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数码时代新综合症“数码痴呆症”急速蔓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20 19:27:39 2002) , 转信

数码时代新综合症“数码痴呆症”急速蔓延  
 
2002-08-20 07:54 李光耀  
 
 

 

  【eNews消息】不久前,公司职员金基道(35岁)想给妻子挂个重要电话时,却经历了
无论如何也记不起自家电话号码的荒唐事。因为输入自家电话号码的手机也没有携带,只
好“寻问了公司人事部”。   


  在精彩纷呈的数码时代,正在急速蔓延“数码痴呆症”。 

  手机、电脑、PDA等数码器具,是扩充人类大脑容量的重大发明,但在其背后人们的脑
功能却面临衰退的危机。因此,日本最近把这种症状分类为“IT健忘症”或者“IT痴呆症
”等新精神疾病。这突出表现在熟悉数码器具的10-30多岁年龄段上。  

  “电话号码健忘症”是数码痴呆症的危险信号,由于手机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
亲友的电话号码和自家电话号码也都存于“符号键”中,诸如妻子1号,父母2号等等。公
司职员金元弼说:“我无事可挂电话,有时连自己的手机号码都记不起来。”  

  “数码世界”导致人们平均计算能力也大为下降。手机中有电子计算器,致使极简单
的计算也都依赖它。与计算器为伴的理工科学生和公司职员,很多人就连“1+1”或“2x
2”等计算也都借助计算器。裴英(36岁,研究生院博士生)称:“养成了极简单的计算都
借助计算器的习惯,因为不相信头脑计算,往往用计算器加以确认。”  

  “汉字盲”也依赖电脑,父母不再教《千字文》,在输入一本字典的电脑上,只要按
一下“汉字”键,就会出现所需汉字。  

  “爱唱曲”也是离开卡拉OK机就不会唱了,现在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显示歌词的伴奏机
。手机上的“警钟”功能,使约定时间和生日等简单信息也都让人依赖它。常利用手机功
能的大学生李宗河(25岁)说:“把火车时刻输入到手机中,但因没听见警钟而误过火车
。”  

  “数码痴呆症”是过于依赖机器,致使创意性脑力劳动急剧下降的结果。  

  日本“五野临床医学研究所”发表报告称“记忆力需要反复训练,但由于各种数码器
具,上述脑力劳动正在消失。这种‘IT痴呆’现象,意味着‘考虑将来该做什么的前瞻性
’出了问题”。  

  自从数码器具替代大脑后,储藏或消除记忆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崔柔刚(28
岁,韩东大)把日记、备忘录、照片等日常记忆,各三次分别存入了CD、软盘和记忆键中
。他说:“一旦因电脑失误而资料丢失,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记忆’”。  

  再则,爱好数码的年青一代,把失恋的痛苦也以“记忆清除”加以解除。大学生鲁渊
珠(32岁)说:“和男友分手后,把已往交换过的电子信件和数码像机照片、手机短信和
留言等全部除净了。”  

  上述“数码痴呆症”,甚至预示着人类的创新力从属于机器的严重结局。越来越多的
人们认为“写在纸上,会导致头脑迟钝,难以记忆。”韩国延世大学神经精神科院长孙锡
汉说:“由于数码器具替代大脑储存信息的作用,人的记忆能力正在退化。其结果很可能
导致离开了数码器具,就连简单的信息都记不住的严重后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