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IBM悄然易帜 厘定未来四大重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01日08:44:54 星期二), 站内信件

  2002年,IBM再次证明自己并非不善于进化的PC恐龙。从外包PC生产,出售硬盘业务
给日立公司,到将台式机、笔记本和个人电脑三个部门合而为一,在全球开展大规模“
瘦身计划”,再到收购Informix、CrossWorlds 、Metamerge、 TrelliSoft和Access360
 等软件公司,IBM向软件和服务的“变身”是如此彻底,以致今年六月英国伦敦证券交
易所竟破天荒地将其算在了软件股之列,而软件巨人微软、Oracle也对其更增敌忾之心
。 
 


  IBM由此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形”:从硬件厂商变为一家软件和服务供应
商。据统计,虽然软件在IBM总体营业收入中仅占14%,但却占总体利润的32%,而基于软
件的服务收入更占到公司总收入的四成多。 

  另一项统计显示,2001年IBM软件收入达130亿美元之巨,成为继微软之后的全球第
二大软件公司,其中,中间件业务的收入达100亿美元; 而据Gartner公司的统计,到20
02年第一季,IBM在Web应用服务器市场已经超过BEA,在数据库市场上也超过了Oracle。
 

  不过,Oracle公司的CEO埃里森对此并不认同。6月中旬,这位软件业的怪人在中国
布道时毫不留情地对上述统计结果提出了质疑。“在美国有20份调查报告,绝大多数调
查显示甲骨文在数据库市场上仍旧占有第一的位置,而只有一份报告认为IBM成了第一”
,“IBM其实现在正在挨饿,它还没有资格跟我们竞争”。 

  以口出狂言著称的埃里森所说的话,或许从反面印证了IBM给整个软件市场带来的威
胁。 

  小PC,大软件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几乎整整30年间,IBM一直是无可置疑的PC霸主。但是从1991年
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IBM落后了。这一年,IBM亏损近30亿美元,1992年亏损50亿
美元,1993年亏损更高达80亿美元。与此同时,其市场占有率和股票价格也一路走低。 

  从那时以来,尽管IBM并未放弃PC这块阵地,但无疑PC已经不再是公司的重心所在。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BM目前的战略
是“战略性地维持PC业务”,同时投入更多的力量在研发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和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丢弃PC。为此,IBM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台式机、笔记本和
个人电脑三个部门合并到了一起,将PC的制造也全部外包出去,并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于是一直处于负增长之中的PC业务被彻底边缘化了。 

  同时,IBM转而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主攻利润较高的软件和服务。在刚刚公布的2002
年第二季度200亿美元的总营业收入中,软件的营业收入为33亿美元,并且,只有这项业
务增长8%,其余全部亏损。 

  事实上,今年以来IBM已经向着小PC、大软件、大服务的业务架构迈出了决定性的几
步。例如,今年6月,IBM与日立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主营硬盘业务的公司,其中日立斥
资20.5亿美元,以购买IBM硬盘驱动器相关资产,IBM则把包括硬盘驱动业务相关的知识
产权转让给双方成立的新公司,IBM公司原硬盘部门的18000名员工也一并转入了新公司
。 

  据IBM大中华区软件部总经理吴宝淳介绍,为了在软件领域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IB
M不惜每年投资近60亿美元用于研发——2001年,IBM公司在DB2和WebSphere 的开发方面
各投入10亿美金,并在Linux上投资了10亿美元。 

  同时,IBM软件还在普及运算、语音技术、远程信息处理、自主计算、网格计算等领
域不断探索。2001年,IBM软件赢得了524项专利,超过了Oracle、 BEA、 Microsoft和C
A等四个主要竞争对手获得专利数量的总和。   

  四大主打品牌 

  1995年,IBM在公司内部将各类软件合并,成立了IBM软件集团。起初,IBM涉足的软
件领域相当多。1999年11月,IBM决定停止开发应用软件,转而与ISV合作,从此IBM开始
专门提供中间件和操作系统,并最终确立了四个主打软件品牌:WebSphere、DB2、Lotus
和Tivoli。 

