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芯片人”离我们还有多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26 10:34:58 2002) , 转信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芯片人”离我们还有多远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24日 11:57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孙家广



沃维克
  [新闻背景]:2002年美国当地时间5月10日,美国应用数码公司进行了一项具有历史意
义的移植手术--将计算机芯片植入8名实验者体内,从而产生世界首批"芯片人"。这种体积
只有米粒大小的超微型芯片将被植入实验者的背部。植入后,芯片可以被手持扫描仪读出
。扫描仪器发出的电波通过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芯片,使其传输回含有芯片携带者身份的
数据信号。而人们只需在中央计算机中输入这一数据,就可以随时调阅有关芯片携带者的
相关信息。据说,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根据芯片携带者身份的数 
据信号用来辨别身份,还可保存重要的医疗信息,因此可以用来寻找走失的老年痴呆症病
人或是小孩,对监控病情也有益处。同时,该芯片可以接收卫星发出的全球定位坐标,因
此无论芯片携带者身在何处,都可以传回方位信息,这意味着除非芯片被损坏,否则的话
永远无需担心走失。

  支持方的观点:芯片植入技术商机无限。人们可以借助体内的芯片直接与计算机进行
交流,实现多种计算机操作。此外,芯片植入体内将使残疾人能够更好地工作以及料理自
己的生活。如果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军事中,那么指挥官们绝对能做到调兵遣将于千里之外
,并且非常准确。

  反对方的声音:人类从此无隐私可言。他们认为,有了这种芯片,那么人类还有什么
隐私可言?这种芯片一旦为犯罪集团或者专制政权所掌握,那么如果受害者被他们神不知
鬼不觉植入芯片的话,那么真能控制受害者的一举一动了。

  主持人:沃维克教授给我们描述芯片人的未来究竟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还是一个近在
眼前的科学进步呢?那么如果这个美好梦想实现的话,背后是否会存在危险呢?如果有危
险的话,研究还应该继续吗?今天我们有两位科学家一起在演播室给我们探讨这些问题。
我们第一位专家就是我们联想故事的主角、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凯文·沃维克博士。另外一
位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孙家广先生。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

  首先我想问一下沃维克博士,在您今年当了三个月芯片人的过程当中,您说您能够感
受到机器,那您不能具体谈一下,您感受到计算机这意味着什么?

  沃维克(以下简称"沃"):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体验。你的感情跟体
验全都跟网络连接了起来,而且了解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未来不仅是我们的神
经系统同电脑和机器人相连,而是我们的人脑同电脑相连。

  主持人: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当您的大脑和计算机的大脑相连,
会产生什么呢?您能感觉什么呢?

  沃:这种信息给了我额外的感觉,就像一只蝙蝠一样,当我双眼被蒙起来,我也能知
道周围的情况。而我的大脑则需要把这些电波脉冲的刺激同实际的接触感连接起来。这是
大脑从前没有经历过的。这是一种额外的感觉,不同的感觉,是人类所没有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一下孙教授,听了沃维克教授这么神奇的一种描述,您觉得在
您的眼里,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吗?

  孙家广(以下简称"孙"):我觉得我很钦佩沃维克教授的思想、胆量和行动。因为现在
把芯片植入人的大脑,把人的大脑延长,把人的大脑能够事先知道系统这些功能,我觉得
这个美好的想象。现在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计算机一个芯片植入人的大脑以后,
就相当于提高人的功能,可以遥控太平洋彼岸的计算机,或者操作4千英里以外的纽约的计
算机,我觉得到目前为止,一般人难以接受的,难以想象的,因为它要靠大脑来遥控。那
么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有一个过程,现在也没有实践,它只是一
个描述。我自己觉得现在这种事情,按照中国的话来说,还是蛮悬乎的一件事。

  主持人:那沃维克教授能不能解释一下,您的大脑是怎么跟计算机联在一起的?沃:
从我们神经系统所发出的信号,现有的技术是可以把这些信号接收到的,我也同意沈教授
的观点,一切感觉都像梦一样,有许多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但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科
学未来。

  主持人:那孙教授,现在我们理解可能要把芯片人的研究往前推一步可能关键就在于
怎么把大脑的信号变成电子信号,就全世界的范围来说,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达到一个什
么样的程度?

