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eamWeaver ( ☆织梦岛岛主☆),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临危看搜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0日10:10:5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临危看搜狐
2001-03-16· 静仁·yesky

------------------------------------------------------------------------
--------

7  1 2 3 4  下一页8

 
    3月13日,又一个不吉利的日子,NASDAQ突破2000点防守线,将绝望再次扔给
企盼着.com重新奋起的人们。此时,搜狐的股价连续三天徘徊在1美元以下,“摘
牌”象梦魇一样压得张朝阳喘不过气来。惯以嘲讽的眼光看搜狐的人,终于找到了
铁一般的可以嘲笑的证据;热心的看客们,挤出自己打抱不平般的同情……搜狐再
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搜狐已经走入今天这种境况,无论是呼天呛地、怨天尤
人,还是义愤填膺,都于事无补,倒不妨静下来换个角度回看一下搜狐之路,也许
我们会少些焦躁。


亦步亦趋的竞争

    搜狐从它诞生起,就卷入了在资本力量推动下的与国内兄弟试比高的漩涡之中
,成长里的得与失、乐与苦、忧与思无不与欲夺No.1位置相缠绕。

    1996年8月,张朝阳带着爱德华.罗伯特先生和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
先生的风险投资回到了大陆,创立爱特信电子技术公司(北京)有限公司。1998年2
月,在当时普遍不看好中文上网的时候,张朝阳率先推出中文搜索的概念和中文搜
索引擎――搜狐,一举获得网友及媒介的认可。她的名子中“搜”就主要是指搜索
引擎,“狐”取共灵动聪明之意,合起来意谓作中国最灵活有效的搜索引擎。张朝
阳创立公司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极具吸引力的宣传,使得“门户网站”、“风险投资
”和“注意力经济”等概念响彻人们的耳际。

    随后,搜狐力改在人们心目中只有搜索引擎的观念,2000伊始,与8848.net结
成电子商务联盟;一个月后与Ebay共建网上中国城;又一个月后与诺基亚联手共推
移动互联网服务;5月,请出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为其娱乐总监,向娱乐领域大力拓
展;8月,连珠炮似地推出15个城市的地方版;9月,并购在校园颇有名气的在线服
务社区Chinaren网站……近乎眼花缭乱措施中,人们一时之间找不到了搜狐的定位


    张朝阳的这一套组合拳并没有打倒对手,与搜狐相伴而行的另三家实力相仿的
网站――网易、新浪和中华网在不同领域走到了搜狐前面。这四家被网友公认为中
国四大门户,特别是成为NASDAQ的中国"四雅士"之后,他们之间的争斗就没有停止
过。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赢利时间……各方面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也使
他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特色。
    
    相同导致竞争,竞争导致趋同,趋同更加剧竞争。

    不过,三大门户也曾携手过一回。当中华网曾放言要收购三大门户网站时,勾
心斗角的三大门户同仇敌忾:新浪网CEO王志东说:“他收购新浪?我还想收购
YAHOO呢!”搜狐CEO张朝阳不假思索地回答:“买搜狐,没可能。”网易则老实地
表示:“中华网也没跟我们说这事呀……” 三大门户在此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


    搜狐在与兄弟们的争斗中成长起来,不仅成为了中国三大门户之一,而且成功
地跨上了进军NASDAQ的末班车。虽然NASDAQ的潮流使得搜狐的上市成为自己走下坡
路的分水岭,但这不是搜狐的错。只要放眼望一下早已横尸NASDAQ战场上的国外曾
经很辉煌的网站先烈们,只要回看一下尚未达到NASDAQ就已捐躯的中外众多.com们
,你就会明白搜狐曾有的辉煌是多么地不易。

    搜狐陷入困境,它随着所有的网络企业步入成长的逆境之中,它随着中国网络
概念股一同奔向垃圾股,它的股价率先低了1美元,似乎要走向被摘牌的不归路。


--
     ╭──────────────────╮        ◤◤\\\
     │ 您希望梦想成真吗?找我好了!      │    O  。  □-□--╮
     │    我就是梦的编织者(DreamWeaver)! │ 〇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37]
发信人: DreamWeaver ( ☆织梦岛岛主☆),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临危看搜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0日10:13:36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临危看搜狐
2001-03-16· 静仁·yesky

