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我国首位可视“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孕育成功(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29 17:30:51 2002) , 转信

我国首位可视“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孕育成功(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29日 11:49 新华网 
 



厚度为0.1毫米的人体首组切片
  新华网广州7月29日电(胥金章 谢新源) 我国“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第一位“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孕育”成功,计划明年问世。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和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等协作攻关。其中,第一军医大学承担关键性的人体
切片建模技术。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教授钟世镇向记者介绍,“数字化虚拟
人”是“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物人”的统称,其原理是通过先进的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计算机上操作可视的模型,包括人体的各器官和细
胞等,最终建成生物网络化的流程,即:从由几何图型的数字化“可视人”到真切实感的
数字化“物理人”,再到随心所欲的数字化“生物人”。 

  据介绍,“数字化虚拟人”是20世纪后期的新兴前沿学科,在医学、航天、航空、建
筑、机电制造、影视制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有了“数字化虚拟人”,人们事先可准
确虚拟复杂的外科手术、美容手术;可根据“数字化虚拟人”及其器官模型,研制和创造
各种手术器械、新型药物;可模拟各种交通工具对人体的意外伤害程度,研究和设计防护
设备;可模拟高温、高湿、高寒、高压等条件下人体的各种反应,以及相应的防护设施、
设备等。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韩国掌握了“虚拟可视人”技术。美国于1991年获取了人体
断面的图像和“数字化解剖人”。韩国于2000年开始“虚拟可视人”研究,通过前期实验
,获取了全世界第二例“虚拟可视人”。 

  国际专家普遍认为,掌握“虚拟可视人”技术,一般需要3年左右时间。而我国将大大
缩短这一周期。近日,第一军医大学校长李康对记者说,第一军医大学今年年初成立“数
字化虚拟人研究室”,在全国重点学科、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原林教授的组织下,科研人
员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便完成了选择标准中国人体和血管灌注方案等研究工作,6月底成
功采集到了首组“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数据,实现重大突破。 

  前不久,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实地验收认为,与美国“虚拟人创新计划”、韩国“
可视韩国人计划”相比较,我国的虚拟可视人从仪器设备先进程度、技术方法设计创新,
到铣削扫描精度定位,均有突破和进步,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