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不过分尊崇技术魔杖 联想制造力来自何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01日09:09:1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联想正在向技术服务转型,但电脑依然占据了收入的大头。在其看来,虽然技术像
魔杖一样会受到尊崇,但其价值不在于画饼,而是能否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 
 

  9月中旬,联想副总裁乔松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手中接过“2002年
度英特尔PC创新奖”。此奖项是9月10日在美国举办的“2002年秋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
”上,由英特尔授予即将上市的联想开天6800商用机。 

  尽管自去年提出战略转型之后,联想正在极力改变外界对它的“电脑制造商”的角
色定位,但对这次获奖仍然相当看重--毕竟在2001财年,联想来自电脑的收入达到了190
亿,在其产品线中占到了绝对老大的位置。 

  朴实无华的技术 

  像在高端服务器领域一样,英特尔依旧是电脑市场上的盟主。为了推动电脑销售,
英特尔PC创新奖在1999年秋季的英特尔开发商论坛上首次颁发,评测指标是电脑的易用
性、工业设计以及创新性。 

  联想集团副总裁陈绍鹏专门负责商用台式机,他经历过电脑事业如日中天的火热时
代:“几年以前,联想电脑的出货量能达到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百的增长,营业额的
增长至少也能维持在80%以上。最近的萧条大家自然都看到了,但我认为,以中国家庭
、中小企业目前的电脑普及率来看,中国市场的20%增长量至少还能维持许多年。” 

  但是,与市场整体状况变化一样,电脑生产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TCL为代表的一
批家电厂商纷纷进入电脑市场,家电领域的价格战转移到了电脑市场,甚至还出现了针
对暑假、寒假学生销售高峰的“暑促”、“寒促”。 

  同时,“后PC时代”也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PC被视作一个没有技术门槛的工业制
造行业,而联想电脑的种种技术也被指为“华而不实”。 

  乔松在评价开天6800获奖时坦承:“我们的技术并不见得那么高深,但可以根据用
户需求,把所有技术适宜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也是竞争力。认为所有PC都是统一平台产
品的想法并不真正理解用户。” 

  陈绍鹏则反问:电脑价格如此一降再降、电脑越来越易用的动力在哪里?“后台的
许多开发工作是消费者看不到,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愿意提到的。电脑作为消费类产
品,虽然还不至于像彩电的技术那么成熟,但要产生石破惊天的变化几乎不可能,厂商
的创新实际就体现在人性化、易用性上。” 

  笔记本决胜负 

  此次的2002年度英特尔创新奖共有7款电脑获奖,其中四项都分别由IBM、康柏、宏
基出产的笔记本获得。英特尔对于笔记本与台式机重视的程度不能不说是反映了一种趋
势--相对于传统的台式机来说,笔记本的利润率自然更高,作为新兴产品,它给后来者
的市场机会也更多。如果联想还要在电脑市场上维持霸主地位,笔记本是方向所在。 

  目前,国外电脑市场上,笔记本已经达到了4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但国内的这个
数字只有10%。尤其是在高端机型上,国外品牌几乎一统天下。同时,笔记本购买者大
多是商业用户,这部分人群对价格并不敏感,因此,国产厂商再以台式机的价格策略抢
占市场,难度很大。 

  联想自1996年启动笔记本事业部,至今的总销售量超过50万台。在笔记本相对于台
式机的高利润和良好市场前景之外,联想对于笔记本显然还有更高期望。 

  在今年夏季联想联合中国网通发布的“无线应用战略”时,联想提出移动计算技术
和移动通信、移动互联技术融合的方案,这种互联想法最早可以追溯至联想昭阳“一键
上网”的概念,在联想的数码产品、手机等无线终端产品线日渐完备的时候,谜底最终
会在今年年底的“Legend World”上揭晓。 

  终端制造计划 

  自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领军人物以来,外界看到的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举动--
发布数码产品、与厦华共组合资公司进军手机市场,举办电脑培训班,就连联想与美国
在线以FM365为基础组建的联想翱龙也悄无声息地招兵买马搭建班子。 

  其实,这一切均围绕着联想试图构建的无线终端战略。 

  在接待今年夏天来联想参观的微软总裁鲍尔默时,联想展示给鲍尔默的是一幅未来
数码家庭的图画。在这个家庭信息港里,小至数码随身听,大至无线上网方案,莫不出
自联想造。 

  手机、电脑、Pocket PC、数码相机均为信息终端的一个载体,联想翱龙解决的联结
和信息的问题,在掌握了信息载体与信息流之后,联结这些终端自然事半功倍,而获得
的价值也远远高过单纯卖产品或是卖信息。联想自然也能摆脱被指谪为“没有核心竞争
力”的尴尬。 

  这自然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至少规避了由于某个细分市场的衰退而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联想的多元化受到的置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追问自有技术含量到挑战多元化的
大而无当,不一而足。 

  最关键的是,整合终端的能力建立在俯瞰全行业的基础上,比如芯片业的英特尔、
操作系统的微软,因为其掌握的是最核心、最基层的技术,任何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只能
在此平台上进行,也只有掌握了基层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深入到核心部分开发,实现
各个产品之间的无缝对接。 

  没有这个基础,产品再时尚、再前卫,终究不免受制于上游的核心技术提供商,所
以,联想不遗余力地要塑造自己“技术驱动”的形象:“国内哪个企业每年能拿出几个
亿投入到研发上?至于我们能否深入到核心层次开发,在今年年底的Legend World上会
有分晓。”(经济观察报)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