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大唐移动陷入孤军奋战 催生3G缺钱缺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20 19:26:01 2002) , 转信

大唐移动陷入孤军奋战 催生3G缺钱缺人 
 
2002-08-20 11:22 仨 仁 
 
 

 

  2002年8月16日下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移动)北京所在的4
00多名员工召开动员大会。 

  在会场主席台两侧,挂着精心准备好的对联:领3G风骚,铁肩当道;兴民族产业,匹
夫有责。 
  
  此前,有关大唐移动的诸多传闻,在此次会议上也一一落实下来。关于大唐移动前一
阵私募基金一事,周寰并没有直接表态;对于员工流失的问题,在座各位谁都“正在紧张
”。 

  资金问题困扰3G 

 

  2001年底,渐渐清晰了目标和方向的大唐移动浮出水面(详见本报当时的独家报道《
几起几落,大唐移动风雨路》)。但是,基于上海大唐和大唐中央研究的建设架构,注定
了其一开始的运作就是“没有钱的运作”。 

  大唐移动的“家底”本不殷实。 

  虽然其有着1。5亿元的注册资本,但是,作为3G标准持有者之一,这1。5亿元显然不
足以进行后续的研究开发工作。大唐移动一位官员表示,大唐移动到明年年底约需花费6~
8亿元的资金。 

  大唐移动目前有员工900多人,其中在北京本部有员工400多人,这400多人几乎全部来
自于原先的大唐中央研究院。相比之下,这样的人数规模和这样的资金规模,显然不足以
撑起大唐移动未来的3G梦想。 

  2002年2月8日悄然挂牌(亦有媒体报道大唐移动挂牌时间为3月8日)的大唐移动,由
电信科学研究院为主要发起人,注册资金1。5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制造移动
通信设备,法定代表人周寰。当时的公司股东有电信科学研究院、上海中经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运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电信科学技术院以其经评估确认的中央研究院相关资产
4771。92万元和现金约8280万元人民币出资,占移动公司注册资本93。641%;上海中经投
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其持有上海大唐21%股权的评估价值1871。75万元人民币作为出资参股
移动公司,其中547。5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占注册资本3。65%;运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3
5万美元现金出资参股移动公司,占注册资本1。859%。;上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占0。85%。 

  所以,此前不久,业界便开始散布关于大唐移动进行私募的传言。但是,在2002年员
工大会上,大唐移动一位官员对此持不明朗态度,“大唐是进行了一定的私募,但是,受
目前国际环境的影响,遇到了一些阻力。” 

  一个“阻力”,说明了大唐移动获取资金的艰难。虽然周寰表示,大唐移动通过种种
渠道的融资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经获得政府相关无偿拨款1亿元人民币,以及获取
银行贷款3亿4千万元人民币。但是,这两个数字加起来,也不足以支撑大唐移动的下一步
运作。周寰表示,大唐移动下一步还将进行更大规模的融资,但是,大唐移动目前面临的
问题是急需解决现有的资金问题。 

  据悉,大唐移动为获得银行贷款,已经把位于学院路上的大唐电信总部大楼抵押了出
去。其破釜沉舟之心,可见一斑。 

  大唐移动作为独立法人,在此前,其主体部分之一的大唐中央研究院,主要靠大唐集
团控股的大唐电信等企业“养”着。而当初盛传由德意志银行参与进行融资的消息,如今
也没有了音信。而支持TD-SCDMA多年的西门子公司,也随着多年投入不被看好,渐渐淡出
了支持者的角色。在大唐集团院内还能留下的印迹,就是印有西门子形象的大唐移动测试
用车,像一面广告牌一般被展览着。 

  在员工大会上,周寰表示,目前大唐移动已经取得了多数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支持,但
是,他并没有详细说明有哪些公司提供了哪些支持。按照民间说法,每家大型的通信设备
公司都有相关部门针对TD-SCDMA进行密切关注,但是,他们的“支持”也只限于关注。目
前为止,飞利浦公司继西门子之后,开始关注大唐移动,据称将有一系列合作事宜。 

  一位无线通信业人士说,无线通信的投入是巨大的。一般而言,对某种技术的投入,
实际上是拿一个公司的前途去赌命。如果赌成了,这个公司将长得非常大,如果赌输了,
这家公司只能面临死亡。 

  GSM赌赢了、CDMA赌赢了。 

  如今,对TD-SCDMA的研发投入,要么是全线进入,要么是隔岸观火。无论国内还是国
外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对这一标准的研发投入都小心谨慎。再加上目前通信产业不景气
,因此,投资者并不看好对这一领域的投资。 