  孙:当然现在芯片在社会上公开宣传,做了以后,我觉得真正要把大脑信号变成计算
机的信号,变成IT信号,电子信号,我自己在国际上研究很多,包括芯片,生物心里,包
括中国电子等等,很多学科在做这件事。但是据我所知目前并没有哪一个实验室发布,或
者他已经做出来一个芯片,或者做一个系统能够把一个人的大脑的信号,哪怕是刚才沃维
克教授刚才说的肢体的信号能够变成电子信号,来指挥一个开灯,指挥踢足球,指挥打高
尔夫球等等肢体动作。但是沃维克教授的观点我觉得可以接受的,大家也可以认同的。在
未来,若干年以后,多长现在还不好说,至少好长时间以后,有可能把人的大脑的信号变
成我们肢体信号,变成我们感情信号。

  主持人:沃维克教授对孙教授这样的置疑有什么需要回答的吗?

  沃:我想沈教授是对的,我们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但是它所提供的帮助那些残疾人的
机会是那么地多,而且能提高我们所有人的能力。

  主持人:孙教授我简直无法想象,人类一旦不需要学习一些书本的知识,就可以把这
些知识永久的植入你的大脑,那人类的能力将变成什么样子呢?真的很难想象。

  孙:我觉得这个想象也是很思想解放的,就是说能够敢想将来咱们敢做。但是我觉得
从现在我们国内来说,对于科学来说更多远离咱们科学的依据。刚才沃维克教授讲的通过
电脑和大脑的连接,延长人的大脑的凝能力,或者扩大人的凝能力,这个是很好的想象。
这个事情有可能实现,但是也有一条,怎么把大脑的信息变成电子信息,变成计算机信息
,这一点应该说还没有证明之后,这个我觉得是未来科学的一个很大的课题,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沃维克教授,比如说当您的身体植入了芯片之后,您觉得它对您
的身体有害吗?会对人体有害吗?

  沃:是的,我想这是我们能最早开发的可能性,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直接给予我们的
短期记忆细胞以刺激,这样给予我们一些额外的能力。但你最终是否能向世界最好的高尔
夫球手那样打高尔夫球,还要受你体能的限制。即使给你输入了最好的程序。

  主持人:孙教授,刚才我们用您的话来说,比较解放思想的一种想象,感受到了可能
在未来芯片人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但是我立刻又被沃维克教授谈到的危险性给吓住了
。的确,一半电脑控制了人脑的时候,您觉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孙:我个人觉得有一个更加文明的,更加英明的系统来控制这个电脑,我的人和电脑
的关系,我个人觉得,从现在我的观点来说,人最重要的是控制电脑。至于电脑控制人,
这个我想大家不用担心。计算机也好,电脑也好,帮助人来延长人的功能,我个人觉得现
在的机器人,或者电脑的芯片人不能够超越人。像芯片人超越人,我想那个社会就是现在
的地球社会,不是正常的社会。所以我觉得这个将来也会有一个更加高的系统来控制芯片
人,这个系统也是人。

  主持人:那沃维克教授,您刚才也说到,您承认有这种危险性存在。就是也许到有一
些人可以利用电脑系统来控制另外一些人的时候,这个世界也许会大不同。那您觉得存在
这么大危险性的科学研究,还有必要进行下去吗?沃:作为科学家,我们也有各种担心,
其中我有一个担心是同沈教授一样的,,但是相比我们不做这种研究,其危险要小得多。
这是我认为我们必须做的研究,而不是需要担心害怕的事情。

  主持人:那我们今天说的两位都同意会是比较长远未来以后的事情,人类需要始终有
理智思考这些。那么接下来在最后的时间里,我想问问两位,在可预见的,比如说就在近
几年内,我们的机器人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首先我相问一下沃维克教授。


  沃:我想在未来几年,我们的这些技术能够帮助那些脊椎有毛病的人,来帮助他们控
制身体的不同部分,帮助他们自由活动,

  孙:我很同意沃维克教授观点的,在生物医学方面会有对人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
残疾人,我们国家在"863"计划里也实施了机器人这种技能计划,就是用机器人帮助人来生
活,帮助残疾人生活,而且取得很好效果,特别是近几年就能实现的一些计划了。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