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ilor (出航了!), 信区: ITnews
标  题: 倪光南希望给我申诉的机会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Sep  9 18:23:37 1999), 转信


----------------------------------------------------------------------------
----
《北京青年报》 1999年9月8日 星期三 [第10版]-[热点访谈]
被联想解聘何去何从———
倪光南希望给我申诉的机会
  倪光南简历:
  1939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从70年代
起积极开拓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研制成功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111”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手写文字识别机。1983年后主持研制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
成为我国汉字系统的主流技术之一。
  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联想集团
董事、总工程师,香港联想集团执行董事、总工程师等职。
  ■我在担任总工时共做了两件大事
  ■在没说清500万是什么钱时我不会拿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爱呢
  ■一个月后我会给大家一个说法
  倪光南“终于”被联想集团炒掉了,这是许多人在四年前便已预料到的结果,
而选择这个时候将其抛出,却又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于是,上周五,原联想总工
程师倪光南被正式解聘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充斥了京城的大小媒体。用倪光南
自己的话说:“搞技术那么多年也没人知道,现在媒体一炒反倒出名了。”
  倪光南曾经是幸运的,因为他走进了联想;联想也曾经是幸运的,因为它选择
了倪光南;但倪光南和联想又都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没能共同写完成功合作的全部。
前天上午,记者见到了被“弃用”的倪光南。斑白的头发,瘦削的身体和轻得有点
像耳语的声音。坐在记者面前的倪光南看上去真的有些老态了,但他的思维、他的
谈吐以及对话中原则的把握,却仍显得恰到好处。
  采访的地点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顶楼的一间办公室。据倪光南介绍,这
间办公室是他在联想担任总工程师一职时由联想为他配的。1995年6月30日倪光南被
联想免职之后,这间办公室一直未被收回,仍由他办公用。
  刚一坐定,倪光南就拿出了一份早已备好的材料,第一页就是“联想可以解聘
我的职务,但不能解聘我的技术成果”的申诉书,落款上的日期是1999年9月6日,
也就是我们采访的当天。随后的几页材料介绍了倪光南在联想的具体技术贡献。此
时的倪光南以一种很平和的态度对记者说:“我的申诉主要在于联想不能抹杀我的
技术成果和贡献,我不是像一些人想的那样没了技术之后就和领导争权夺利的人。”
  ■解聘通知为何会在此时发出
  (谈话开始之前,当摄影记者掏出相机准备拍照时,倪光南突然变得敏感起来,
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并称是出于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他反复地告诉记
者:“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我的举动。”无奈,我们只能先采访。直到谈话快
结束时,倪光南的防线终于有所松动,最后答应拍照。)
  □记者(以下简称记):联想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向你发出正式的解聘通知。
  ■倪光南(以下简称倪):不知道。这是联想集团内部的事情,他们怎么想的
我不清楚。
  □记:我们看到这个决定是在四通成功地改制一个月后作出的,是否也表明了
联想开始准备在股份制改革方面有所动作了呢?
  ■倪:不知道,我说过了,今天我只和你们谈技术,至于和联想的事,我现在
不想说什么。
  ■我和柳传志私人交往断了
  □记:作为联想的创始人之一,您和柳传志曾被认为是高科技产业里的“绝配”,