  似乎是为了稳定军心,大唐移动一位官员表示,今年的资金安排已经到位,目前要考
虑的是明年的资金安排。 

  人员流失严重 

  一方面,大唐中央研究院与原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合并带来了企业文化
的冲突;另一方面,这两个实体在面临3G开发时,都处于缺钱并缺人的尴尬局面。如此,
大唐移动的境遇可想而知。 
这也是一次饱含希望与危机的会议,大唐移动在北京的400多名员工几乎全部在“不需要签
到登记”的情况下,列席会议。对于员工流失问题,似乎每个人都难以启口,但又不得不
说。 

  虽然看上去,真正掌握TD-SCDMA技术的大唐中央研究院尚有400多名员工,但一位员
工表示,这些人大都是新招进来的,至少需要1到2年的学习过程。等学习过程期满,他们
就会远走高飞。另一位员工则风趣地表示:“你看会场上谁鼓掌比较热情,谁就是新员工
。” 

  而其他通信设备公司针对大唐移动的“挖人”工作,几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当初创
业时,起草、规划TD-SCDMA标准的6个人,目前只剩2人。因为TD-SCDMA只属于大唐移动
,他们出走后,几乎不可能再进行TD-SCDMA的开发工作,这对这个“6人小组”来说,几
乎相当于进行了又一次创业。而目前尚留在大唐移动的员工,也有随时被流失的可能。一
名员工含蓄地表示,前不久摩托罗拉刚“挖”走了一批大唐移动的员工。同时,近期,大
唐移动人力资源部管理层几乎全部辞职。而包括原TD-SCDMA标准制定的灵魂人物之一李军
的离开等大量的人员动荡,更使得员工心理不稳定,这也导致了此次员工大会的召开。 

  而导致员工流行的原因,又与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周寰表示,因为公司成
立时间尚短,尚未形成固定的企业文化。 

  上海大唐的介入使得企业文化的揉和产生了更大难度。所以,周寰表示,目前大唐移
动最重要的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相比较同行,自己的低收入也是促成其他公司“挖”走自己的最直接理由。员工对TD
-SCDMA的前景无法预测,对目前的较低水平收入,也无法达到心理平衡。在大唐移动员工
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华为,一个小中层三年就能买游艇! 

  这个故事,对这些一流电信人才的吸引力绝不小。 

  除此之外,大唐移动的背景是研究院,有着国企风格,在管理体制上的一些问题,也
导致了员工心态不稳定。何况,这些一流的电信人才离开的方式除了投奔竞争对手以外,
还可以选择出国深造。 

  而大量人才的流失,将使得TD-SCDMA的研发雪上加霜。正如李世鹤所说的,掌握这一
技术的公司,世界独此一家,而从事这项技术研发的,仅仅是大唐移动的这几百名员工。
 

  中国人自己的标准 

  作为世界无线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之一(另两个为WCDMA和CDMA2000),TD-SCDMA是国
内惟一有希望成为电信运营商选择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也是中国惟一一个被世界公认
的移动通信标准。其核心人物,就是现大唐移动CTO李世鹤先生。 

  李世鹤先生对TD-SCDMA饱含感情。据业内人士说,3年前,业界一家知名公司欲以10
0万元年薪“挖”走李世鹤,李世鹤没有答应。 

  对于李世鹤来说,他走了,就相当于TD-SCDMA少了主持人。 

  中国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上,都选择了国外的标准,尤其是第二代移动通
信标准GSM,在国内遍地开花。到目前为止,国内GSM手机用户已达1。8亿,可以想象得出
国内在GSM网络建设的投入之巨大。对于无线移动通信标准来说,这已经是一场信息的战争
,而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 

  但是,相对于WCDMA以及CDMA2000,TD-SCDMA获得的支持显然更少一些。中兴通信经
过几年研发,已经在CDMA2000的开发方面有了自己的优势,而前不久,业界传出UT-斯达
康已经对WCDMA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都将造成对TD-SCDMA的压力。 

  2002年年初,大唐移动进行了TD-SCDMA的现场演示,更被媒体指责为“有猫腻”。对
此,业内人士表示,3G开发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家具备大规模商用能力,但相比之下,TD
-SCDMA是这三大标准中的最弱势者。 

  对于国内来说,已经开始市场化行为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
在选择3G移动通信标准时,将有多大的可能投大唐一票? 

  这一票,价值将是几千亿美元。(中关村周刊)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