  从1998年推出以后,WebSphere家族的销售就连续12个季度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
02年,IBM收购了 CrossWorlds 软件公司,将 CrossWorlds 的产品集成到 WebSphere 
软件平台中。此外,IBM 还收购了Metamerge公司,以进一步增强在目录服务器市场的地
位。凭借这两次收购,IBM进一步确立了在业务集成上的优势。 

  2001年,IBM公司斥资10亿美元购买了Informix,从而巩固了在数据库领域的领导地
位。据估计,该项收购至少给IBM数据管理业务增加了10万个客户和将近2500名技术人员
。根据 Gartner Dataquest 的报告,IBM今年的市场份额为 35%,而 Oracle 为 32%。 

  同样根据IDC的报告,Lotus在全球协作软件市场上占有38.7%的市场份额,超过竞争
对手近五个百分点。自1995年IBM以29亿美元收购了Lotus开发公司以来,该产品的用户
总数已经从220万增长到目前的8500万。 

  最后,作为业界领先的跨平台管理软件,Tivoli在2002年第2季度增长了14%。从199
6年以7.43亿美元收购Tivoli以来,IBM一直凭借它推进开放互联网标准和应用。而今年T
ivoli收购TrelliSoft和Access360公司之后,IBM在开放标准组织中的地位更为尊宠了。
 

  IBM的新奶酪 

  周伟昆日前对记者表示,在未来,硬件在IBM的未来业务构架中将越来越边缘化,围
绕软件以及服务,IBM将抓住至少十个以下的新奶酪,重点发展,“当然前提是把现有的
业务做好”。 

  周伟昆第一个提到的,就是Linux。“对于操作系统而言,Linux的存在和发展将是
未来最大的变数。” 

  1999年,在 Linux World 大会上,IBM第一次宣布支持这一急剧成长的开放源码操
作系统。次年,IBM宣布将使其所有服务器平台支持 Linux,并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各投资
 2 亿美元用于Linux 开发。这对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构成了足够大的威胁。 

  如今,IBM至少有5000多名专业人员致力于XML和Java开发,有1000多名雇员参与了5
0个与开放的互联网标准有关的开放源代码项目,还有1500多名专业人员从事Linux的工
作。此外,还有数千名IBM的雇员活跃在Apache软件基金会、OASIS、XML组织和W3C等数
百个标准组织中。“IBM将在明年推出一系列新的开放标准,为电子商务集成创造新的能
力。”周伟昆说。 

  IBM第二个看好的新奶酪,是无线市场。“无线业务包括很多,比如手机软件的开发
,这个业务我们正在做。”周伟昆透露说。 

  据他估计,无线市场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底将会形成一个2150亿
美元的市场,其中700亿美元有望成为IBM服务器、软件、业务和嵌入技术的无线市场机
遇。为此,IBM已经与华为、大唐、中兴等通讯设备提供商展开了深层合作。此外,作为
Bluetooth SIG的创始会员、WECA(无线以太网兼容性协会)的参与者,IBM还积极参与和
推动了WAP标准的形成。在移动无线产品、远程无线局域网服务以及普及运算方面,IBM
还与TDK、朗讯、思科、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结成了广泛的战略联盟,并提供一
系列高性能的无线产品和无线解决方案。 

  周伟昆看好的第三块奶酪,是网格运算。他表示,网格将给IBM提供一个向整体解决
方案提供商过渡的历史性机遇。“不过,网格运算的第一个应用模式很可能在五年以后
才会出现,而在此之前的应用只限于科研方面。” 

  IBM的第四块新奶酪,是中国市场。在周伟昆看来,尽管迄今为止IBM在中国一直做
得不错,但是IBM完全可以做得更大。他表示,今年IBM中国公司将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增
设分公司,同时中国区员工总数也将增加,远远超过目前的3000多人。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