------------------------------------------------------------------------
--------

7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8

收购,回光返照的挣扎
    
    张朝阳是个聪明人,这是他的美国老师对他的评价。这一点无可非议,不聪明
不可能到美国当博士,不聪明不可能掌握中国的三大门户之一。但更为重要的一点
是,他还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的激情是一种创业的激情,是一种自信的永不负
输的激情,这使他带领搜狐的团队沿着自己的梦幻之路摇摆(受资本的挚肘)但坚
定地走着,尽管未必是正确的路。

    ――2000年2月25日 万众豪情搜狐夜――庆祝搜狐诞生两周岁,虽然很多人对
此大加鞭鞑,但为了引起大洋外投资人的注意,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搜狐仍
然照着自己的方式走上热情奔放的舞台。

    ――互联网上空乌云密布,NASDAQ霜冻已临之际,仍然逆流而上市!

    ――收购Chinaren。在上市的“四雅士”中,搜狐是唯一一个收购大型公司的
网站。这次收购是在NASDAQ寒流吹倒众多网站、搜狐盈利前景渺茫、股价下滑不止
、网友们绝大多数不看好这次合并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来看,虽然这里边也许有
VC们的操纵,但对于张朝阳,如果没有对自己信念的坚定,如果没有对自己所走之
路的执着,是不可能冒这么大的压力走这条路的。

    ――二办“万众豪情搜狐夜”。互联网企业的冬天的严寒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
或倒闭或被并购,能支撑下去的也将高昂的头深深地缩了进去――裁员、节源开流
、延缓倒下的时日、期盼挨到互联网的春暖花开。搜狐的股份一往无前地向被摘牌
的边缘滑去,消极等死还是冒险求生?冒险可能会加速死期的到来,但或许能赢得
更大生存的机会。于是搜狐又来了一次“万众豪情搜狐夜”,目的是“让搜狐理念
传遍神州大地”,这次活动的理由是:“矢志不渝地追求让SOHU成为13亿中国人民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理念!”

    ――面对着搜狐危若累卵的股价,张朝阳又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的事。他说他将
自掏腰包购进搜狐股票,大有誓与搜狐共存亡的气概!让无论业界还是场外观众均
感愕然。当3月9号记者问及对搜狐有可能摘牌的看法时,张朝阳这样回答:第一,
搜狐被摘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我们有办法不让它成为现实。退一万步讲,
即使一切真的发生了,搜狐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它是一家做业务的公司,有
1000多万注册用户,业务还在,现金还在,根基就在。”第二,搜狐一刻也没有停
止过行动,赢利的目标也并未改变。搜狐手里现在还有6000多万元现金。上个季度
的财务报告形势很好,收入激增了36%,对成长潜力的认同已在投资者那里找到了
某些共鸣。近期搜狐有优势的收入主要有四大块:一是网络广告,传统产业正蠢蠢
欲动,形势突然利好,此项预期收入增长30%以上;二是跨平台的收费项目,如与
电信公司合作的手机短信息等服务,预期增长20%以上;三是基于帮助企业用户的
收费服务,如网上路演、网上推介等;四是倚仗门户流量与各专业网站的合作。面
对张朝阳依然挂在脸上的希望,有人写文章称张朝阳临危不惧。

    这里只是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镜头来看一个创业者浪遏飞舟,逆风飞扬的风
采。如果说公司的股价不停地下滑,已经让人难以忍受的话,张朝阳还得忍受着另
一种煎熬:媒体的冷嘲热讽和网友们的取笑挖苦。只要回想一下搜狐每一项大的行
动推出时的评论,张朝阳得到对他肯定的总是少于对他的否定。在这种双重的压力
下,在曾是坚定的伙伴临危舍他而去之时,他依然脸上挂着自信,依然主动地出击
着。

7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8
 
 

--
     ╭──────────────────╮        ◤◤\\\
     │ 您希望梦想成真吗?找我好了!      │    O  。  □-□--╮
     │    我就是梦的编织者(DreamWeaver)! │ 〇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37]
发信人: DreamWeaver ( ☆织梦岛岛主☆),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临危看搜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0日10:21:2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临危看搜狐
2001-03-16· 静仁·yesky

------------------------------------------------------------------------
--------

7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8

    搜狐也许最终可能是“沉沙折戟无消息,卧看千帆掠槛过”,但毕竟它曾经拥
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雄心,毕竟拥有过对自己事业的一
种自信!

