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门户网站杂志化 “患上”纸媒体强迫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03日22:39:44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正如全球化和商业规则的胜利使中世纪的领土要求产生了根本变化,互联网的速度造就
了我们时代的另一个隐蔽战场,同时为原始主义这样的古老欲望和民族主义这样的年轻力
量提供新鲜的,有辐射性的阵地。 


  虽然内外功夫下了不少,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年度改版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互联网极为迅速地深入到城市大众的生活中,但是门户网站的变革速度并没有超过人们
对它们期待的增长速度,因此不难理解,它们的努力为何被人们以理所当然的态度接受。
与此同时,它们成功地抢夺了纸媒体的某些优势,如时效性,却并示成功摆脱后者的阴影
,最近一段时间门户网站纷纷“杂志化”,体现出它们仍然客观存在到纸媒体强迫症的折
磨。 

  过去一年里,我国门户网站的新闻页面显著增加了两侧的利用率,最引人注目的是在
一同新闻组群旁边设置的相关话题,邀请浏览者讨论或投票。和上世纪初期报纸上的“读
者信箱”一样,这个“煽风点火”的设计是新闻业自我繁衍和复制的陈旧例子,而关于互
联网的“互动性”、“分散话语权”这些理想主义的褒义词正在耗尽其内涵。如果避开学
院派的放大镜和造词癖,我们很容易忽略网规则与网上规则的细微差别,最明白这一点的
是网管,或者叫斑竹,他们的工作和会议主持者或责任编辑并无不同,他们保证了预期中
的网上狂欢——也就是具有颠覆性的无序状态——无法出现。随着监控愿望和技术的发展
,上述差别会越发模糊,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门户网站虽然并末创造新的社会规则,却可能催生新规则,也巩固旧规则,它庞大的
动能始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在两极间摇摆,其动能随被它吸引的人数而增长。正如全球化
和商业规则的胜利使中世纪的领土要求产生了根本变化,互联网的速度造就了我们时代的
另一个隐蔽战场,同时为原始主义这样的古老欲望和民族主义这样的年轻力量提供新鲜的
、有辐射性的阵地。 

  门户网站的访问者大致分为两类:等待信息刺激的消极读者和积极寻求信息的积极读
者。两者经常重合:一个看完了最新商业动态新闻的访问者会愉快地寻找姚明最新战绩,
几种不同类型的阅读经常会同时进行,比如在等待影星的半裸照完全出现之时,从另一个
窗口阅读惠普公司的高层变动消息。门户网站试图无所不包,它提供两者需要的信息,希
望将他们留住,发起新闻话题是方法之一。在后面我们将看到,两种访问者间的共同之处
使这一点并不难办到。 

  比起纸媒体和视听媒体,门户网站发起的新闻话题更容易吸引谈论者,主要因为参与
程序的简单,今天,我们很难想象有比指头的小小动作更轻易的发言方式,大多数人从这
种方便的话语权中获得满足。与之可比拟的是可拍照手机(这正好是一个门户网站的“热
门话题”),由于技术的发展,某种过去需要积极争取的权力落到每个人手中。发表公共
评论曾经需要手工抄写、打印、投稿或者张贴,偷拍裙下风光曾经需要购买特别器械、冲
洗胶卷这些物理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在具有此类愿望的人心中设置大小不等的障碍,使愿
望在越过这些障碍时被消耗掉。随着这些中间环节被取消,愿望和行动间的距离缩小了,
一切都归结为指头的小小动作,我们是否暴露在彼此的利甲之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站新闻热门话题的争论与互联网普及之前
的文化争论已经截然不同。我并不想说,“前互联网时代”的争论更有意义,或者更为节
制,无论哪种媒体发起的争论都很少具有观念上的革命性,它们绝大多数都是顺应既有观
念的伪问题,小心翼翼地涉足边缘地带。真正的变化发生在量,而不是质上。为了突出“
互动性”的优势,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上升24倍,相关话题的更新速度至少要上升6倍,使
浏览者不会觉得厌倦。然而像一切讨论一样,权威是必不可少的,大量“专家”由此而生
。如此频繁、时常重复的讨论很容易导致“权威”定义的下降。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简直
成了我们时代的神父和巫师,为避孕套广告、性玩具、提前或推后婚龄乃至断骨增高的合
法性辩护,而他们被网站匆匆掠夺、肆意截砍的评论经常显得毫无“知识”可言,不过是
用枯燥的语言将事实再概括一遍。网站渐渐在把权威、专家这样的字眼变成推行既有观念
的工具,或者使他们成为无关痛痒的点缀。没有具有公信力的公众知识分子填补空缺。 

  权威的丧失越发加重了我们的焦虑。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如果说生活节奏的加速和
物质生活的丰富确实使这个问题被搁置了,或者说使其更为模糊,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离
开我们,它一再以不同的方式被提出,比如:为什么要工作? 

  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出生于法国的美国学者雅克·巴赞以年鉴学派的口吻说,作
为“杂烩文明”的西方文明正在灭亡,“这灭亡表现在我们时代的各种僵局中:在民族主
义、个人主义、高等艺术、严格的道德和宗教信仰问题上都存在着支持和反对这两种截然
相反的立场。” 

  显然,无休止的争论令巴赞心灰意冷,在他的假设中,统一的立场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我们并不一定要承认这一点;因为几个世纪前这样的话已引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
而文明迄今仍在继续。但是,在断裂的时代里,对生活意义的追寻确实显得十分紧迫,我
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追寻现象,我们试图明了每个新现象的意义,包括拒绝结婚的妈妈和
可以拍照的手机。我们是在向正确的方向行进吗?我们的步态正确吗?过分谨慎地脚步使
我们几乎像邯郸学步一样爬行,爬行者发现,他看不见5米之外的道路。(经济观察报)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june说我小时侯挺精神的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