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跛鸭), 信区: ITnews
标  题: [转载] 关注联想内耗 1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Sep 26 08:14:45 1999),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wugang 所发表 】
发信人: bigsk (波波思机), 信区: New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Sep 25 22:21:09 1999)


    联想“内耗”以倪光南四处告状始,以联想炒了倪光南,倪光南承认错误终。这个 
事件对中国的企业较有普遍意义,它再次引起我们的思索:中国的企业,包括一些很优 
秀的企业,为什么老是内耗?能否克服及怎样克服内耗? 
  联想的病根是“无老板现象”,由人议决应该让位于资本议决 
  主持人:联想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企业长达5年的“内耗”公之于众,在业 
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前其他企业也发生过很多类似的内耗,联想不过是其中之一。 
内耗给联想公司和柳传志、倪光南个人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分析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找出避免的办法,对中国的企业具有普遍的意义。 
  张承耀:联想的病根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无老板现象”。和中国的其他企业一 
样,联想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按照资本议决的程序来处理不同的意见。所 
谓资本议决就是在出现意见分歧、需要表决时,采取同股同权、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当初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家也没有更多地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事情先干起来再 
说,公司改制拖到现在,这是对当年的回避制度改革的一种回报。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总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相反,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 
意见一致,才是很不正常的。现代企业处理不同意见时的制度,其核心就是资本议决。 
这实际上反映的是资本的意志,而不是经营者个人的意志。设想一下,如果是在国外的 

现代企业中,股东怎么能容忍一个人的言行损害企业的利益呢?联想之所以拖了那么久 
才解决这个事,就是反映了企业没有真正的股东,因此也没有资本议决的程序,对损害 
企业的行为无法快速反应。 
  本来很正常的意见分歧,如果不是按照资本议决的程序来处理,最后就会都变成谁 
够意思谁不够意思的判断和评价。倪光南可能还不服呢!想当初咱俩一起创业,凭什么 
是你开除我,而不能是我开除你? 
  除了上面讲的资本议决之外,企业最重要的是三要素:第一,出资者即股东;第二 
,经营者;第三,交易。谈到企业,首先就要看谁是股东?什么是股东的意志?不要先 
问柳传志(联想集团总裁)或者倪光南他们的意见,而是先要问股东的意志是什么?其 
次是经营者,在中国,不论国企、民企,这个问题解决得都不好,涉及到如何选择、如 
何激励、如何监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柳传志和倪光南是如何 
选出的?对他们的激励 图喽 机制是什么?又是根据什么程序决定去留的?第三个要素 
是交易,现在给倪某人500万打发走了,但不应该是这样一种程序,应该是在交易之 
初,就由股东和经营者谈好条件。现在看来,联想在企业的三个要素方面都有欠缺,内 
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苦不苦,想想人家萨达姆
  顺不顺,看看人家克林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KIng1999.bbs@bbs.net]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62毫秒