搜狐,生死一念间

    撇开具体的细节对搜狐之路作一个全景式的俯瞰,就会看到搜狐强与衰竟然原
因相同:它成于资本又衰于资本,强于“作秀”也衰于“作秀”。

    ――成于资本衰于资本是网络业普遍现象,搜狐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表现得
相当典型。搜狐在没有自己强大而有特色的技术作支撑的情况下,凭借着资本的力
量迅速成长起来,收购Chinaren的怆惶之举和后期整合的盲目、效益低下,就是资
本的运作凌驾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的典型表现。当NASDAQ寒流刮过之时,资本自求
安全的出逃,使许多网络企业骤然间象失去了油的新车,不得不停在路上让风雨锈
蚀。

    搜狐成长中在吸引注意力方面做得无人能与其匹敌,一方面在于搜狐本身就是
通过烧钱来营造互联网企业生存发展的氛围,另一方面也在于搜狐缺乏独具特色的
技术底蕴。从它以自己的搜索引擎起家,想以雅虎的模式创在中国的基业,但最终
不得不够买百度的搜索引擎就是这个的原因。

    ――强于“作秀”衰于“作秀”。搜狐爱“作秀”,这几乎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其实作秀并非搜狐一家,可以说是网络业的共同特征,只是搜狐表现更早、更强
烈、更经常、更彻底而已;只是在它该弱化这一点时没有弱化罢了。

    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网站建设者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种类日
益繁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遭到唾弃,代之于公关宣传、树立品牌。
广告宣传也就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迅猛地发展起来的。当张朝阳穿梭于各个讲坛
宣传着新经济的理念时,“注意力经济”是他最津津乐道的,但这并不是他的发明
,而是将西方的网络发展的理念尽心地传到中国来,但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因为他
反复地宣传,张朝阳成为“注意力经济”的代名词。这使得搜狐和很多的网站以传
统企业想都不敢想的速度发展起来,使个人财富让以往的百万富翁们瞠目结舌的速
度发展着,真的让人们有幸目睹了什么叫做“暴富”。所以,只要“注意力经济”
的概念没有错,作秀就不可能错,而且是这一“规律”的必然表现。

    如果反思一下中国自己的情况,更会看到通过被很多人诟病的“作秀”吸引人
们的注意力,获取相当可观的外国风险资金,使企业得以迅速地扩大,这是国内网
站的普遍发展模式。而正是这种模式,推动和成就了中国互联网业的发展,当然现
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搜狐的“作秀”,达到了“没有上网的人都知道搜狐”的效
果,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作秀”大大地普及了中国人的
网络概念、催生了更多人的上网意识。中国的网民达到现在2250万,公正地说这种
搜狐式作秀的宣传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应该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里,书上浓重
的一笔。

7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8

--
     ╭──────────────────╮        ◤◤\\\
     │ 您希望梦想成真吗?找我好了!      │    O  。  □-□--╮
     │    我就是梦的编织者(DreamWeaver)! │ 〇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37]
发信人: DreamWeaver ( ☆织梦岛岛主☆),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临危看搜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0日10:42:3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临危看搜狐
2001-03-16· 静仁·yesky

------------------------------------------------------------------------
--------

7上一页  1 2 3 4  8

    然而,搜狐该住手时没有住手。吸引注意力如果说搜狐有错,就错在注意力经
济已经被投资者抛弃,已经被证明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实力基
础上。搜狐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在意识到已经到了该迅速转型的时候了
,应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已经有很高知名度的“搜狐”品牌实质化,清
晰化,也就是说搜狐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实实在在地定位点。

