时基本就决定投给我们3000万 美元。他说你的时间够值钱的了
,三个钟头得了这么多的钱,不 久他又追加到5600万美元。”
“公司刚刚成立时不可能有很高的价 值,只是一个概念和几个人,如果你融到很多钱就
会把股权全 部卖出去,你就成为纯粹的打工者。所以,一开始应只融一点钱, 将这些
钱花得差不多时,你已经又做了很多事情,公司的价值 随之提升了很多,在这个基础上
再去融资,然后再做事,然后再 融资,一点点向前滚动。”
“当我们把公司规模做起来时,我们公 司价值已经很高了,一般的风险投资商已经不愿
意再向我们投 钱。这时,我们就需要吸引战略投资人,战略投资人不在乎你公 司的价
值有多高,只在乎对他的发展战略是否有利,因此,这时 像英特尔、IDG这样的大公司
开始向我们投资。”
“为什么后来又找到新世界呢?因为我 们现有的投资人都是美国背景,5个风险投资都
在硅谷,但我们 下一步很大部分精力在中国,新世界在中国的关系非常深,他 们投资
的基础设施如公路、电厂等,我们这个网络将来可能能 为他们服务;另外,新世界集团
虽然主做房地产,但新世界机械 主要做机械,其新方向是想做数码机械设施;第三,他
们给 China.com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他们愿意投给像我们这样 的公司。”
这三年来,就我们的整体业务而言,我们 并没有赚钱,虽然我们销售额和人员每年在翻
番增长,我们一 直是靠风险资金来生存,在2000年中,我们准备在美国Nasdaq上 市。

如果你有很多能量,最好尝试着去创业, 王维嘉说:我在一万人的公司干过,在一千人
的公司也干过,在 一百人的公司也干过。但我却有种力量使不出来之感。我出来 创业
后,发现最有刺激的是创业,创业会耗尽你所有方面的潜 能。
“我从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就去 了太平洋贝尔公司,太平洋贝尔有7万多员工,
比国内还大锅饭, 因为电话公司没有什么竞争,每年都是根据前一年的成本,再 加上
固定的利润,这就是当年的计划了。由于外界竞争不大,外 界没有什么压力,因此所有
的人开始把脑子动在公司内部上, 开始打仗,开始玩政治。而且公司大了以后,你做的
业务,与公 司的业务好坏几乎看不出什么联系来,这会使你感到非常地没 有成就感。

“我当时在技术部门,该部门是我们公 司博士最集中的地方,我们开玩笑说,如果谁扔
炸弹把我们部 门的人全都炸死,我们公司的股票不仅不会跌,反而会上涨,因 为这不
会影响我们公司的收入,只会减少我们的支出,增加我 们的利润,因为不用给我们这些
人发工资了。这样一想就觉得 自己在这里做得特别没意思。另外人没有了压力,长期呆
下去, 人也就呆傻了,以后想冲都冲不出去了。现在在美国像我们这 样创业型公司进
入大公司非常容易,但从大公司出来的人想进 入小公司就太难了。”
“我在一万人的公司干过,在一千人的 公司干过,在一百人的公司也干过。在太平洋贝
尔公司、蜂窝数 据公司、英特威尔公司我都任过职。但我却有种力量使不出来 之感。
但我出来创业后,发现最有刺激的是创业,创业会用尽或 耗尽你所有方面的才能。没有
一个人在创业时还会说自己某些 才能没能发挥出来,即使你各方面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都感到 不够用,所以你永远觉得自己有大量东西要学。企业发展越快、 发展越大,你
就越有这种感觉。”
“我们面临的挑战太多了,互联网发展 太快、变化得令人头晕目眩,我们的大方向没有
问题,团队也是 久经考验的,资金上我们也不缺,市场也很大,所有的风险都在 具体
操作上。”
1958年8月生人;血型:O型血;现任职务: 美通公司创始人、总裁;对硅谷之感慨:硅
谷是技术创新和创业 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8.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