但为什么后来也会产生矛盾呢?
  ■倪:企业里产生什么样的分歧都是可能的。在联想,我负责技术,柳传志他
们负责公司全面领导,所以在公司决策时,是由柳总最终来拍板的,比如1994年时
我主张做ASIC中心,但被柳总否决之后,我不是也服从了嘛。至于矛盾,大家都认
为自己对,矛盾不就产生了?至于其他的分歧都有一点吧!主要还是那种问题上的
分歧。今天这个场合我们不谈这个问题。现在谁对谁错,都很难说。
  □记:您能具体谈一下究竟是什么问题吗?报纸上所说的您不断控告的“联想
有关人士”又是谁?
  ■倪:这个问题我们不谈。(说罢,他笑着摆了摆手。)
  □记:那么对曾茂朝董事长说的您是在研发路线上提出的建议不被采纳后,才
一而再再而三地控告联想存在种种重大问题,您对此又怎么看?
  ■倪:工作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两种问题,经济问题不是由工作问题引起的。但
是我今天不谈这个问题,今天只想讨论技术问题。
  □记:那您现在和柳传志他们还有交往吗?
  ■倪:自从1995年之后,我们之间私人交往都断了,基本上没再见过面。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可以感到,倪光南把所有的问题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类:
可以回答的和不可以回答的。大凡涉及联想与倪光南个人之间的事,他总是坚决地
拒绝回答。)
  ■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爱
  □记:如果说四年前您只是被解职,但还是联想的一员的话,现在也许您已经
不再是联想的员工了,您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倪:在四年前,我已经就不是联想的员工了,只不过是保留了名分而已。
  □记:那您现在对联想还有感情吗?
  ■倪:这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你从小把他养大,十年半一直亲手带他,即使
日后分开,也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爱呢?(谈到联想,他
的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淡淡的留恋)
  ■两次解聘心情不同
  □记:这一次接到解聘通知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与第一次被免职时心情相
同吗?
  ■倪:这一次接到通知,心里平静多了。总感觉做企业嘛,解聘个把员工是很
正常的事。对员工而言,也不过是小事一桩嘛。
  □记:您最初被免职时,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倪:那时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坦然,那时候可能要考虑得更多一点。而这一
次,让我意外的是董事会是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向公众宣布的消息,使我没法说明
问题。我希望给我一个申诉的机会,并且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
  ■在技术方面我尽全力了
  □记:您如何评价自己在联想这十几年的工作业绩?
  ■倪:我在担任公司总工的十年半里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继承在中科院计算
所的十年技术积累,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卡,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它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公司在1989年底把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
二是运用在中科院计算所研制8位微机的经验,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公司从
1987年起在国际市场上推出微机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起在国内推出联想系列微机,
在1992年和1993年分别推出中国第一台486和586,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总之在我所分管的技术方面,我是尽了全力的。
  □记: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您是由于技术上已不再是联想的核心人物,您的
技术过时了,所以才被解聘。
  ■倪:这种说法不公平。汉卡的淘汰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好造成的。事实上,方
正汉卡、技能汉卡等等后来都淘汰了,没有一种汉卡后来没有退出的,这是自然规
律造成的。在当时我们的技术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我在1988年时开始开发微机系列。
1990年286在国内开拓市场,286、386、486都是由我负责开发的。
  ■500万到底是什么钱
  □记:联想在宣布对您的解聘决定时,表示将拿出500万元作为您未来工作之用。
您认为这500万元意味着什么呢?
  ■倪:这件事我不太清楚,联想在做出这个许诺时并未征求过我的意见。那天
的会他们也没叫我去开,在没有说清这500万到底是什么钱时,我是不会拿的。我现
在工作并不缺钱,因为联想对我一直不错,1995年虽然免了我的职,但待遇、工资
都保留了1987年时的标准,这么多年,我一直拿8000元左右的工资,不管在当时还
是现在都是很高的标准了。
  □记:也就是目前您还不会拿这500万元,是吗?
  ■倪:我要拿了这500万,容易引起误会,人家会有各种想法,这500万到底算
什么,养老费?退休金?他们说是开展工作用的,但和我并没有协议,我不会考虑
这500万,而且如果我接受了这500万,如果有人来聘我,那我就会怀疑他到底是看
中了这500万,还是看中了我,如果不是看中我这个人,那我就很悲哀了。
  ■产权问题可能会长期困扰联想
  □记:据说您四年来一直都在向有关方面控告联想内部的问题,这个“问题”
是什么样的问题?
  ■倪:这个问题今天不谈,我们还是谈谈别的,比如说产权问题就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高科技产业归根结底是人的产业,人可以带来技术,也可以带走技术,所
以,产权的问题必须理清,尤其是联想这样的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这个问题就
显得更为重要。这个问题解决了,联想的业绩还会有大的提高。
  □记:这个问题是您与联想产生分歧的一个方面吗?
  ■倪:应该说不是,工作中有一些矛盾是正常的,最后还是由统一的决定执行
的,现在有些媒体在无限制地夸大这些矛盾,好像我那么多年就没干什么事,一直
在与领导争吵,其实这是在人为地夸大矛盾。总的来说,十年半我在联想当总工期
间和柳总的合作总体是很好的,合作与分歧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要不然
公司就不会有这么多成果了。
  ■科学家说了算还是企业家说了算
  □记:在这次事件之后,业界的许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高科技
企业里,到底应该是科学家说了算,还是企业家说了算?这个问题,您的看法是怎
样的?
  ■倪:在企业中,当然还是要服从领导的安排。联想也是这样,实行总裁负责
制,这一点是正确的。我从来没有说什么事柳总要这样,我非要那样的。对于柳总
否决了的事,我也不会坚持,我只有建议权,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柳总那里。
  ■我并不后悔在联想的这段日子
  □记:现在来看,您是否后悔当初选择投身联想的这段日子?
  ■倪:不,一点都不后悔,(说到联想,倪光南的眼神就流露着异样的表情)
能把我的技术转化为产品,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于我而言,是一
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至今都不后悔当初从国外回来,虽然留在国外工资待遇、
生活条件会很高。但在国外,绝不会有在联想这样的条件来做我想做的事。
  □记:如果有机会重来,您是会选择从事科技实业工作,还是一心一意做科学
研究工作?现在来看,你认为哪个工作更适合您?
  ■倪:我说过我并不后悔在联想的这段日子,所以,即使有可能重新活过,我
也一样会选择在一家科技企业中从事具体的科技开发工作,这样的工作,对社会而
言,可能更有意义。
  ■一个月后我会做出我的选择
  (据说,联想集团在把解聘通知交给倪光南本人时,还给了他一个月的思考时
间,这是否意味着,如果双方达成一些协议之后,倪光南还有可能重返联想呢?)
  □记:听说联想给了您一个月的思考时间,您在这一个月里会做些什么?
  ■倪:虽然不在联想了,但我的工作仍然很多,所里有我的博士生要带,社会
上还有一些工作,比如我是北京2000年问题顾问团的顾问组长,这些工作很占时间。
(倪光南真的显得很忙,一个多小时内,手机4次响起。)所以这一个月我估计也不
会闲下来,但我确实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目前的处境,然后再做决定。
  □记:一个月后,您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倪:这个问题,现在我还没有想好,我会很好地思考一下的,但是一个月后,
我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
  (联想似乎总不缺少新闻,但这一次,真正的新闻可能要在一个月之后爆出了。)

  ■文/秦石 高丽莉
  ■摄/杨学雷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ip6.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