    “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张朝阳始终相信中国的互联网现状、搜狐的发
展进程还没有到考虑盈利的时候,他相信搜狐肯定会盈利,正如他相信他本质是中
国人一样。2000年6月19日他在北京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针对当时互联网企业不
赚钱的现状,他断言:互联网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赚
钱”是正常的,现在赚钱是不可能的,如果赚钱了,反而说明该企业的操作可能有
问题。至于搜狐什么时候能盈利,他表示:当中国网民人口扩大到5000万,占大城
市人口的20%至30%的时候就有赚钱的希望。但是,VC们不相信,VC们等不到那个时
候,张朝阳不只一次地说搜狐是NASDAQ的孤儿,不只一次地谈到外国的VC们根本就
不知道中国的情况,无法理解搜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他的事业是资本养大
的,当资本不再养他时,他如果不迅速地自食其力,他的信念能够坚持多久?

    互联网企业步入困境,使分析师、VC们心中罩上了浓重的悲观情绪。但细想一
下,.com业务、互联网业务就根本上来说,并不是资本把它吹起来的,而是基于技
术推动而来,基于用户需求而来。正是它们有着强大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他们代
表着产业的发展方向,VC们才将大把大把的钱投向他们。错不在它们本身,错在资
本放大了.com的能力,甚至到了相信传统产业现在不转型就将消亡的"大跃进"式思
维方式。实践证明,消亡的只是那些纯粹玩弄资本或者只是借助互联网热潮进行创
业投机的人或企业,生存下来的、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将来肯定会有大的作为的
,必然是哪些扎扎实实靠自己强大的技术实力、提供周到服务的互联网业务。

    厚积薄发一向被誉为创业者的圭杲,互联网企业泡沫被资本吹大时,人们曾经
怀疑过这一点,今天放眼能够生存、将有所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无不在技术上、管
理经验上、营销能力上有着长期的艰苦的积累,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很奇怪的现实。一方面,美国经济发展趋缓,首
当其冲的是高科技产业股价下滑,NASDAQ从5000多点直落2000点,到如今没有任何
一个分析师、预测家敢肯定地说这就是谷底;同时没有任何人怀疑科技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没有人怀疑社会正向信息化奔去。同样,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陷入了前
所未有的困境时,网民却仍然以较高的比率增长着,人人都仍然认为中国的网络业
有着很大的发展市场。这就是美国在线、Lycos、雅虎和微软的MSN觊觎着中国网络
市场的原因。

    这是个需要思考、总结、重新定位的时期。

    搜狐在技术上、营销上、管理上与其它门户网站相比没有更为特色的地方,如
果同外国的同类公司相比相差就更大了。这也就决定了推动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
本,资本的悲观决定了搜狐必然出现悲观的前景。倾尽心力拿出自己的盈利模式,
寻找自己的盈利点,在技术的原创、新的服务项目的研发上努力,成为了当下被大
家的认同的方向。

    虽然现在搜狐的股价暂时回到了1美元以上,但是也不能肯定他就能逃脱摘牌
的危机。

    张朝阳从最初回国创业就一直把他所知道和学会的美国文化全力运用在中国这
片土地上,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往是贬大于褒,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让我们见
识了另一种经营方式。但是中国和美国毕竟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冲突实际上仍然是
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冲突,包括张朝阳在内的回到国内的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们,也
许会不止一个地成为在中国极力推崇美国文化的殉道者。加上Internet的意识的过
于超前,使得众多在美国曾经风云一时的不少网络公司也纷纷跌下马来,那么搜狐
目前的这种窘境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了。

    后记:3月16日,NASDAQ继续下滑到1840点,但搜狐仍然保持在1美元线上。业
内同行认为这是张朝阳救市的最后之举。此举固然止住了搜狐目前的危机,但是如
果大盘继续下跌,在此覆巢之下,张朝阳又如何回天呢?

7上一页  1 2 3 4  8

--
     ╭──────────────────╮        ◤◤\\\
     │ 您希望梦想成真吗?找我好了!      │    O  。  □-□--╮
     │    我就是梦的编织者(DreamWeaver)! │ 〇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3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6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